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1-12 22:07:12

這年頭,年輕人不願進廠打工,更别提去工地搬磚。

制造業招工難,建築業招工簡直是難上加難。往工地上一站,放眼看去的建築工人大多都已四五十歲,直觀诠釋了何為“老齡化社會”。

在順德一處建築工地上,整體氛圍卻大不相同。那裡新進了一批 “小年輕”,穿着一襲粉紅來回穿梭,熱火朝天地幹着混凝土澆築、地面整平、外牆噴塗等一系列建築工作。

這些“小年輕”幾乎把工地裡最髒最累的活都攬了下來,還能連續24小時不休息,在太陽底下幹活也不喊苦。它們不是普通人,而是博智林生産的建築機器人。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1

兄弟姐妹,一起來搬磚吧。

苦活累活,

就交給機器人吧

建築工地上,越來越難見到年輕的面孔。

我國一線建築工人主要以農民工為主。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農民工平均年齡41.7歲,比上年提高0.3歲;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27.3%,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一個個新的建築項目開工,年輕工人卻越發難招。南通大學副教授陳敏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到2025年,45歲以上建築工人占比預計将接近一半,工地上“老齡化”“用工荒”現象将日益凸顯。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2

年輕人不願“困”在混凝土裡工作。/視覺中國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袁峰認為,如果再靠原來的工人手藝,已不能讓建築業真正産生附加值。

袁峰說:“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建築安裝造價也會逐年提升,這讓機器替代人的工作将成為更優解。”

機器人可以給普通人家掃地,為何不能到工地抹水泥?機械臂早已成為汽車廠流水線的主力,是時候把機器人引入建築行業了。

作為碧桂園集團全資子公司,博智林機器人聚焦建築機器人的研發、生産與應用。

混凝土澆築是工地上最髒最累的工序之一。為保證施工進度,以往經常需要工人通宵連續作業12小時以上,強度高且熬人。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3

澆築混凝土需要多名工人協作完成。/視覺中國

如果使用博智林智能随動式布料機,隻需要1名布料員的操控,即可完成全部的混凝土布料作業。

與傳統布料相比,可減少2名操作工人,勞動強度也大大降低。必要情況下,智能随動式布料機還可以在基站的引導下自動作業。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4

博智林智能随動式布料機與工人協作中。

除了勞動強度外,工地的環境因素也不容忽視。粉塵、噪音、高溫、高空等因素,都可能會對工人身體健康和安全構成一定威脅。

噴塗是建築中十分常見的工序。幾乎所有看着亮堂光滑的室内牆面,都離不開噴塗作業的修飾。工人将乳膠漆噴在公寓的牆面和天花闆,油漆粉塵一下子就充滿整個空間。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5

機器人在地下車庫進行噴塗。

這些粉塵不僅會沾得工人滿身滿臉白花花,而且會被吸入人體内,容易誘發職業病。使用噴塗類的裝修機器人能從根本上避免油漆粉塵對人體的傷害,将工人從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解脫出來。

高層樓宇外牆作業,考驗的不僅是工人的技術,更是膽量。偶爾一陣風吹過,人在吊籃裡來回晃蕩,碰到大風天還得停止作業。

現在這些高空工位,都可以讓給機器人,工人站在安全位置操控即可。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6

機器人替人類完成高空作業。

我的“鐵工友”是時間管理大師

更重要的是,機器人不僅可以補充人不願從事的工作,還可能超越人的工作。

牆磚鋪貼機器人是博智林今年正式上市的一款建築機器人。它有兩個機械臂,一個手臂往牆上貼瓷磚,另一個手臂同時給下一塊瓷磚塗膠。

由于機器人不用像人類那樣先塗膠再貼磚,它的綜合效率是傳統施工效率的兩倍,平均每小時能貼4.14平方米的牆磚。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7

牆磚鋪貼機器人自動作業。

研發工程師介紹:“機械臂的每一個運動路徑,我們都發揮到極緻。貼磚機械臂還一邊運動,一邊對齊,保證十分之一秒都不浪費。”

在建築行業裡,施工效率高是遠遠不夠的,還得質量高。

房子新裝修一段時間,衛生間或者廚房的牆面就開始掉瓷磚,而且還在顯眼的位置。空鼓是牆磚剝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工鋪貼牆磚通常憑手感和經驗來塗膠,瓷磚和牆面接觸不夠充分,夾着大大小小的空洞,也就是行業内稱的“空鼓”。若空鼓多的話,容易造成牆磚脫落、起拱、破裂等現象。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8

牆磚剝落的位置,遠看像創可貼。/視覺中國-人民視覺

教一個新手抹水泥,隻要一個老師傅就夠了。教一個機器人貼牆磚,則需要七八位研究生老師。

為了避免牆磚空鼓的問題,博智林工程師團隊曾在實驗室裡測試不同厚度的粘膠,以尋找最牢固的粘貼方式。

到了工地收集需求,工程師們發現實際施工的牆面與實驗室的牆面不一樣,上面分布着微小的起伏坑窪,很難用一種膠面打遍天下水泥牆。

他們不得不推翻原本的思路,重新測試最優的塗膠方案。他們把一塊瓷磚的背面,分割成多個小格。機械臂在每個小格塗膠的厚度,對應牆面的凹凸起伏。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9

機械臂塗膠,每一份都量身定做。

從肉眼看來,機械臂塗的粘膠厚薄相近。實際上,每一份塗膠都是為牆面量身訂做的,保證牆面和牆磚之間完美粘合,從而有效降低空鼓。

這款牆磚鋪貼機器人已在汕頭、茂名、佛山和順德等項目完成施工,累計作業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施工質量均達到驗收标準。

截至2022年8月,博智林已有31款建築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适用于砌磚抹灰、室内裝修裝飾、外牆高空噴塗、地庫裝修等。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10

博智林機器人分類。

在世界工業機器人界中,以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最為著名,别稱機器人“四大家族”,機身上各有标志性的色彩。

博智林機器人選定了紫荊粉作為自家産品的主色調,期望在注重安全的工地中起到警醒作用,也為灰撲撲的工地注入智能新活力。

數字工匠,1 1>2

機器人能007工作,效率又高,會不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将來普通人不會連搬磚的機會都沒有吧?

針對這些疑問,博智林機器人研發人員分享了大工老陳的例子。老陳當年跟師傅學了一年多的時間,才逐漸掌握泥瓦技術的要領。而他學習并熟練操作牆磚鋪貼機器人,僅一周不到。

跳過又苦又累的部分,普通人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即可當上機器人操作員。機器人的應用反倒給建築行業創造了新飯碗。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11

工人操作機器人進行膩子打磨。

當機器人處理大面積、重複的施工任務,資深建築工人能把時間和精力騰出來,專注于精細且獨特的工序。“建築工人既能成為機器人操作員,又能繼續發揮專業技能,将來一個人說不定還能掙兩份錢。” 研發人員總結道。

國家多次發布文件,鼓勵建築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早在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印發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于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多次提到推進建築機器人應用。

今年年初發布的《“十四五”建築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形成一批建築機器人标志性産品,積極推進建築機器人在生産、施工、維護等環節的典型應用,輔助和替代“危、繁、髒、重”施工作業。

2021年初,碧桂園在順德開發的鳳桐花園項目,入選了住建部公開展示的全國首批7個智能建造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是博智林機器人首個商業應用項目,也是目前國内真正引入建築機器人且批量應用于工程建造過程的試點項目之一。

借助BIM數字化、建築機器人、新型建築工業化等高技術創新,博智林機器人實現了多機協同施工。除了手動操控外,博智林部分機器人還配備了 “自動轉場”能力。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12

牆磚鋪貼機器人自己轉彎,進入下一個需鋪貼的房間。

牆磚鋪貼機器人把一個洗手間的牆磚貼好後,會自動識别并移動到下一個需要鋪貼的房間。轉場的路途上,機械臂還能見縫插針地抹膠。

博智林研究人員認為,未來建築機器人将會越發智能化,實現多工序機器人全自動交替聯動。目前受限于建築誤差、作業習慣等因素,這一願景的實現仍需建築業和機器人行業共同努力。

對于建築和計算機輔助的研究中,蘇黎世理工副教授法比奧·格拉馬齊奧(Fabio Gramazio)提出了“數字工匠”的概念。格拉馬齊奧認為,熟練人類操作員和機器人之間高效協同,将推動數字化生産的實現與成熟。

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我在工地搬磚同事是機器人)13

位于順德的博智林機器人總部。

機器人輔助或代替工人,完成繁重、危險的體力勞動,這可算是智能工地1.0時代。建築機器人應用的增加,可能催生建築設計和施工的新流程和标準,将徹底改變整個建築行業。

長遠來看,建築機器人的應用不僅能緩解當前“用工荒”的難題,而且也将持續推動 “中國建造”走向“中國智造”。正如碧桂園集團與博智林機器人所期待的,“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

(除署名外,文中圖片和動圖由博智林提供)

參考資料:

[1] 月薪過萬,建築業為何難覓90後?丨工人日報

[2] 2021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丨國家統計局

[3] 建築機器人:當今應用方式,未來發展前景丨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環境

[4] 數字賦能建築未來:人與機器的全新融合丨建築時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