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6 12:27:41

“谷雨初晴,對曉霞乍斂,暖風凝露。”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楊花柳絮随風舞,雨生百谷夏将至。”此時節,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正是萬物生長的最佳時節。

作為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暮春回望,你可曾辜負春光?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1

谷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鳥弄桐花,雨翻浮萍,一切自然景物都在告示人們:

時至暮春,夏天快到了。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2

一候:萍始升

谷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繁茂生長,給寂寞的湖面,增添了幾分熱鬧盎然。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3

一候:嗚鸠拂其羽

布谷鳥也開始“布谷、布谷”的鳴叫,提醒人們開始勞作播種。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4

一候:戴勝降于桑

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谷雨時節桑樹生一長旺盛,各種鳥類的活躍度也加大,世間萬物也逐步繁榮起來。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5

谷雨節氣到來,天氣加快回暖,降水也明顯增多了,對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谷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

谷雨習俗,源遠流長。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6

喝谷雨茶

有諺語說:“清明見芽,谷雨見茶”。

谷雨時節,氣候溫暖濕潤,小芽可迅速長成鮮葉,是采茶制茶的大好時機。此時采制的茶稱“谷雨茶”,又名“二春茶”。

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鮮活,香氣怡人。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7

賞牡丹

谷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富貴花。“谷雨三朝看牡丹”,凡有花之處,皆有士女遊觀,也有在夜間垂幕懸燈、宴飲賞花的,号曰“花會”。

至今,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遊樂聚會。

祭海節

對于漁民而言,谷雨節流行祭海習俗。谷雨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

俗話說:“過了谷雨,百魚近岸。”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谷雨這天漁民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8

食香椿

“雨前香椿嫩如絲”,谷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消炎殺蟲等功效。

“到處有之,嗜者尤衆。”香椿的食用曆史已逾千年,漢代即已遍布大江南北,從達官貴人到民夫走卒均可享用。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9

祭倉颉

相傳,倉颉造字成功,感動了玉皇大帝。當時人類正遭災荒,玉皇大帝便命打開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谷子雨。

倉颉死後,每年谷雨節,倉颉廟都要舉行傳統廟會,人們扭秧歌、跑竹馬、耍社火……以表達對倉聖的崇敬和懷念。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10

養生

谷雨到來,陽氣漸長,陰氣漸消,天氣漸熱。

詩詞君友情提醒:早晚時要适當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後吹風,以防感冒。注意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髒氣。

另外,由于谷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濕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11

谷雨時節,肝髒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氣也處于旺盛時期,正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應當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以順應陰陽的變化,為安然度過盛夏打下基礎。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12

詩君寄語

隻餘三日便清和,盡放春歸莫恨它。

每一次的告别,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今日,春天最後一個節氣,谷雨來了,夏天還遠嗎?

植百谷以養世人,是我們賦予糧食的最高理想,茶餘飯飽後邂逅一場春雨,再賞幾處花草閑情,似乎能聽見陶公那“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的田園的呼喚。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13

時令正好,趁着香椿嫩如絲,沏上一壺谷雨香茗,縱然世間浮躁,雜事困擾,便也當是那浮雲過眼罷了。

春光易逝,九十日春隻剩月餘,暮春回望,每個人都應想一想,你可曾辜負了春光?

雨後又是一番别樣風景(今日谷雨歲月如水流)14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谷雨至,春已晚。在春意盎然的景緻裡,擁抱着春色,滿懷的春風,一眼望不盡的綠意,悄悄生長的嫩青。

我們沉醉于春的美麗,當春色已晚,不禁想問“春去了,何時歸?” 春去了,年年可歸。而那些人陪伴你賞閱人間最美四月天的人,一旦淡薄,就情難再續。

所以,春在時,珍之惜之,人在時,更需如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