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至今沒有辦法解讀出《山海經》,就是因為研究者缺少一副準确的山海經地圖。沒有地圖的推測,和沒有地圖參考的結果完全是兩種概念。你都不知道《山海經》裡面山與河流所對應的位置在哪裡,你怎麼确定當時黃帝一族和炎帝一族所發生的事情?
山海經圖書
《山海經》描寫的看似雜亂無章,其實是有規律的。北次二經的山我們很容易就能在地圖上找到其對應的山和位置,那就是管涔山和敦題山。因為管涔山靠近河水,敦題山靠近北海,管涔山到敦題山的距離是五千六百九十裡。這座山系描寫的地域,非常像今天的三門峽位置的黃河到俄羅斯的貝爾加湖的距離。
前面算過《山海經》的一步是0.8米,一裡是500步,也就是說山海經裡的一裡是400米。我在百度百科找了每一段時期的一裡等于多少米的對比,上面寫着商周的推算的一裡是406.8米,秦漢的一裡約等于415.8米。這裡的一裡等于400米接近商周的裡程,肯定不是秦漢的一裡約等于415.8米。
古代一裡長度的對比
如果按照《山海經》的每裡是400米計算的話,五千裡百九十裡則是2276千米。我們從黃河測量到貝爾加湖,長度是1900公裡到2300公裡之間,不過因為貝爾加湖是狹長的,而且《山海經》作者測量的碰巧的是從管涔之山和敦題山,貝爾加湖東北角的山最符合敦題山,測量距離剛好是2276千米左右,這座山就是俄羅斯的貝爾加湖旁邊的巴爾古津山。
從黃河到貝爾加湖的距離
碰巧的是幾千年汾水的名字一直沒有改變,直到現在我們把汾水的名字叫做汾河,汾河的從古至今流向依然是從東北流向西南,最後流入黃河。管涔山就是今天山西的中條山,汾河剛好從中條山的旁邊流過。
貝爾加湖自古很長一段時間就是中國的領地,著名的蘇武牧羊的北海就是貝爾加湖。隻不過後來因為北海離中國的距離較遠,加上各個朝代的政權交替,所以北海漸漸擺脫了我國的管轄。雖然因為朝代的變化,河流會産生改道,但是山是不能移動的。
北次二經的管涔山到敦題山直線距離是2276千米,從這裡可以确定一件事,《山海經》的作者不是走路過去的。因為如果隻靠人走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地形,所以測出的距離不會像作者描述得難那麼準确的裡程,隻有一種可能就是《山海經》的作者是乘坐飛行器進行測量的每座山之間的距離,然後去考擦每一座山。
一個北次二經就從今天的黃河到了貝爾加湖這麼長的,而我國現在的從内蒙古邊界到廣西省的最南端的直線距離也是兩千三百公裡左右的位置,而《山海經》描寫了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和中山經五大山經。
從内蒙古邊境到廣西南部海岸的距離
由此可以推測,當時中國的領土比現在要大,甚至要大得多。 所以可以确定,《山海經》裡很多地方的山雖然是中文命名的,很可能不是我國境内的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