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油菜大棚種植全過程

油菜大棚種植全過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1:52:32

壽光地區拱棚菜用油菜高産優質栽培技術

_王來芳等

油菜品種繁多,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十字花科芸薹屬植物,其莖葉顔色為深綠,屬十字花科白菜變種,花為黃色,角果較長。 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種)類型為: 白菜型油菜( Brassicacampestris L. ), 芥 菜 型 油 菜( Brassica juncea L. ), 甘藍型油菜( Brassica napus L. )。油菜苗期可作菜用或作飼料, 20 世紀 70年代,在 2 玉米行間種油菜作為有機肥, 花期可以作為風景欣賞, 花後成熟的種子可用來榨油。 壽光種植的菜用油菜多是北方小油菜(白菜型油菜),抗寒、耐旱、耐薄,其植株矮小無分枝,莖稈細,葉片薄而光滑,苗期生長快,生長期 35~40 d ,株高 20~30 cm 就可收獲。 油菜是喜冷涼植物,抗寒力比較強,适合氣溫8~18℃ ,生長溫度 10~25℃ ,低于10℃ 生長緩慢或者不長, 高于25℃ 異常生長且易感病。 壽光菜農利用拱棚多茬次種植菜用油菜收入頗豐。

1 選擇品種

選用北方小油菜,其莖稈細長深綠,葉片薄而光滑、橢圓形、深綠色,抗寒力較強,耐旱性強、耐薄,抗病能力較強,且生長迅速,播種後 35~40 d 就可收獲。 一般 667 m 2 産量 4 000~5 000 kg 。因其莖稈細、葉薄,炒着吃、作火鍋易入味,人們多喜食這種油菜。 菜農種植菜用油菜時一般自繁種子。

2 作畦播種

選地勢平坦、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疏松的砂壤土或黏壤土,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清理雜草殘枝殘葉,每 667 m 2 施優質有機肥1 000 kg ,深翻 20~25 cm ,打碎土塊,耙平,使土壤上松下實無坷垃, 然後作成寬 2.5 m 的平畦,中間留寬 30 cm 的畦埂,方便農事操作和澆水,畦面長度根據拱棚長而定。 一般采用直播,以采收幼苗供食用。 播種前曬種,以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保證一播全苗。 第 1 茬于 10 月下旬撒播,因油菜種子粒小,播種量不容易掌握,建議将半幹細土與油菜種子拌勻, 撒在土壤表面,每 667 m 2 用油菜種 0.5~0.6 kg 。播後用耙子淺耧稍壓,然後澆蒙頭水, 此茬在農曆年前一次性收獲。 2 月至 5 月下旬播種的,也采用撒播, 每 667 m 2 用種量 0.5~0.6 kg 。 春季第 1 茬于 2 月 24 日左右播種,清明( 4 月 4 日左右)前後收獲。 第 2 茬 3 月 10 日左右播種, 40 d 後收獲。 第 3 茬 3月 30 日播種, 35 d 後收獲。春季種植時茬口相差 20 d , 利于銷售,提高經濟效益。 春季種植時,将冬茬油菜收獲後的雜草殘葉清除後,整理地塊、播種和澆水(方法同第 1 茬)。 春季種植 3茬。 油菜是耐寒不耐熱作物,夏季種植油菜難于管理,拱棚中種植 1 茬耐高溫作物,一般是瓜果類耐熱蔬菜,通過換茬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另外,瓜果類蔬菜需肥量較大,油菜比較耐瘠薄,利用其後效, 種植油菜時一般不用追肥。

油菜大棚種植全過程(壽光地區拱棚菜用油菜高産優質栽培技術)1

分期收獲

3 田間管理

播後一般 5~6 d 出苗,當幼苗長出第 1 片真葉時間苗,苗間距 4~5 cm ,間苗時薅除雜草。 第1 茬處在冬前氣溫低的時期,植株生長緩慢,間苗後在畦面搭建1.2~1.4 m 高的小拱棚 (大拱棚中套小拱棚), 以提高地溫利幼苗生長。 第 1 茬與春季第 1 茬油菜生長期間最低氣溫都在 0℃以下,需要搭建棚中棚,而且冬茬還需要在小拱棚上覆 2 層薄膜,保證溫度,以利于冬季油菜正常生長。 由于油菜比較耐旱,而且生長期較短,種植時澆 1 次水,收獲前 10 d 再澆 1 次水,就可以收獲。 春茬生長時期,拱棚内溫度達 20℃ 時,敞開拱棚頂風口,晚上關閉風口。 有的菜農為了提高産量, 種植時加大播種量, 則植株 15~20 cm 時即可分期收獲。 采收前期幼苗細小時,可間拔, 采後及時追 1 次肥水,每 667 m 2 沖施氮肥 10 kg ,以促小苗快速生長。 分期收獲産量超過一次性收獲産量。

4 種子繁殖

選向陽通風地勢平坦、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疏松的砂壤土或黏壤土,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清理雜草殘枝殘葉, 每 667 m 2基施優質複合肥 40 kg 、硼肥 1 kg ,深翻土地 20~25 cm ,打碎土塊,耙平後,作成寬 1 m 的平畦。 在拱棚内,冬茬油菜收獲時留下長勢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植株,為防止冬天發生凍害, 再蓋棚中棚。到次年 2 月底 3 月初将預留的植株從拱棚移出, 保護好根系,定植在棚外整好的畦面中間,株距 50 cm , 澆足水。 畦面搭 60~70 cm 高的小拱棚, 防凍害冷害。 春天遇高溫天氣,敞開拱棚通風降溫,直到清明前最低氣溫7~8℃ 時, 繁種植株就不用蓋拱棚了。 要适時澆水,适時防治病蟲害。 繁種苗病害有霜黴病、灰黴病、菌核病等,蟲害有蚜蟲、斑潛蠅、黏蟲等。 防病治蟲時,可噴0.3% 磷酸二氫鉀、 0.1% 硼砂溶液。 繁殖油菜種子必須要用冬前的健壯苗,一是要留根系發達且營養豐富的植株,植株不健壯會影響種子産量。 二是春茬苗根系不發達,而且花期趕不上 4 月蜜蜂授粉,油菜開花結角必須由蜜蜂傳粉, 蜜蜂傳粉花粉利用率高,種子産量和質量也高。 開花期防治蚜蟲要避開對蜜蜂有害的藥劑。 6 月中旬油菜成熟後及時收獲,收獲過晚,角果果殼易炸裂,種子散落,造成損失。 每株能收獲 0.3 kg 左右油菜種子。

5 防治病蟲害

油菜的抗病性較強,苗期病害主要有霜黴病、灰黴病、菌核病、軟腐病、黑腐病等。 油菜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潛蠅、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等。 防治霜黴病,可于發病初期噴 50% 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 2 000 倍液、 68% 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 600 倍液、 10% 氰霜唑懸浮劑 2 500 倍液或 72% 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 防治油菜灰黴病、菌核病,可于發病初期噴施 50% 異菌脲懸浮劑 1 500 倍液、 45% 異菌·氟啶胺懸浮劑 2 000 倍液、42.4% 唑醚·氟酰胺懸浮劑 2 000倍液或 40% 嘧黴胺懸浮劑 1 200倍液。 防治油菜軟腐病、黑腐病,主要選用 3% 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 2.0% 春雷黴素水劑 500 倍液、 50% 二氯異氰脲酸鈉顆粒劑 1 200 倍液、 77% 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 40%噻唑鋅懸浮劑 1 000 倍液、 20%噻菌銅懸浮劑 500 倍液、 50% 喹啉銅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或30% DT 懸浮劑 500 倍液等。防治油菜害蟲,在放風口安置防蟲網的基礎上,蚜蟲、斑潛蠅,可用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 000 倍液、 40% 啶蟲脒可濕性粉劑 10 000倍液、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 倍液、 25% 噻蟲嗪水分散粒劑 10 000 倍液、 22.4% 螺蟲乙酯懸浮劑 5 000 倍液或 95% 礦物油乳油 200 倍液防治; 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主要選用0.5% 苦參堿水 劑 1 000 倍液 、5.7% 甲維鹽水分散粒劑 4 000倍液或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 倍液等防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