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日報網
□朱廣志
夏日,悠悠地靜坐在蓮花池邊,聞着浮動的暗香,神情自然便蕩漾出幾分惬意和舒适。蓮花盛開,紅白争豔,清香四溢,有柳蔭藏荷、有紫燕嬉蓮、有碧葉紅霞、有芙蓉映月、有閃爍于枝葉間、有獨秀于池中一隅。和風吹過,池水泛起了一圈圈漣漪,微波一圈又一圈地擴散開來,蓮花也顧盼生姿,輕輕點着頭、招着手、扭動着腰肢。這時,不由想起北宋濂溪先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詠蓮名句,也讓我聯想到與蓮字諧音的廉字。
蓮,又稱之為荷,生于污泥之中,而開潔淨之花,象征着高潔、聖潔、清廉。蓮與廉,不僅同音而且同義。著名詩人高占祥的詠蓮詩道出了蓮與廉共同的深刻内涵:“一品青蓮若為官,光風霁月伴清廉。世人都學蓮花品,官自公允民自安”。
北宋濂溪先生在《愛蓮說》中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蓮”與“廉”兩個看似不相幹的事聯系在一起,取其諧音,以“蓮”喻“廉”,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廉而不妖”、“中通外直,不枝不蔓”、“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來诠釋“廉潔”二字,形象貼切,寓意深刻,成功将“蓮花”塑造成廉潔第一“品牌”,以緻“蓮花”成了“廉潔”的化身。他以蓮喻“廉”,以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度概括為官之德與為人之德,使廉潔文化從此以一種獨立的文化形式得到發揚光大,并且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為官從政者。
心似蓮花開,清風自然來。蓮之美,在于潔;廉之美,在于正。“蓮”,寄托清官廉吏的情懷,以蓮為美、以蓮為品、以蓮至上,以廉做人、以廉從政、以廉執政。“廉”,自古以來就是老百姓的心中期盼,是為官者的精神追求。“蓮”與“廉”不僅發音相同,而且内涵緊密相連,它們都有着淨、潔、直、清等義,都是美的化身、美的品質,形雖各異質卻一樣,字雖不同意卻一緻。人們詠蓮、頌蓮,大多源于“蓮”有“廉”的寓意,實則是歌“廉”、贊“廉”。
蓮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為它的根莖蓮藕,具有一種解毒排污的“自淨”能力。這種“自淨”能力不僅能神奇般過濾掉污泥濁水中的有害成分,而且能有效地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使蓮葉綠花豔,亭亭玉立,如仙子淩波,為世人讴歌。千百年來,蓮花一直深受人們喜愛,除了對蓮花那君子之風、清淨之骨及美若天仙的自然之美的追求與向往外,更蘊含了人們對世情、世風清廉、明淨的渴望與祈盼。
賞蓮者,乃愛蓮之人;尚廉者,必崇廉之士。人之賞蓮如賞月,可得心之甯靜、情之高潔。人之尚廉即尚德,應思初之無污、終之貞節。“藕斷”雖難免,尚且“絲連”,為官長思廉,豈可“偶斷”。當我們把蓮與廉相連的時候,思想仿佛進入一個寬廣而深邃的精神空間,這正是賞蓮思廉的魅力所在。蓮守蓮心,香遠益清;廉守廉心,明德惟馨。蓮,花之君子者也;廉,為官之根本也。希望我們的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别是黨員領導幹部,要蓮收眼中,廉刻心中,以濂溪先生倡導的蓮花“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的“五不”思想為立身原則,一生如蓮,一世為廉,上不愧于黨,下不愧于民,用廉潔去成就美好的社會,書寫我們美好的新時代。
愛蓮與愛廉乃真君子,細細品來,這才是真正的幸福源泉。
本文來自【河南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