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極拳推手中幾個重要技法

太極拳推手中幾個重要技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8:14:20

太極拳走架與推手的關系辯證而統一,走架是知己功夫,在與無形的人推手;推手是知人功夫,考驗走架的水平。正如郝少如先生(1908~1983年)所言:“走架的目的在于運用,所以平日行工走架時,就要當作與人打手(即推手)。而打手又離不開走架的基本原則,因此在打手時要當作仍在走架。所謂無人則當若有人,有人則當若無人;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兩者理惟一貫。”所以本文僅以走架為例,分析“身法”之于太極拳的重要性。

明代李呈芬的《射經》中寫道:“身法之善,莫若蹲腰坐胯最為便宜。腰蹲則身不動,坐胯而臀不顯。肩肘腰腿力萃于一處,易起易伏。”足法“丁字不成,八字不就”。

太極拳理論奠基人武禹襄先生(1812~1880年)出身書香門第,武弁之家,曆代不乏功名入仕者。其祖父名大勇,字德剛,“少業儒,體羸廢讀,改習騎射。弱冠,入郡庠。”(見《永年縣志》)由此可知,武禹襄不僅熟讀經史,也必然熟悉弓馬騎射,深谙射箭理法。觀其所傳拳理、拳法、拳勢乃至勢名,有許多與射箭有關。他借鑒《射經》中“手法”“眼法”“身法”“足法”等特征,制定出練習太極拳必須遵循的“身法十要”,即“涵胸、拔背、裹裆,護肫、提頂、吊裆、松肩、沉肘、騰挪、閃戰”。至四傳郝月如先生(1877~1935年)增益三條:“尾闾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清。”共計十三條。一個半世紀以來,太極拳雖已百花齊放,流派紛呈,但楊、武、吳、孫等家派對身法的規範不外乎此。各流派雖有所增删損益或表述不盡相同,但基本要求一緻,主旨并無歧義。

太極拳推手中幾個重要技法(身法是太極拳走架推手的靈魂)1

然而,武禹襄制定的身法十要,隻留有名稱,未做文字說明。第一位對身法做注解者為郝月如先生,其注釋堪為經典。此後,徐震、郝少如、吳文翰等先生均結合自身體悟進行了更為具體而細緻的闡述。晚輩不揣淺陋,結合前賢論述對身法要點、易出現的弊病、注意事項等做一些補充說明。

太極拳身法實際上将手法、步法、眼法、心法包括其中,是對人的意識、對身體各部位如何運動的規範,無論前進後退,左旋右轉,一舉一動,無時無刻,無不恰合法度,身法不可散。也即不是所有慢練拳術都可以稱做太極拳,不符合身法要領的打拳形式不屬于太極拳範疇。因此,“身法”是檢驗太極拳是否正确的标準,是太極拳走架推手的靈魂。

練習太極拳首先求達“尾闾正中”。尾闾正中不是兩臂用力相等、左右身體用勁相同、雙腿受力或施力均勻,而是兩股有力,前虛後實,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尾闾”一詞,原指古代傳說中海水所歸之處,語出《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闾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尾闾正中”之“尾闾”,指尾骨,脊骨根。“正中”即尾骨前送,使脊骨根與大椎骨有垂直于一條線之意,正對身、臉之中間——肚臍、鼻尖。即脊骨根、肚擠、鼻尖三點一線,一動俱動。如此則身法中正而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因而太極拳運動忌低頭貓腰、前俯後仰、挺胸腆肚、左歪右扭、胡亂抖擺。走架時,進退顧盼共四正四斜八個方向,呈“米”字型。四正方時,要正身對正方;四斜方時,仍須正身對斜方(謂之四正對四斜)。忌側身進退移形。觀世界所有搏擊術,如散打、泰拳、拳擊、空手道、自由搏擊、跆拳道等,無一不是正身對敵。身體中正要靠正确步法作保障,兩足呈斜向朝前的不丁不八步或稱丁八步。忌兩足平行,忌一橫一豎丁字腳,忌左右外撇呈八字腳、忌左右内扣呈外八字腳,忌兩足放在一條直線上。移步換形,步走三角之勢,輕靈而穩健。進退旋轉,樞紐在尾闾,如同船舶之舵,全身聽命于此。尾闾之動,上系于頭,所謂“尾闾正中神貫頂”;下關乎足,大椎、尾椎、後足跟,三點相對;左右肩、肘、臂、手、膝步調一緻,此所謂内動牽引外動,内形支配外形,即太極運動。

其實,“尾闾正中”已将“提頂”“吊裆”包含其中。提頂,習者百會穴如有一線上提,神貫于頂,頂須上提,提綱掣領,領起全身,如此則身體必産生向上之“空”意。吊裆,“裆”,指會陰穴。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勢,裆部懸吊,猶如井中汲水,水桶下吊,如此則必産生沉于地下之“松”意。百會穴與會陰穴虛虛相應,一線貫串;上提下吊,頂懸身拔;頭頸正直,不低不昂;上虛下實,空松俱備;立身中正,八面支撐;穩固紮實,圓活輕靈。“吊裆”易曲解為“提肛”,收縮肛門。“提肛”實為“提罡”之誤解,罡,同“剛”。罡氣,即剛氣、剛風、罡風。此為道家之語,《朱子全書•理氣一》:“問天有形質否?曰:隻是個旋風,上軟下堅,道家謂之剛風。”提罡,即提剛氣,罡氣在會陰處,而非提肛,用以收縮肛門,習者不可不明。

尾闾正中、提頂、吊裆是身體主線、主軸、主宰,其他身法如裹裆與護肫、松肩與沉肘、涵胸與拔背便圍繞此線展開。

“裹裆”與“吊裆”意義作用不同,而目的一緻,即保持自身重心輕靈穩重,不緻“偏沉”或“雙重”。裹裆,兩膝内裹不是夾裆,重意不重形,意在膝頭對準腳趾,準确而言朝腳拇指方向着力,與“吊裆”相呼應,聽命于“舵”。兩腿如同一腿,動則協調一緻,似船舶之底部。前弓後蹬,前虛後實,下盤穩固紮實而靈活。“護肫”,肫,讀zhun,本意指禽類的胃,引申為人的肋。《說文》解道:“肋,脅骨也。”此處當指胸腔兩側的軟肋,較為脆弱的部位。護肫的含義:一是兩脅收斂,下收前合地自我保護;二要與“松肩”“沉肘”相結合,上護頭,下護肋,守中門,護中線。肫,常被誤讀為“tun”,緻使有人以為“護臀”。試想,正面對搏,守中用中,護住臀部為那般?

涵胸,亦寫作“含胸”。不要以為涵胸即是凹胸而緻使背駝如鍋,它順應人體脊骨的自然生長狀态,進行兩肩微向前合,氣向下松沉的優化整合。兩肩前合要無過不及,忌挾肩、聳肩夾頸,如此氣上湧、勁上浮,下盤不穩。拔背的基礎是提頂、吊裆必須到位,胸不前挺,脊骨自然拔起,兩肩中間脊骨處便産生鼓起的意識。謹記:昂首挺胸如牌位不是拔背,如此有違脊骨自然彎曲的生理狀态,當然更不利于蓄勁發勁。

松肩與涵胸緊緊相聯。涵胸前合,非用力向前,緻使肩緊而僵,氣上湧勁上漂,重心不穩。隻有松靜自然,才能柔順得力,方有圓活之趣。沉肘,也記作“垂肘”“墜肘”等,肘尖下沉如墜物,其中也講究一個“松”。要防止擡肘過高導緻聳肩,兩肋空虛。也不可呈夾肘挾肩狀,腋窩以間容一拳最為合度。

“氣沉丹田”之氣,非指人自然呼吸之氣。不要理解為将吸盡之空氣導引至腹部,叫做“氣沉丹田”。太極拳修煉不對人的自然呼吸進行有意識的調控約束,也無需控制。比如蓄勁而收氣,這種功能人的呼吸系統自會做到本能的、相應的選擇,根本不需要人為調節。因而,太極拳倡導的“氣沉丹田”與某些氣功導引術有區别。它是尾闾正中、涵胸、護肫、松肩、吊裆等有形身法合乎法度,拳藝修煉達到一定水準,産生出來的一種難以言狀的特殊氣感,整個身體散發出一種飽滿的氣勢。謹記:太極拳不有意調節人的自然呼吸,使之進入深呼吸運動狀态。然而,當真正做到了氣沉丹田的身法要求,人體重心自會下降,自然呼吸也會随之進入深呼吸狀态,氣順條達,所謂“腹内松靜氣騰然”(語出《十三勢行工歌訣》)。

太極拳虛實即陰陽,是立拳之本。它借用陽光向背之理,即向日為陽是虛,背日為陰是實。不僅兩腿分清虛實,其他各部位處處分虛實。正如武公禹襄所言:“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太極拳藝中,在外、在前、在上等接近對方者是陽為虛;反之,則是陰為實。如此,對方接觸到的永遠是我之虛,而始終得不到我之實。然而,虛非全然無力,要虛中有實;實非傾盡全力,要實中有虛。否則,便出現凹凸缺陷斷續,使對手有機可乘。

“騰挪”與“閃戰”講的是動靜與進退。“有動之意而未動,即預動之勢,謂之騰挪。”(郝月如語)精神須内固,外示要安逸,靜若處子,心靜神專。看似平如止水,靜如山嶽,然而靜中觸動。平靜中暗流湧動,穩健中時時在變,要動、可動,蓄勢而發,弓不離矢,箭欲出弦。“身、手、腰、腿相順相随,一氣呵成,向外發出,勁如發箭,迅若雷霆,一往無敵,謂之閃戰。”進退之術,攻防之道,貴乎神速。太極拳雖為防守反擊之術,然防攻一體,攻防同步,進是進,寓進于防;退是退,退隐進機。處處是守勢,時時可發勁。行工走架時,手如行雲,腳似流水,柔和舒緩。形似慢,實則快,轉換在于腰隙,所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武禹襄語),發勁疾如電掣,或隐或現,收放自如。

總之,習練太極拳,身法最重要。從尾闾正中練起,再求其他諸條一一合度。即,尾闾正中先求對,提頂吊裆必合之。涵胸拔背緊相聯,松肩沉肘靜中求。裹裆護肫認得清,陰陽虛實須分明。氣沉丹田固下盤,騰挪閃戰箭離弦。如此,則太極拳越練越精,功夫日進。

太極拳推手中幾個重要技法(身法是太極拳走架推手的靈魂)2

太極拳推手中幾個重要技法(身法是太極拳走架推手的靈魂)3

郝少如先生拳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