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人臧克家寫過一首詩:“塊塊荒田水和泥,深翻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老牛尚且知道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等主人揮舞鞭子催促,自己便發奮努力幹活。
時下在黨員幹部隊伍中,不少同志有能力不足的危機感和提升素質的緊迫感,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加緊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但也有個别同志缺乏“本領恐慌”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工作無思路、遇事少辦法,工作實績更是“老和尚的帽子——平塌塌”。改革發展穩定工作那麼多,現實不允許我們處于這種狀态。“知恥近乎勇”,認清短闆、直面差距,不待揚鞭自奮蹄,才能奮起直追。
強化“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進取意識。一位心理學家曾言:“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位置感。”倘若對自身認識不清,對能力差距缺乏理性判斷,就會缺乏學習的動力。時代發展和事業推進,對每個人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現一些不适應是客觀的、正常的。要想跟上時代步伐,必須增強學習的緊迫感,砥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求知态度,激發提高能力素質的内在動力。
保持“入山問樵,入水問漁”的求知精神。好學、好問是求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尚書·仲虺之诰》提及,好問則裕,自用則小。《荀子·非十二子》中說,不知則問,不能則學。《禮記》中也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說法。李夏剛到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任紀委書記時,聽不懂地方方言,和群衆交流有困難,他就虛心向身邊人學本地話。幾個月下來,連當地老人重口音的本地話他也能聽懂,為工作提供了便利。當我們工作中對某些知識技能不懂、遇到困難時,不妨放下架子、邁開雙腳,到群衆中去尋策問計,這樣不僅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
激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幹勁闖勁。在能力素質和工作方法中,最見功夫的,是面對矛盾的定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抗擊壓力的承受力。解決矛盾和問題的辦法,書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别人的經驗也不能照搬,全靠自己去幹去闖。王瑛視黨紀為生命、視責任如泰山,不僅敢于碰硬、敢于啃硬骨頭,而且勇于探索、善于總結,創造了“三最佳”“五個零距離”“村級督察員制度”等“王瑛工作法”。在幹事中長本事,在曆練中變老練,就能腳下有路、心中有策、手上有方,就能在工作中擔重任、挑大梁、唱主角、創佳績。
事業無止境,需要人才湧似雲。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人才的成長,需要組織的培養教育、良好機制的激勵,也需要每個人自身的努力。隻有把組織的力量和個人的努力結合起來,真正做到“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才能形成你追我趕、百舸争流的局面,讓黨的事業永遠充滿活力。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 向賢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