過程能力指數(Cp,Cpk)
工具在擰緊螺栓的過程中,需要監控工具的能力,來保證擰緊的質量和穩定性。比如工具擰緊一次的精度能達到是 -10%,但是我們要如何保證擰緊1萬、10萬次甚至100萬次,工具的精度也在 -10%之内呢?
這時候我們引入了過程能力指數(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CP或CpK),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稱,例如工序能力指數、工藝能力指數、制程能力指數。
若工序能力越高,則産品質量特性值的分散就會越小;那麼,應當用一個什麼樣的量,來描述生産過程所造成的總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來表示工序能力:
過程能力指數比較常用的有Cm,Cmk和Cp,Cpk。
Cp是指過程滿足技術要求的能力,反應工具的穩定性:
USL是設定的公差上限,LSL是設定的公差下限,σ是處于穩定狀态下的工序的标準偏差,Cp就能夠體現測量數據的兩個邊界和離散度,Cpk是指過程平均值與産品标準規格發生偏移的大小:
Cpk是考慮标準中心與實際中心的偏移情況,反映實際的過程能力, Cpk值越大表示品質越佳。
比如一個選手投标,3次結果如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