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關注@倩倩侃曆史,獲取更多的曆史和奇聞。
這個天下有個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國時期蜀漢集團領導人劉備駕鶴西去以後,諸葛亮連續六次出祁山,但全部都以失敗結尾。
有句俗話說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更何況像諸葛亮這樣的曠世奇才,卻在五次出祁山失敗後,還沒有成功,到底為什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三國時期的傳奇人物——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司馬徽的弟子,和龐統并稱為“卧龍鳳雛”,并且世間流傳一句話,得到其一就可以得到天下。之後劉備三顧茅廬,将諸葛亮請出山後,他的名氣便迅速在各地傳開。
諸葛亮按照自己的《隆中對》中的計劃,穩紮穩打,最終将天下變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能做到這一點,諸葛亮的智謀是不用質疑的,但是他在出祁山時卻失敗了六次,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是為什麼失敗吧。
一出祁山敗因:用人不當
諸葛亮帶領蜀漢第一次北伐,可以說是六次中最有可能打敗魏國的一次。首先便是蜀漢大将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但是諸葛亮因為不信任魏延所以并沒有采納。如果當時采納了這個建議,或許三國會在十年内就結束。
諸葛亮選擇用趙雲、鄧芝作為疑兵,在旁邊佯攻,自己率領大軍攻打魏國,最重要的街亭留給了馬谡去防守,隻要街亭守住了,蜀國的北伐肯定就會成功。
但是馬谡這個人并沒有什麼作戰經驗,自認為熟讀各種兵法,剛愎自用,在街亭被張遼包圍時,馬谡臨陣退縮,街亭失守了。因為街亭的失利,糧草供給也不足,趙雲這邊也因為兵力不足被曹真擊敗,第一次北伐就這樣被迫退兵宣告失敗了。
二出祁山敗因:糧草不足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其實在時機上的選擇非常好,當時正是曹魏和東吳爆發戰争的時候,諸葛亮趁虛而入,起兵攻打陳倉。經曆了首次北伐的曹魏早就對諸葛亮有了防備,陳倉不僅固若金湯,而且有郝昭鎮守。
郝昭在諸葛亮連續的攻勢下堅守了二十多天,後來曹真等人趕來支援,蜀漢的糧食不足,隻能退兵。
三出祁山:這次諸葛亮進攻武都、陰平,大敗魏軍,占領了這兩個地方。這也是諸葛亮北伐為數不多的勝利。
四出祁山:這次雖然是曹魏進行的反擊,并不屬于諸葛亮主動發起的北伐,但也被後人納入到六出祁山當中。
五出祁山敗因:小人作祟
這是諸葛亮主動發起的第四次北伐,他趁曹魏部分地區半年沒有下雨的契機,包圍祁山,然後繼續往上攻打上邽,想要收割這裡的糧食,但是卻被司馬懿擋了下來,而蜀漢的糧草供給不足,後接到劉禅撤退的命令,不得不撤兵。
後來調查得知,是因為李嚴運糧不力,又向劉禅觐見讒言,最終導緻了第四次北伐失敗。
六出祁山敗因:壽元耗盡
這次北伐,諸葛亮在五丈原安營紮寨,和魏軍開戰,但是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已經積勞成疾,年事過高,最終在五丈原病逝。
徒弟姜維按照諸葛亮遺囑,穩重撤退,不能發喪,就這樣諸葛亮的北伐全部結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