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易經的變通之法

易經的變通之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6:28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曆代學者皆有所研究。

孟子精通《易》,他有一句名言,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僅一句話,從根本上解決了人們的難題。

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然而,外在發生的一切,皆是源自内在。

《易經》的規律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過了自己這關,萬事迎刃而解。

易經的變通之法(易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1

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的變化規律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天下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皆有周期性,循環往複:窮極而變,變化則通,通則長久。

明白這條規律,做任何事,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你都會對自己有堅定的信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關鍵會靈活變通,總能找到新的出路。

我自己在實踐這條規律:

每當我做一件事,屢敗屢戰,陷入困境,完全看不到希望時,我就跳出個人的思維和格局,以旁觀者的視野,重新評估這件事。

這個世界上,隻要有人做到這件事,而我做不到,那就不是機遇,不是環境,不是命運的問題,而是我自身有問題。

易經的變通之法(易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2

2、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我會利用每一次失敗,逆向推理,反省自己的不足,尋找自己的弱點;記錄下來,認真修正,避免下次再犯。

事情通常是,當你認真面對和修正時,錯誤會逐漸縮小,能力會逐漸增強。在修正自身的過程中,其實你就是在完善做事方法,一點點接近正确之路。

大多數人,沒有變通的意識。他們太相信自己的判斷,固執一條道路,或幾種方法,難以做到靈活變通。

變化是無窮的,方法是無限的,隻有放下執着,不被自我之見遮擋,才可以洞見天地,發現新的機會。

易經的變通之法(易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3

3、善于變通,提升抗壓力。

除了善于變通,另一方面,大多數人的抗壓能力比較差,也就是缺乏坤卦的特質。

《易經》坤卦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你光背熟這幾個字,沒有用,要在實踐中,在具體的事情上,鍛煉自己的“厚德載物”的能力和氣度。

易經的變通之法(易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4

如果,你連一點點失敗和挫折,都承受不了,稍微不順,就抱怨;受到幾次打擊,就感到心灰意冷。

根本原因,不是事情太難,而是你的承受力、抗壓力太弱。你不承認自己弱,所以選擇逃避和放棄,不做了。

人生之順境,人人可以享受;然而,人生的困境,才是考驗一個人的試金石。

真正的強者,不是天生的強者,而是遇到困難和挫折,有勇氣、有信心、有行動力,去面對和挑戰。

當你解決了問題,自己的能力,也随之而增強。

易經的變通之法(易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5

舉個例子:

比較而言,大家都遇到困難,大部分人,在遇到第10個困難時,堅持不下去了。

他們選擇逃避,所以隻有10級的能力。

而你選擇越戰越勇,當你克服30個困難,雖然還沒成功,但你已經擁有了30級的能力。

當你克服100個困難,那就擁有了100級的能力。

回頭看,那些知難而退的人,隻有10級能力;你一路披荊斬棘,已經鍛煉出了100級能力。

所以,你比别人強大10倍。你經曆過磨煉,面對任何事,都處之泰然,心态淡定,能力又強,成功當然屬于你。

易經的變通之法(易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6

我自己就是用這個方法,堅持十幾年的時間,逐漸強大自己。

到最後,我真正過了自己這關,如同毛毛蟲破繭成蝶,跳躍入一個無限廣闊的新世界。

很多時候,人們受挫,被困,隻因自己作繭自縛,想不通,看不開,過不了自己這關。

當你通過每一件艱難的事情鍛煉,真正打通了自己這關,看開了,想通了,從此萬事迎刃而解,再也沒有什麼事情能困住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