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初中曆史上都學過朝代歌,内容雖然簡短,但是是對中國幾千年曆史的一個概述,内容如下:
三皇五帝始 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那麼國号由什麼決定呢?一般來說大緻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創建者原始所有或政權統治的區域;源于宗族關系;寓意吉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國曆史上具體的國号及其由來:
1.夏(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共傳十四代;延續約471年。
據傳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曆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帶)後,才稱“夏”。
2.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共傳十代;延續約510年。
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史家便據此将盤庚遷殷前的時期稱作“商”、盤庚遷殷後的時期稱作“殷”。
3.周(前1046—前255年)共傳30代;延續約791年。
公元前1046年,武王在牧野之戰中大敗商軍。纣王鹿台自焚,商朝亡,史稱“武王克殷”。因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于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号。
4.秦(前221年—前207年)
秦朝的前身為周朝的諸侯國秦國,位于關中平原。秦國的國号來自于地名。早期的秦人由于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便成了他們的族稱。而在秦王政滅六國以後,秦由一個諸侯國的稱呼,變成了大一統皇朝的稱呼。
5.漢(前202—220年)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号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6.魏(220年—266年)
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曆史上又稱“曹魏”。
7.蜀(221年—263年)
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其政權幫稱“蜀”。曆史上也稱“蜀漢”。漢指東漢的繼續。
8.吳(222年—280年)
孫權活動于長江下遊一帶,曆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9.晉(265年—420年)
魏帝曹髦封司馬昭為晉王,後來其子司馬炎繼承了此爵位。魏帝曹奂被逼禅讓,司馬炎得位為帝,國号“晉”。史分西晉、東晉。
西晉疆域圖
南北朝(420年—589年)
10.隋(581年—619年)
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随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卦爵,稱為“随朝”。他認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11.唐(618年—907年)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12.遼(916年—1125年)
遼朝是中國曆史上由北方民族契丹人建立的王朝,國号初為“契丹”,後改名為“大遼”。 遼原稱“丹”,改“遼”是因居于遼河上遊之故。
“契丹”的含義是镔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的國名“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
13.宋(960年—1279年)
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迹在宋州,國号曰“宋”。
14.西夏(1038年—1227年)
西夏是中國曆史上由黨項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号“大夏”,簡稱夏,源于地名。因位于中國西北地區,史稱西夏。
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
方,宋人稱“西夏”。
15.金(1115年—1234年)
金是中國曆史上由東北女真族建立的王朝。《金史·卷二·本紀第二太祖》記載,1115年完顔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镔鐵為号,取其堅也。镔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于是以大金為國号。另有一說女真興起于金水,故國号名金。
金都城上京會甯(今黑龍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産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16.元(1271—1368年)
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幹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17.明(1368-1644年)
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于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将過去,光明将要到來”,借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号稱“明”。
18.清(1644-1912年)
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複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在宋時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