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漫畫《“無憂創業”》 作者 高嶽
□ 案卷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莎莎
□ 通訊員 唐健 張沛平
“9塊9,無憂創業,發微信朋友圈就能賺錢,買房買車。”2017年11月,江蘇宜興的二胎寶媽李麗(化名)被電視上這則《我是微商》的面膜廣告深深打動了,花費6萬餘元購進面膜,一心想着做微商掙點奶粉錢。沒成想,面膜沒有宣傳的美容奇效,朋友圈售賣無人問津,6萬餘元就這樣打了水漂。
後經公安機關調查,李麗是遭遇了詐騙,而跟她一樣被騙的還有450餘名被害人,涉及28個省。2019年4月,宜興市檢察院以張某、曾某、陳某、黃某等11人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2020年12月28日,法院經審理,以上述等人犯詐騙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2年至1年9個月不等,并處罰金。
“總監”指點 創業“無憂”
“當時想着能在電視上播的廣告肯定不是騙人的,就掃二維碼加了‘招商總監’的微信。”李麗在“招商總監”的遊說下,花費490元購買5盒面膜後成為該産品的微商代理。
懷着代理半年就能開上豪車的夢想,李麗決定大幹一場。
作為一名微商新手,怎麼才能最快賺錢呢?在“招商總監”的指點下,李麗加上了公司執行董事“Mr.白”的微信,一對一教導她如何做微商。在“Mr.白”的指點下,李麗學會了如何打造朋友圈。
“2017年11月13日晚上,我們會将你的信息放到電視上進行‘引流’,客戶看到後會主動找你買面膜的。”果不其然,“Mr.白”這句話剛說完,在13日當天,就有一名微信名為“蓉蓉微整工作室”客戶添加了李麗的微信,要訂購100盒面膜。
李麗馬上微信轉賬9800元向“Mr.白”訂貨。沒想到驚喜接連而來,在該客戶的介紹下,其朋友又訂購了100盒,而該客戶又加購了400盒。接連接到大單的李麗欣喜若狂,先後向“Mr.白”支付6萬元訂購面膜600盒。
“大單”取消 退貨無門
令李麗沒想到的是,驚喜還沒有結束。就在李麗支付6萬元後,客戶又提出了加購需求,前後訂購的面膜總數達到1300盒。面對這樣一筆大單,銀行卡裡已經沒錢的李麗向客戶提出預付一部分貨款的請求,但被拒絕,該客戶堅持要貨到付款,且要求所有面膜一起發貨。
李麗左右為難,不得不求助于“Mr.白”。“這是一個大客戶,一定要留住,我向公司申請想想辦法。”很快,“Mr.白”稱隻要再付1588元,公司發1000盒給她。
此時,還做着發财夢的李麗湊錢支付了1588元,随即聯系“蓉蓉微整工作室”,表示先發1000盒面膜,後期再補發300盒。沒想到該客戶堅持要1100盒,不然就取消交易。随後不論李麗怎麼找她,她也不再搭理。
失去這筆大單,李麗煩悶無比,但更郁悶的是,再也沒有“引流”的新客戶來購買面膜。面對家裡堆積如山的面膜,李麗苦于沒有銷路,開始向親戚朋友推銷。然而,親戚朋友礙于情面購買一兩盒使用後覺得并沒有效果,且面膜價格較高,就再也無人問津。
“你是不是被騙了?”在親友的提醒下,李麗這才發現自己可能掉進“Mr.白”“蓉蓉微整工作室”設計的陷阱。于是,她急忙給“Mr.白”發微信,要求退貨退款,但久久不見回複,打電話也無人接聽。
無奈之下,李麗來到宜興市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偵查發現,李麗案牽扯出一起公司化運作的網絡電信詐騙案,受害人遠遠不止她一個,而是450餘人,遍及28個省。
雙簧唱罷 難逃法網
通過進一步偵查,公安機關鎖定詐騙團夥所在地,并抓獲張某等犯罪嫌疑人。2018年8月9日,宜興市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曾某、黃某等11人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經審查,自2015年5月起,張某先後注冊成立了武漢某信息咨詢、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等幾家有限公司。2017年5月起,這些公司以發展銷售“咪咪張”洗發水、恩視明眼貼、蜂毒酵素面膜微商代理等為幌子,實施網絡電信詐騙。據統計,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間,該詐騙團夥組織公司銷售人員采用詐騙手段,共詐騙李麗在内的450餘名被害人800餘萬元。
在運營過程中,犯罪團夥通過在幾家衛視投放廣告,以無憂創業、全額退款為誘餌,誘使受害人主動掃碼添加“招商導師”“招商總監”的團夥成員微信。之後再利用針對性的話術與受害人進行溝通,面對像李麗這樣的受害者,會抓住她們經濟不獨立、辛苦但得不到家人認同等心理特點,以微商緻富、獲得家人認同等體貼話語,引誘她們一步步落入陷阱。
承辦檢察官介紹,在受害者成為産品代理後,該團夥成員便會扮演“執行董事”和大買主的身份,以“唱雙簧”的方式讓受害人大量買進貨物,再以供貨不及時、供貨量不夠、價格不合适等理由拒絕購買,且公司也拒絕受害人退貨的要求,以達到騙取财物的目的。
檢察官提示,公衆對無憂創業、快速緻富的廣告宣傳要格外警惕,質次價高的産品絕不會因為微商模式而造就“烏鴉變鳳凰”的傳奇,卻很可能造成投資者巨大的财産損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