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的朋友在閨蜜群裡面發了一個小視頻,視頻裡的是他的小兒子正在舉着一個蘋果,朋友問他:“這是什麼啊?”小兒子立馬興沖沖地回答:“‘品國’。”雖然發音還不是特别标準,但是已經可以辨認出說的是什麼名詞了。看到這裡我便開始驚訝,因為樂樂現在才剛剛滿兩歲,但是語言能力看起來已經很強了。
還看到有我們的共同好友在她的朋友圈底下留言羨慕道:“不是都說男孩子說話說得晚嗎,為什麼你家孩子那麼早就會說話了?”朋友的孩子名字叫做樂樂,我的朋友說樂樂在五六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發出“爸爸”、“媽媽”了,在快到一歲的時候對生活中一些物品已經有認知意識了,還可以表達自己的不滿和肯定。現在的樂樂剛剛兩歲,能說的詞語已經很多了,而且還可以說簡短的句子,雖然發音并不是很标準,但是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還有這麼一個朋友,她也有一個小兒子名字叫做洛洛,到現在洛洛已經三歲六個月了,但是能說的僅是一些很簡單的單詞,而且平日裡面也不怎麼說話,洛洛的爺爺奶奶甚至懷疑洛洛是不是有自閉症。然而洛洛的媽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覺得隻是因為洛洛比較内心害羞,不願意表達而已,但其實心裡都知道。
1. 錯過了語言學習的最好時段,再次學習就會變得極為困難
史蒂文·平克爾曾經說過,語法運用這一種技能是一出生就擁有的,而且這種語言是自發存在的,在學齡前的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如果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好時期,那麼在後面進行語言的學習就會變得極為困難。
有這麼一個例子,有一位智商正常的女性出生在一個農村,在出生的時候就沒有聽力,但是醫生卻将她診斷為發育遲緩而不是聽力受損,這一來她的父母沒有讓她上聾啞人特殊學校,也沒有教她母語,在三十歲的時候她發現了自己陷入的困境,并且極力想要改變,于是她在配了助聽器之後開始加強語言的訓練,在掌握了超過兩千個詞彙之後她開始可以說一些簡單的句子,雖然這些句子的語序是錯誤的,也沒有語法可言,但起碼她可以表達了。
可以從這個例子看出,這位女性沒有掌握語言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的父母不重視對語言的教育。所以那些還覺得“男孩子說話比較晚”所以對自己孩子的說話能力不加以重視的父母,是不是要開始着急了。
2. 寶寶的大腦是最适合學習語言的大腦
根據對大腦的研究表明,男孩子的語言能力确實比女孩子弱,因為男孩的左腦和右腦的聯系比較弱。但是這并不代表男孩子說話就一定比女孩子晚,男孩子更要在适合的年齡開始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開始練習說話和表達,這樣大腦才可以得到更好的鍛煉。
一般二到三個月的寶寶開始牙牙學語,在五個月左右可以開始模仿聲音,學會使用拟聲詞,在七個月之後可以發出單音詞,在一歲左右可以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要求,在一歲半之後可以說出比較簡單的詞組,在兩歲以後則開始說句子了。如果将這些标準和自己的寶寶做對比,可以知道他們的語言能力到底有沒有得到正常的鍛煉和成長。
其實幼兒時期的大腦是非常适合學習語言的,這個時期的大腦可以很好地吸收外界的信息,而且在一種語言環境之下不停地學習和鍛煉可以讓記憶更加深刻。有研究表明嬰兒可以分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單音,而這些音素的組成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如果想要寶寶真正學會開始說話,就需要寶寶不斷地聆聽外界的聲音,并且自己模仿和學習。
02寶寶說話的早晚,家庭環境的因素也很重要1. 語言環境太發複雜不好、太簡單也不好
有一個鄰居和我抱怨過,現在她的孩子已經兩歲了卻還是不能說很多詞語。在說話的時候,她的丈夫走了進來,和她用方言進行對話,問了才知道在家裡兩夫妻也是一直用方言對話的。
如果家庭環境之中有不同的方言或者語言混雜,那麼就給寶寶提供了一個比較複雜的語言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孩子學習語言則會變得比較慢,因為家裡人對同一樣事物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随意讓寶寶沒有得到記憶的鞏固,也很難理解,到最後來自外界的語言刺激不夠大,寶寶說話的能力也就沒有很好地被激發。
還有一些家庭則是相反的,家裡面沒有多少人說話,語言的溝通非常地少。如果連語言環境都不複存在,那麼寶寶又怎麼能學會說話呢?寶寶的學習就是通過聆聽别人的聲音加上自己的模仿,如果連模仿的對象和傾聽的對象都沒有,那麼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也會比别人更晚。
2. 如果想要正确地引導孩子說話要怎麼做呢
在和孩子對話或者互動的時候就要積極地讓他們自己開口說話。舉一個例子,當孩子想要吃東西了,不要太主動,直接就把東西拿過來了,這樣孩子就沒有了說話的機會,而是應該問孩子:“你想要什麼,你自己說。”這樣一步步引導孩子自己表達自己的意願,孩子的語言能力便能得到鍛煉。在平常也應該積極地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是開心還是難過,是同意還是拒絕。在寶寶說不出一個詞的時候,就要帶着他說幾遍,加強記憶力。
在孩子們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孩子可能學習得快,也有些孩子學習得比較慢,家長要對孩子有耐心和信心,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做孩子在這個成長階段的老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