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客家古民居,充滿曆史氣息的村中小巷,配以生動有趣的塗鴉,以及随處可見的藝術工作室,坐落在龍華區觀瀾街道的鳌湖藝術村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們自發地走進這裡進行創作。節假日期間,通往古村落的裕昌路更是熱鬧不已。
位于牛湖社區的裕昌路,不僅是一條旅遊路,還是一條民生路。它的起點位于鳌湖老村牌坊,終于鳌湖藝術村口段,全長約700米。就是這700米長的一條路,兩邊坐落着容納上萬人的居民區、近百家商鋪和十幾個工廠。
“一到晚上,這條街就是牛湖最有煙火味的地方,美食店、雜貨店等生意忙都忙不過來。”牛湖社區黨群服務組組長鄧英霞告訴記者。
為便于群衆、遊客的出行,牛湖社區于2021年上半年對裕昌路進行道路景觀提升,以打造樣闆商業街,輻射帶動周邊居民區、商業區、景點區等聯動發展。
改造“民生路” 留住煙火味
提起裕昌路,當地居民曾經是又愛又恨。
這條路是貫穿牛湖社區老一、老二村的主幹道,可以說是啟明片區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經之路。因為這條路,居民出行便捷了許多。
因為裕昌路兩邊還有不少工廠,所以在老一、老二村居住的除了本地居民外,還有不少青工。據統計,在這個片區居住的人口有近萬人。
有人聚的地方就有煙火味。在裕昌路兩邊,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店鋪近百家,這條路雖然全長不到1000米,“麻雀雖小卻五髒俱全”。到了下班時間,這條街就成了居民、青工的第二“據點”,整條街上吃飯的、購物的、添日用品的,什麼都有。
但是,道路坑坑窪窪、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規劃不一,讓這條民生“快行道”變成了慢行道,無論是騎車還是走路,居民都得萬分小心,生怕跌倒。
“我們以前都不太愛騎車出門,因為路面凹凸不平,騎起來也費勁。汽車開過去也難受,一路颠簸。”住在周邊的居民廖阿姨說。
得知群衆意見後,社區黨委班子馬上進行實地查看,并召開居民議事會聽取居民代表的建議。不久後,裕昌路改造提升計劃就被提上了日程。今年2月底,裕昌路改造項目正式動工,并于5月底完工。
經過改造後,不僅路好走了,兩邊的市容環境也得到提升。“我看到商鋪的招牌統一換新,整條路美觀多了,出行也明顯順暢了。”廖阿姨說。
古村落走出“深閨” “旅遊路”助力出圈
完工後的裕昌路,讓慕名前來鳌湖藝術村創作的藝術家也眼前一亮。
“以前去鳌湖藝術村,我最害怕走的就是這條路。現在道路平整、筆直通暢,加上兩邊市容的提升,整體感官都變了!“梁先生說。
如今,鳌湖藝術村片區已初步打造成具有藝術、人文情懷的休閑小區。而随着深圳地鐵4号線延長線全線貫通,藝術村遊客如潮。
每年,牛湖老村都會舉辦鳌湖藝術節,前來這座村落的遊客、藝術家數不勝數。在藝術節期間,會在鳌湖美術館展出許多藝術家在當地創作的作品,在社區各個角落,還有藝術家用現成品材料創作多件公共藝術作品。
至今已舉辦六屆的鳌湖藝術節,以“藝術”直接影響牛湖老村的社區生活。走在老村的小路上,一擡頭,一轉角,都可能遭遇藝術的碰撞。村裡的每一個人,老人和孩子,都可以參與到藝術當中。
目前,鳌湖藝術村已駐紮了近百位藝術家及藝術工作者,所從事的藝術門類涵蓋了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陶藝、音樂、戲劇、寫作等衆多種類,極大地豐富了牛湖社區的藝術生态多樣性。截至去年底,鳌湖藝術村累計舉辦各類展覽及藝術項目近百個,鳌湖美術館個展項目、公共藝術項目都在成系列地持續推進。
因而,随着裕昌路的改造提升,也暢通了牛湖社區的“旅遊路”。
“在道路起點鳌湖老村牌坊的不遠處,就是牛湖地鐵站;離道路終點鳌湖藝術村口不到兩公裡處,還有一個觀瀾版畫村。“牛湖社區黨委紀委委員陳巧均介紹,裕昌路相當于是将牛湖地鐵站、鳌湖藝術村、求雨嶺城市公園銜接起來,同時方便了到觀瀾版畫村的遊客,由此形成一個集商業、休閑娛樂、人文藝術為一體的有機綜合體。
【記者】黃思華
【作者】 黃思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