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30 16:12:40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

文/蘭媽談育兒

媽媽有三個願望:

•一願,孩子健康成長

•二願,家人健康平安

•三願,爸爸工作順利

父親是怎樣一個角色?

某著名心理學家曾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比較特殊存在,對孩子成長培養也有一種特别的力量”,可以說,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力更不容小觑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2

父愛如山、大愛無言,若淺談父親這個角色,我認為沒有任何一位父親是固定的形象,有些爸爸不善于言辭、有些爸爸語言豐富,不同形象帶給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同影響,像一些缺乏角色認同感的爸爸,就會使自己的小孩容易變得軟弱,并缺乏獨立和做事情的持久性

其實,父親這個角色總是給人一種說不清的感情,遠行歸子見到慈母手中線時總心生感激,而見到老屋前那個沉默少語的父親時,看到頭頂上那戴了十幾年老草帽,千言萬語都梗在喉嚨間,父親似乎也一直是沉默的象征!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3

“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原來父親最失敗的陪伴就是惡語傷人

01

我的爸爸,是一個嘴巴特别唠叨、甚至特别“毒”的父親

我就是在爸爸唠叨、和一張“毒”嘴下長大的

直到現在,看到爸爸還是猶如老鼠見到貓

能唠叨到什麼程度了?同樣一句話可以重複好幾個星期

能“毒”到什麼程度呢?能把你貶低到一無是處,就連出門都是低着頭

吃飯的時候被批評“光吃肉,不吃蔬菜,能有什麼營養”

然後,我覺得爸爸是嫌棄我吃太多肉了

寫作業的時候被說“頭都不知道擡高,哪裡像個學生的樣子”

然後,我就覺得爸爸是嫌我天生不是學習的料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4

02

因為從小懼怕父親,每年過年那幾天,我都躲在房間裡不敢出門

仿佛,所到之處都能聽到父親的唠叨、和嫌棄聲音

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的我,有着明顯的自卑感

初中後,擡頭怕看見老師,低頭怕看作業題

老師提問的時候心裡不停默念“不要抽到我,不要抽到我”

其實,老師的眼睛又是何等般雪亮

初中生的孩子了,可不再是小學生那樣緊盯着、提問着

你不想學習、不想被老師叫起來答題的一舉一動

在老師的眼裡有何嘗不是“浪費時間”

直到,在課堂上老師把我視為空氣後

我知道,我是個被老師放棄、也被父親放棄的孩子

所以,在我的眼裡,父親這個角色就是帶給我自卑感的精神打擊!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5

03

後來,父親43歲那年,妹妹降生了

我發現爸爸的脾氣收斂了很多

也許是中年得女激起了父愛的溫柔

也許是爸爸對妹妹的溫柔讓我不平衡了

也可能是年齡增長,讓一個人的性格發生了改變

總之,我覺得父親這幾年變化了很多

首先,嘴巴說話不再那麼“毒”了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6

04

我以為父親是個好爸爸,隻不過是還沒有開竅而已

就像是學生時代的我們

不理解學習的重要性,等到步入社會之後才後悔“沒有好好學習”

也許是教育了“我這個失敗的大女兒”

爸爸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妹妹這個小女兒身上

從小喝最好的奶粉、最漂亮的衣服、用最好的學習用品

本來以為,父親開始成為一個好爸爸之後,妹妹是幸福的

至少不像我的童年那般,甚至長大後還膽怯見到爸爸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7

05

可是,前段時間,上三年級的妹妹悄悄告訴我

“我還沒有安靜夠,爸爸怎麼就回來了”

原來,爸爸的工程提前完工,就想着回家休息一段時間

結果妹妹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絲毫沒有喜悅之情

她嘟囔着嘴說“爸爸太煩了,總是不停地唠叨”

看到妹妹一臉的不情願,我好笑地引導說:

“爸爸現在的脾氣好多了,你的童年可是比我幸福多了”

我不知道妹妹能不能理解,我也不知道妹妹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我

但我漸漸地懂了,每一個嘴巴唠叨的爸爸背後,其實是有着一個寂寞的心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8

06

大概是意識到了我的膽怯逃避,妹妹的疏遠排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爸爸開始少言寡語了

前段時間休息的時候回家了一趟

以往我們說什麼話、什麼事情都要插嘴的父親

我發現,他開始整個過程一語不發了

一瞬間,我感覺特别不适應了

沒有了爸爸的唠叨,和語言指引

仿佛是秤杆失去了秤砣,無法平衡

同時,我也看到了爸爸沉默背後的那份孤獨

有些心疼、也有些不敢觸碰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9

07

從那一刻開始,我決定要做一個“了解爸爸”的女兒

我希望和父親之間的關系可以從頭開始

我也堅信,任何一段感情都是需要維護和培養的

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去陳述出來

很明顯,帶來的感知能力和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和同事、和同學、和老師溝通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有禮貌、有耐心

但是和家人溝通卻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很多時候,橫在糟糕親子關系的那道梁柱

并不是爸爸的缺位陪伴,而是我們都忘記了如何去溝通

學會如何溝通,也是良好,親子關系邁向親密發展的第一步!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0

父親這個角色成長,我們要多給一些時間等待,多給一些機會發展

有人說,父親角色是缺失的

也有人說,父親這個角色是失敗的

其實,在我看來這兩種沉默少語背後,隻不過是有幾種情況不利于父親這個角色綻放,比如:

1)第一種情況:角色是缺失的

在孩子的成長與家庭教育裡,如果注意觀察的話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每一個亮點不夠明顯的孩子背後,通常都會有一個角色缺失的父母,這個人可能是媽媽、也可能是爸爸。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1

相比于懷胎十月、哺乳養育、以及成長教育,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内”,讓父親這個角色從條件、到傳統,都比媽媽的陪伴和參與要少得多,如果平時再不注重親子陪伴,那麼父親這個角色在孩子成長裡可就真的可有可無了。

所以,父親這個角色是屬于一種比較特殊的存在,即需要有時間條件、還需要有陪伴環境,很多沉默少語的父親背後,其實都是一些不利于父親角色綻放的外在情況,像大家常說的“角色缺失”,其實給孩子帶來的成長體驗感自然也是缺邊少角的。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2

比如,以下幾種情況:

•離異家庭:爸爸和媽媽離婚了,孩子跟着媽媽一起生活,從小就沒有父親角色參與

•工作太忙:爸爸常年在外邊工作、做生意,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沒有時間多陪伴

•身體原因:并不是所有的爸爸都是超人,有些爸爸可能身體不好,沒辦法照顧孩子

•關注太少:回家之後隻知道玩手機、打遊戲,對孩子關注太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淡

•性格暴躁:有些爸爸天生就是嘴巴唠叨,不知道如何溝通,每天還盡說一些狠話

2)第二種情況:角色不夠成功

我們常常說,現在的家庭教育有太多喪偶式育兒,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父親不想把這個角色發展好,而是在這個角色的成長中,父親們也如同幼小的孩子們,容易缺失、也容易迷茫,甚至不知道如何把這個角色經營好。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3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難道不是寒窗苦讀、經驗積累、以及困難克服的成功嗎?而任何職業的正式上崗都會有專業崗前培訓,在上崗之前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做法都會印刻在我們的腦子裡,可父母這一角色卻沒有任何培訓,并且一經上崗、還沒有下崗的機會。

而在這條沒有任何培訓的成長之路上,大家好像都是在摸石頭過河,憑着感覺尋找經驗,即便是爸爸媽媽做錯了,這也是很正常、并且值得理解的事情,像那些經常被貼上“角色缺失、角色失敗”标簽的父親,也是如此!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4

一般除了“角色是缺失”的外在環境因素幹擾,導緻的父親角色不到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夠成功的

比如:

•父親在家庭中是存在的、也有陪伴,隻不過不夠強大、不夠成功

•有一個強勢的媽媽,經常在孩子的面前貶低父親的形象,使孩子不能認同爸爸

•孩子過度依賴母親,父母關系不和諧,孩子常常會忠于媽媽、而讨厭爸爸

•媽媽太過勤快了,什麼事情都大包大攬過來,爸爸根本就沒有機會和空間施展

•爸爸是個妻管嚴,缺少男子漢氣概,在孩子面前也樹立不到什麼威嚴

在新生代的教育大環境下,經常就聽到很多關于爸爸的負面标簽,缺位教育也好,不負責任也罷,其實都是我們對這個角色的定位要求有些太嚴格了,正如上列所介紹的兩種影響,爸爸這個角色并不是與生俱來就可以體現“父愛如山”那般偉大。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5

媽媽的愛總是細膩溫柔,而爸爸的愛總是顯得粗犷深沉,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給孩子帶來的成長感受也是不同的,而家庭教育不隻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隻有爸爸也參與進來,這樣的家庭教育才算是完美的。

那麼,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擔當着怎樣的角色呢?我認為應該是這三種角色:

•參與者

•引領者

•陪伴者

首先,從參與者的角度來說

3~4歲幼兒階段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爸爸要學會做孩子成長裡的參與者,平時多給予一些支持和陪伴,從性格上幫孩子塑造出陽光自信、健康開朗的性格,慢慢地,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這種性格發展都是無價的,而爸爸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引導性,也是不可替代的。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6

其次,從引領者的角度來說

爸爸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首先就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孩子也需要爸爸的參與,才能了解爸爸的愛,不過,這份愛一定是建立在理解、包容、和尊重方面,哪怕是生活中孩子喜歡的運動、遊戲、動畫片等等,盡量地參與進去給孩子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哪怕孩子這件事是錯誤的,隻要孩子能接受你,那麼還擔心不能正确引領孩子走向正道嗎?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7

最後,從陪伴者的角度來說

陪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應該建立在不健康的言語說辭方面,那些陪孩子成長,就把這份陪伴當成一種犧牲的父母,是不對的、更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因為從一開始就未曾擺正自己的視覺。

隻有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孩子的成長中,陪他一起去參與、思考、乃至實踐,當我們能夠和孩子成為夥伴關系時,你就是一名偉大的父母,同時也是一名幸福的父母!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8

陪孩子成長,這個過程并不簡單,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我們,需要在生活中融入孩子并不斷地摸索,最終找到能夠适應彼此的生活、以及溝通方式!

如果,您覺得父親這個角色不夠成功、或者這個角色是缺失的,如果是媽媽,就要多給爸爸一些和孩子成長的體驗機會、并鼓勵支持,如果您是身為孩子的兒女,就更需要多多理解包容、并安慰指導了。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19

畢竟,父親也如孩子一樣是個初出茅廬的初學者,他們也是什麼都不懂,大家都是彼此彼此,也更需要相互指導、共同進步,難道不是嗎?

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吧(我還沒安靜夠怎麼就回來了)20

---------------------

我是蘭媽,專注于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