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杜牧,與李商隐齊名,世稱“小杜”。23歲作《阿房宮賦》,批判統治者沉迷酒色誤國,向晚唐王朝發出了強烈的預警;26歲進士及第踏足官場,曆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監察禦史,宣州團練判官…多地的州刺史。
杜牧在詩歌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既有豪邁感懷的,亦有清新香豔的,不乏多首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廣為流傳,《泊秦淮》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秦淮河經古都南京流入長江,是古代煙柳繁華之地,有衆多文人墨客駐足遊賞。
“煙”,即夜晚河畔泛起的霧氣;“商女”是以賣唱為生的歌女;“後庭花”是一首歌曲,全名《玉樹後庭花》,傳為後主陳叔寶所作歌曲,被列入亡國之音的行列。
頭一句營造氣氛,“煙籠寒水月籠沙”,晚間的輕煙薄霧漸漸籠罩着秦淮河水,迷離的月色映照着白色細沙。淺淺淡淡的墨色繪制成一幅淡雅的河邊夜色圖,重複出現的“籠”字加重了夜色下的安靜和冷寂。
第二句交代詩人的活動軌迹,“夜泊秦淮近酒家”,由于旅途上有些耽擱,深夜客船隻能停泊在秦淮河畔的酒家旁。詩句尋常内有前後關系,且承上啟下,因為來得晚所以隻能停靠在“酒家”附近,因為離得近,容易聽到“商女”的唱曲。
第三、四句觸動詩人心事,勾起了悲傷感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酒家的歌女不曉得什麼叫做亡國之恨,隔着這片江水仍然高聲唱着《玉樹後庭花》這首靡靡之音。
其實這關歌女什麼事呢?歌女唱什麼歌一般是由客人決定的,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些點歌的達官貴人、富商豪門啊!如今唐朝潛伏着嚴峻的社會危機,矛盾沖突一觸即發,社會的上層人士依舊沉迷聲色,沒有危機意識。
“隔江猶唱後庭花”既是現實,亦是聯想起陳後主的故事,隋軍陳師長江北岸蓄勢待發,亡國危機就在眼前,陳後主依然故我在宮殿裡歌舞升平。
多麼辛辣的諷刺!
杜牧借着陳後主亡國之典,矛頭直指晚唐官僚階層醉生夢死、不顧國家安危的現狀,滿含深切地悲痛憤慨,充滿了“怒其不争”的意味。
如杜牧這般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
我是@晴空莽莽,閑來讀詩,偶有所感,感謝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