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球上最為發達的國家,美國各項經濟數據都位列全球前茅,同時還掌控着第一貿易結算貨币的發行權。因此,極少人會将“美國”和“貧困人口”這兩個詞聯系在一起。
但,兩個詞不搭配不等于不存在,再發達再富裕的地方都會有窮人,何況像美國還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國,有3.33億的人口數量。
那麼美國到底還有多少貧困人口呢?
9月13号的時候,該國人口普查局(USCB)給出了答案:2021年美國貧困率為11.6%,比2020年的11.4%上升了0.2個百分點。但若要對比曆史最低點的2019年(10.5%),貧困率足足增加了1.1個百分點,兩年增幅約為10%。USCB将這一惡化主因歸于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并且表示要回到2019年的水平,要到本世紀20年代末。
很明顯,這個預測是基于這兩年美國經濟處于調整修複狀态會複蘇乏力而做出的結論。因為在2017年的時候,USCB公布的美國貧困率是12.3%,相比2019年多出1.8個百分點。若繼續以這種速度預測,不用兩年美國就可以再創曆史新低了。
2021年美國的人口總數是3.32億,11.6%的貧困率便是3851萬人。也就是說,美國還有将近4000萬人屬于貧困人口。
這個數字尚未包括無家可歸者、軍人以及被監禁的人。根據白宮統計數據估計,美國有超過 60萬無家可歸者,140萬的軍人和170萬的囚犯。
當然,美國的貧困人口數量是基于他們自己的統計标準得出的,和我們所理解的貧困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
實際上,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關于貧困人口的标準線,世界上的一些類似于世界銀行或者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機構還有一套屬于全人類公用的标準線。
世界銀行關于貧困人口的标準為:2014年5月份之前,平均每日消費不足1.25美元的人口定義為貧困人口;2014年5月到2022年5月,世行将貧困人口每日的消費金額提升到了1.9美元;2022年5月,世行再次将這一數字提升到了2.15美元(約合15.4元人民币)。
筆者之前在一篇聊貧困線的文章中,提到2.15美元每天的消費金額,很多讀者朋友紛紛表示他們依舊屬于貧困人口。所以這裡就多嘴提醒兩句,這個數字是一個人平均每天的金額,也就是說,一年的消費總支出隻有5621元人民币。我相信哪怕是在山區,也很少有人一年的總消費支出少于這個數吧?
回到本文,在美國的貧困人口統計中,使用的并不是世行的标準。因為作為經濟霸主,按照全人類的标準,多少顯得有些“掉價”。
那麼,美國的标準是怎樣的呢?
2019年,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發布了最新一次的貧困線标準:單身人數年收入低于12490美元;兩口之家年總收入低于16910 美元;三口之家年總收入低于21330 美元,四口之家年總收入低于25750 美元……八口之家年總收入低于43430美元。
這個标準相比其2009年發布的标準提升了不少,在舊标準中,兩口之家年總收入低于14570美元便屬于貧困人口。
以正常的三口之家來說,年總收入折合少于15.25萬人民币的便是貧困人口,這個數字足足是世行定義的貧困人口消費支出金額的9倍。
而且,在我們的想象中,年收入15萬的三口之家,怎麼可能算得上貧困家庭呢?妥妥的小康之家啊!
不過,既然是美國的貧困人口,那肯定就要和美國的情況相比。
看兩組相關聯的數據:
2021年美國經通脹調整的家庭收入(三口計)中位數為70800美元,是貧困線的3.32倍;
2021年美國一居室公寓的月租金中位數為1334.43美元,年租金便是16013美元,和兩口之家的貧困線年收入差不多。
因此,在貧困線以内的人口不論是收入水平還是物價比例來看,着實都屬于窮人。
那麼,美國的貧困人口具體都是怎麼分布的呢?
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的數據顯示:在單身女性或者隻有母親的單親家庭中,有31%屬于貧困家庭;在支柱勞動力失業的家庭中,有33%在貧困線以内;在沒有完成獲得高中以上學曆的年輕人群體中,有大約31%處于貧困狀态(其中黑人為占43%);27.6%的少數民族群體收入在貧困線以内。
從地區來看,貧困率高的州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南部。美國貧困率最高的州是密西西比州,其近21%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下,另外像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西弗吉尼亞州、肯塔基州、阿肯色州、阿拉巴馬州和喬治亞州的貧困率都高于該國平均貧困率的10%以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該國約有1950萬人生活在極度貧困中(極度貧困線的标準是年收入為相應人口家庭貧困線的50%),約為貧困線以下人口的一半。另外,美國還是全世界貧困率最高的發達國家。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