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孫貴生古琴非物質文化遺産

孫貴生古琴非物質文化遺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6 11:25:56

中新網昆明9月7日電 (陳靜 成潔煥)中秋将近,雲南著名古琴傳承人賀紅剛正在彩排2022“花好月圓”中秋文化交流活動上的演出曲目《梅花三弄》。“古琴是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希望通過奏響這一古老樂器,與海内外同胞、國際友人共慶中秋節、天涯若比鄰。”賀紅剛表示。

9月10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當天,由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雲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主辦的2022年“花好月圓”中秋文化交流活動,将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德宏州和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兩國三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學習、傳承古琴文化二十餘年的賀紅剛受邀在此次活動中演奏古琴。

賀紅剛介紹,作為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拔樂器之一,古琴已流傳三千多年。傳統的古琴制作采用絲弦,彈奏出的音樂細膩、微妙、繞梁不絕,令人思緒無限,體現了中國道教文化中“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哲學理念。

“随着中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年輕一代人衣食足而知榮辱,開始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回自信,學習古琴的人也越來越多。”賀紅剛介紹,他的學生年紀從七八歲到七八十歲不等,年輕人居多,“很多人初學時懵懵懂懂,稍加引導,就會越來越有興趣。”

在賀紅剛看來,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各類優秀傳統藝術,連不起眼的“小角落”都照顧到了,民間藝術家們感受到了這種關懷,都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

孫貴生古琴非物質文化遺産(古琴傳承人賀紅剛)1

圖為賀紅剛彈奏古琴 袁鴻凱 攝圖為賀紅剛彈奏古琴 袁鴻凱 攝

“往前十年,你如果問一個中國人古琴是什麼,他很可能答不出來。”賀紅剛以自己為例,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他一度把古筝誤認為古琴,想學習卻無處學習。等二十四五歲接觸到真正的古琴時,便如饑似渴、沉醉其中。

如今,在中國大中小城市,都能找到古琴愛好者、古琴交流協會的身影。在中秋文化交流活動這樣重要的活動中,也少不了古琴演奏的環節。

“中華民族傳統樂器中蘊含了精妙的文化底蘊,最能喚起海内外同胞的思鄉之情、血濃于水的親情。”賀紅剛說,此次他要演奏的《梅花三弄》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曲調鮮明優美,引人入勝;當中的“梅花”意象芬芳高潔、雅俗共賞,“希望通過這首曲子展現出梅花的清高淡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賀紅剛以此句表達對海内外同胞、國際友人的中秋祝願。他認為,琴、棋、書、畫等傳統樂器都能體現中華文化的精髓,希望通過此次中秋節的表演,以古琴為媒為全球觀衆打開一扇門,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愛上中華傳統文化。(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