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博士最新消息?作者:朱昌俊花費近2000萬元,引進23名菲律賓亞當森大學哲學(教育學)專業博士生,分别就職于理科、工科等不同方向的二級學院日前,湖南省邵陽學院發布于該校官網的一份引進人才待遇公示,引發輿論争議,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菲律賓博士最新消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作者:朱昌俊
花費近2000萬元,引進23名菲律賓亞當森大學哲學(教育學)專業博士生,分别就職于理科、工科等不同方向的二級學院。日前,湖南省邵陽學院發布于該校官網的一份引進人才待遇公示,引發輿論争議。
在城市和學校都不具備太強吸引力的情況下,高校為了提高師資水平,對本校教師進行培養,本是無可厚非的。但這則消息一出,輿論卻炸鍋了。其主要槽點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首先,如此批量、“速成”培養博士,含金量到底如何?這批博士的就讀時間均是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相比國内高校主流的博士“四年學制”已經大為“縮水”。并且,來自不同學院的教師讀的都是哲學“教育學”方向,其培養的針對性也讓外界不得不打上一個問号。更進一步,菲律賓亞當森大學本身也是一所籍籍無名的大學,甚至還出現在教育部留學中心的審查名單中。這樣的情況下,亞當森大學又到底是如何被選中的?至少給外界的觀感就是,涉事學校是為了追求讓學校多幾個擁有博士“帽子”的教師,而完全忽視了該有的“質量”把關。
其次,高校助力本校教師提升學曆,這個是很正常的,但這起事件值得推敲的地方還在于,邵陽學院是把這些讀博的本校教師又作為人才引進并給予了相應的獎勵。據說,每位博士的引進花費共計84.4萬元。對此,有網友就質疑有“騙補”之嫌。那麼,這樣的操作是否真的合規?
目前,邵陽學院方面回應稱,學校已經關注到網上對此事的争議,後續學校人事處會統一進行回複。不過,此事在網上引發輿論聚焦的另一個原因在于,類似的現象可能并非隻存在于邵陽學院,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事實上,邵陽學院多名二級學院院長就坦言,由于難以引進國内的博士人才,學校不得不采取“權宜之計”,内部選拔一批擁有碩士學曆的教師前往國外讀取博士,“提高教師隊伍中博士學曆的比例,對以後升級為大學、申請碩士點都有幫助。”也就是說,學校之所以這麼做,應該主要是為日後升級為大學,或是申請碩士點鋪路。而選擇海外高校培養博士,則又多了一層“國際化”色彩。顯然,這背後的動機,恐怕不隻有邵陽學院有。
不管是升級為大學,還是申報碩士、博士點,教育部門對高校教師博士比例有要求,這本來是正常的考核,但像邵陽學院這樣的操作,卻提醒社會應該看到這套考核要求可能帶來的異化。要知道,這種有“速成博士”之嫌的博士引進計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提升一個學校的學科基礎和教師素養,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通過這種方式就能輕松實現大學的“升級”,未免與考核初衷相違背。
因此,相比關注一所高校在引進博士上的奇葩操作,此事背後一個更值得探讨的問題或是,像邵陽學院這種缺乏足夠優勢的地方大學,本身面臨着人才引進難的問題。對這類學校的考核評估,是否應該有不同的标準?如果也是一味追求博士比例,最終很可能讓一些高校“不擇手段”來完成指标。這不僅是“鑽空子”,也是一種“弄虛作假”。如果相關制度不予以優化,類似的“鑽空子”“走捷徑”的現象,或很難從根本上被終結。
所以,借此機會,教育部門和各高校不妨排查一下,像邵陽學院這樣“花近2000萬元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的做法是否僅僅隻是個案?又拿什麼來避免這種情況?(朱昌俊)
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