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個笑話,還有人上沈陽旅遊”
“一個沈陽人覺得沈陽啥玩的也沒有”。
這兩個留言,都出自遼甯。更可悲的是,這兩句話,是我一個沈陽人,從小聽到大的。
更、更可悲的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沈陽人沒去過故宮”和“沈陽人沒去過大帥府”竟然成了一件值得沈陽人炫耀的事情。
百度都知道的答案,隻有沈陽人不知道嗎?
沈陽人,可以不要再“自黑”了嗎?
我到現在也沒想明白,沈陽人到底是有多“看不起”自己的家鄉啊?
說起來,任何一個有腦子的人,在面對世界文化遺産的時候,也說不出來“沒啥好玩的”和“不稀罕去”,這樣的話吧?
有朋友跟我說,這原本是一句謙辭,和北京人說自己“不稀罕去故宮”、“總在附近溜達”一個道理,但是不知從何時起,這樣一句謙辭,竟然成了我們認認真真“嫌棄”自家世界文化遺産的話了?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我家孩子考試倒第一,遇到外人批評,我都會說上一句“孩子已經努力了,以後會進步的”給自家孩子加油,但是考試中遊,卻到處叫喚“我兒子倒第一”的家長我真的沒見過。
這種類似的,針對家鄉的評論竟然“綿延”了十幾年,也算是讓我開了眼界。
敢把秀湖比西湖——比一下都不行?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短視頻,内容是把沈陽秀湖比作西湖。
說實話,我覺得看到家鄉美麗風景,把它和大家耳熟能詳的旅遊景點聯系到一起,用來描述一下風景之美好,并無不妥,但是一溜遼甯ID評論“沒啥好比的”,真的讓人傷心。
事實上,作為一個“小小的”4A級景區,秀湖也好,棋盤山也好,肯定是不敢和世界文化遺産,杭州西湖景觀相比的。但是如果真的隻取山水一隅,恐怕就算是“老玩家”也很難分辨是哪裡。
所以,現在的我們已經自卑到“比照”一下,都會“自覺”的撲上來大喊“我不配”了嗎?這就是東北人現狀?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的不斷“洗腦”之下,開始認同“東北沒有未來”了嗎?
不足客觀存在 老鄉一起努力吧!
前幾天我直播的時候,有朋友友善提醒我不要用東北話直播,因為“會被人看不起”,雖然我感謝這位朋友的友善提示,但是我仍會堅持用東北話直播,因為這是我的家鄉話,是流淌在我骨血中的“母”語。
至于被“看不起”,我隻能說“看不起”東北話,尤其是看不起沈陽話的人有夠無知的。現在我們推廣的“普通話”的官方定義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标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 ”,所謂“鄙視鍊”有時候真的是無知可笑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但是回想一下,為啥“東北人招人煩”成了很多東北人的座右銘?
也許,是因為從小我們聽着“南方發達”的故事長大,有些人長大後看到了“也就那麼回事兒”的南方,但更多的人,卻始終願意把南方作為最後的“夢想天堂”的。
所以,朋友們,是時候打破那些留言,去迎接一個真正的沈陽了!
客觀的說,當下的沈陽,确有很多不足,但更多的确實努力與奮進,是拼搏與發展。面對當前的困境,是當“逃兵”,還是堅守陣地共建家園?是選擇南方2萬月薪的996工作,還是北方3000月薪的雙休?既然你已經做出了選擇,那還抱怨什麼呢?自己選擇的路,再苦再難,哭着也要堅持走下去!
選擇家鄉的我們,既然選擇了它,那麼就請愛它,保護它,建設它吧!2022,讓我們一起加油,共迎風雨,與沈陽共奮鬥,去拼搏出一個未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