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氣溫最近幾天都達到30多度了,夏天真的來了,昨天不是和大家說過我老爸沒有胃口,吃什麼都不香的事情,今天一大早,我終于找到了原因,問題就出在我老爸的那杯普洱茶。
這事情說來也怪,我爸一直喜歡喝綠茶,可最近的一段時間他喝上了普洱,好像家裡有那種普洱的餅茶,老爸敲碎之後,分裝在茶葉盒子裡,春節之後,就一直在喝普洱。
我從小受家裡人的影響,喝茶就像一日三餐,每天都會飲茶,不過我喝茶不挑茶葉,我爸媽喝什麼我就跟着他們喝什麼,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普洱我喝的時間其實也不短。
不過我觀察生活比較細心,大約是三周之前,我開始有點上火,也找不出具體的原因,除了吃了一些燒烤外,日常飲食也沒有太多的改變,但就是莫名其妙的、隔三差五的上火。
仔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日常飲食,除了有幾個月沒有喝排骨藕湯之外,飲食還是非常清淡的,不是黃瓜炒火腿腸、青椒炒雞蛋就是青椒炒肉絲、鹵幹子炒肉絲、酸豆角、五花肉燒土豆、涼拌皮蛋等家常菜,偶爾也會吃點水果,比如:香蕉、蘋果、梨,按道理來說,是不會頻繁上火的。
飲食沒有多大問題,零食也吃得少,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天氣炎熱後,我還在喝普洱茶,按道理來說,紅茶偏溫、綠茶偏涼,普洱茶屬于發酵茶,受工藝的影響,喝普洱确實會有上火的可能性,找到原因之後,就不再喝茶,喝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涼白開,上火的問題也逐漸好轉。
前幾天,一直聽我媽絮叨,說老爸胃口不好,吃什麼都不香,為了改善老爸的飲食,我給他做了紅燒肉、粉蒸排骨、排骨冬瓜湯,确實如我媽所言,老爸的飲食是出了一點小小的問題。
擔心老爸的身體,今天中午我又刻意買了幾根肋排、一小塊冬瓜,給二老煨了一鍋排骨冬瓜湯,老爸吃下小半碗之後,就找理由不願再吃,然後就開始泡茶,一杯很濃的普洱茶,在透明的玻璃杯裡,茶湯的顔色幾乎就是那種暗紅色,按照我對老爸的了解,他喜歡喝濃茶,最近一段時間食欲不佳,一定是那杯普洱茶給鬧的。
給爸媽找出食欲不佳的原因之後,二老像個小孩子似的,立馬出門坐公交轉地鐵去茶葉市場買綠茶,大約過了2-3個小時,二老回家,大包小包的,買了2斤茶葉,回家之後,老爸就将綠茶套了一層食品保鮮袋,然後放入冰箱的冷藏區保存。
我媽可能喜歡喝普洱,所以,擔心普洱放到冬天變質,也找出一個食品保鮮袋,将普洱密封後,也準備放進冰箱冷藏保存。
這時,老爸接過老媽手中的普洱茶,說道:綠茶确實需要放入冰箱冷藏存放,普洱茶卻不用,然後就開始耐心地解釋,還别說,老爸說的還有一些道理。
如何正确地保存茶葉?
按照我爸所說,其實還是非常講究的,于是我開始發散思維,想到了不同種類的茶葉,比如:紅茶、黃茶、白茶、黑茶等6大茶系的茶葉,正确的存放方法是怎麼樣的?
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說說您最喜歡喝哪種茶?都是怎麼存放的?今天我們借着這個機會,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
一、茶葉的曆史?
茶葉指的是茶樹的葉子和芽,别名:茶、茗,茶葉制作而成的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源于中國,最早是作為祭品使用的,春秋後期就被人們當做菜食,大家箱不到吧,茶葉還有被當做菜的時候,下文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茶葉的曆史:
1、茶葉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在西漢後期才發展成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當做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情。
2、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迹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曆史。
3、茶葉可以直接使用開水沖泡飲用,依據品種和制作方式、産品外形,大緻可以分為六大類,依據季節采制可以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4、以各種毛茶或精制茶葉再加工形成的再加工茶,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茶食品、含茶飲料等。
5、5世紀北方飲茶比較普遍,之後在六七世紀傳到西北,随着飲茶習慣的的廣為傳播,茶葉的消費量也是迅猛增加,因為這樣,茶葉成為我們國家各個民族普遍喜愛的一種飲料。
二、茶葉的品種分類?
依據茶葉的制作工藝,可以分為: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依據季節可以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不過我們今天給大家說說基本的茶種,大緻有如下幾種:
1、西湖龍井,産地浙江杭州。
2、六安瓜片,産地安徽省六安市。
3、碧螺春,産地江蘇省蘇州市。
4、武夷岩茶,産地福建武夷山。
5、都均毛尖,産地貴州都均市。
6、信陽毛尖,産地河南信陽市。
7、黃山毛峰,産地安徽省黃山市。
8、太平猴魁,産地安徽太平縣。
9、恩施玉露,産地湖北恩施市。
10、雨花茶,來自江蘇省南京市。
11、普洱茶,産地雲南的西雙版納地區。
12、安溪鐵觀音,産地福建安溪。
13、武夷肉桂、大紅袍,産地武夷。
14、金駿眉,産地福建武夷山市桐木關。
15、正山小種,産地福建武夷山市。
16、雲南紅茶,産地雲南省南部和西南部。
以上這些,是大家比較常見的,當然遠不止這些,在我看來還有一些比較陌生的茶葉品種,比如:苦丁茶、水仙茶、鐵羅漢、四川邊茶、茉莉花茶等,就不逐一列舉。
三、必須放入冰箱保存的茶葉?
首先想說說茶葉為什麼需要放入冰箱?
這是因為,通過低溫的環境可以延緩茶葉的氧化過程,保證茶葉的鮮香和鮮嫩,避免茶葉變質、變色、變味,所以,在六大茶葉品種裡,不發酵的綠茶和微發酵的黃茶,以及輕微發酵的烏龍茶,一般都是需要放入冰箱進行保存的。
綠茶放在室溫環境下,最好不要超過15天,如果是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密封又做得不夠好的前提下,7-10天就可能會變色,所以,綠茶一般都需要低溫密封避光保存。
黃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多見,算是小衆茶,發酵程度很輕,制作工藝同綠茶比較相似,隻不過增加了一道“悶黃”工藝,儲存方式同綠茶大同小異,都是需要放在冰箱裡保存的,否則容易變質。
大部分烏龍茶是不需要放入冰箱進行低溫存放的,但是輕微發酵的閩南烏龍茶,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鐵觀音,是個例外,以清香型安溪鐵觀音為代表的烏龍茶是需要放在冰箱裡進行保存的,而其他烏龍茶,基本上都可以常溫存放,比如重焙火的烏龍茶,可以存放十多年。
四、不需要放冰箱儲存的茶葉?
不需要放在冰箱裡的茶葉也比較多,比如:白茶、紅茶、黑茶和大部分烏龍茶,因為制作工藝的不同,而且又都是發酵茶,所以,都是可以常溫存放的。
紅茶的保質期在2-3年左右,沒有老茶的概念,儲存也相對比較簡單,在密封的基礎上,做好避光、防潮、防異味處理,都是可以常溫存放的。
烏龍茶是最複雜的發酵茶,除了閩南烏龍、台灣烏龍需要放在冰箱裡進行保存外,其他都是可以常溫存放的,比如:大紅袍、水仙肉桂、鳳凰單從、陳香型鐵觀音都是可以常溫存放,因為烏龍茶經過特殊的焙火工藝,完成後茶性非常穩定,不會再氧化。
黑茶、普洱茶、白茶都是可以長期存放的茶葉,追求的就是陳華後所能達到的更好的茶葉品質和飲用體驗,普洱茶是越陳越香,在常溫環境下,茶葉中的活性酶會正常工作,促使茶性轉換,如果放入冰箱存放,會降低酶的活性,影響茶葉品質的轉換。
五、茶葉存儲需要注意的問題?
茶葉放入冰箱儲存,需要做好密封,冰箱是一個複雜的環境,主要是菜肴的味道、生肉的味道、蔬菜的味道,這些味道對茶葉來說,都算是異味,密封做不好,确實會影響品飲體驗,當然,如果有專門用來存放茶葉的小冰箱那是最好的。
常溫存放,避光防潮是最基本的,空氣中水分含量還是比較多的,做好密封,防止吸入水汽,另外茶葉的存放,不要放置在廚房附近,廚房油煙大,搞不好,茶葉就會吸入異味。
六、各個品種的茶葉的保質期?
綠茶和黃茶的保質期比較短,正常情況下,保質期也就是1-2年,這還是在低溫環境下避光密封保存,如果是常溫環境,可能就更短。
紅茶的保質期也不長,常溫下保存,也就是2-3年的樣子,過了保質期的紅茶,品質會下降,最好不要飲用。
黑茶、普洱茶、白茶都是可以長期存放的茶葉,追求的就是陳華後所能達到的更好的茶葉品質和飲用體驗。
寫到最後,還想啰嗦幾句,茶葉要怎樣儲存才正确?究竟能不能放冰箱?很多人都沒搞清楚,寫到最後,還是總結一下吧:
1、不需要放在冰箱裡的茶葉也比較多,比如:白茶、紅茶、黑茶和大部分烏龍茶,因為制作工藝的不同,而且又都是發酵茶,所以,都是可以常溫存放的。
2、通過低溫的環境可以延緩茶葉的氧化過程,保證茶葉的鮮香和鮮嫩,避免茶葉變質、變色、變味,所以,在六大茶葉品種裡,不發酵的綠茶和未發酵的黃茶,以及輕微發酵的烏龍茶,一般都是需要放入冰箱進行保存的。
我們盡量做到恰如合适、通過原創圖文,在文字與圖片之間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們美味、漂亮、營養,您要什麼樣的美食,在這裡希望我們能夠給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