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連首例感染者

大連首例感染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5:53:44

後半夜出發

4小時内完成核心信息報告

12小時内完成流調報告

他們是與時間賽跑的“疾控人”

在海量的信息中

尋找被感染者的傳播鍊

……

大連首例感染者(大連市内首個感染者)1

還原:

疫情“警哨”吹響之後

自11月6日,大連市内首次出現與莊河關聯的病例後,12天以來,來自國家、省、市疾控部門的流調人員們,沒有一刻停下來。

11月16日上午,當記者來到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時,周毅恒和同事正在工位上忙碌着。

辦公室裡電話問詢聲此起彼伏,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地記錄每一條信息,梳理着每條線索。

作為本次疫情流調組成員、市疾控中心消毒監測科科長周毅恒,向我們還原了此輪大連市内陽性感染者的流調過程。

大連首例感染者(大連市内首個感染者)2

我記得特别清楚是11月6日,市内醫院發熱門診上報,篩查出陽性病例。

周毅恒說消息一傳來,大家猶如火警一樣,迅速行動起來。

通過流調我們發現,這個病例和家人都去過莊河,有一個很明顯的暴露史。之後,又傳給了來家裡維修的工人…….就此,一條清晰的傳播鍊就完整地串聯起來了。

周毅恒介紹,根據本次德爾塔毒株傳播快的特點,他們将病例檢測陽性的軌迹進行層層嚴查,對待密接、次密接人群也做了“提級響應”,通過抽絲剝繭,流調人員很快找到了病毒的傳播途徑,及時劃定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在極短的時間内将傳染源封控在較小的範圍。

大連首例感染者(大連市内首個感染者)3

周毅恒直言,傳播鍊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在梳理的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棘手的問題。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對母子,在市内普采十混一時發現陽性樣本。與此同時,我們馬上對這10人進行了排查,其中8個人的風險很低,我們就将焦點鎖定在一對母子身上。在人的直觀意識裡,成年人活動場所會更多,所以暴露感染的幾率更大。

随後流調隊員聯合公安立即對其展開面對面流調,一點點排查出前14天的行程軌迹。但令人意外的事情出現了,媽媽的單采核酸檢測竟然是陰性。

大連首例感染者(大連市内首個感染者)4

真是一個‘燒腦’的過程,我們不得不重新尋找傳播鍊。這時她的孩子出現在我們視野裡,通過調查發現,孩子有時跟媽媽一起居住,就有同一個暴露環境。通過軌迹摸排、點位對比,最後這個傳播鍊才串上。終于破案了!當傳播鍊條扣上最後一環的時候,他心裡的大石頭才落下。

不能等10個人單采結果後再做排查,我們必須分秒必争!我們的目的就是摸清病例行動軌迹,捋清病毒傳播鍊條,早一分鐘排查清楚,就能早一點遏制病毒傳播的腳步,少一個被感染。

周毅恒厚厚的口罩遮不住他的倦容,但眼睛裡卻依然泛着光亮。

24小時連軸

這群“疾控人”有多拼!

疫情發生後,大連市疾控中心已先後派出40餘人趕赴莊河,另有100餘人進行莊河市以外地區的流調溯源工作。

不論是普采,還是重點人群篩查,都是白天采樣,所以等到出結果時往往都是半夜了。

流調隊員、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科長韓一楠說,淩晨接到通知,就立即奔赴現場開展流調。

大連首例感染者(大連市内首個感染者)5

整個流調大概需要3個小時,從病例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覺,每一個活動細節,我們都要刨根問底給扣出來。多問一個問題,可能就少一個人感染。

韓一楠說,結束調查回來就已經是後半夜了,再加上寫報告、審報告,一般都是通宵到早上。

從11月6日以來,工作人員都很少回家,面對大量的流調信息,大家通宵達旦,困了就在值班室或者工位上眯一會兒,但也睡不了幾個安穩覺兒,因為随時會有電話進來,随時有可能被召喚。

除了流調溯源,市疾控中心還啟動了檢驗組、消殺組、信息組等24小時運行。

信息組全天候不間斷工作,盡快向疫情防控指揮部反饋數據信息,上傳數據,提供決策依據;

檢驗人員24小時不停機開展核酸檢測,第一時間出具複核結果;

消殺隊員聞令而動,前往重點場所開展消殺工作,确保重點場所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大連首例感染者(大連市内首個感染者)6

韓一楠表示,相比在市内開展工作的疾控人員,守在莊河的同事更累更難。

他們那邊比我們更辛苦,需要克服各種困難開展流調,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要回來,大家都在一線搶時間,把人和場所迅速封控住,不讓疫情進一步擴散。

大連首例感染者(大連市内首個感染者)7

除了疾控中心的流調人員,還有一群來自公安和工信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堅守在流調溯源的一線。

從去年‘7.22’疫情開始,大連就一直采用‘三公(工)疊加’的工作機制,每次流調都會有公安人員參與其中,通過大數據手段,點、線、面同步進行排查。

韓一楠說,一份軌迹通報,一根流調線條,向公衆勾勒着疫情形勢的走向,在詳實的軌迹信息背後,是三公(工)—公衛、公安、工信部門高度密切配合的結果。

流調人承擔了紛繁複雜的防控工作

他們家有無人照顧的孩子

有的有卧床不起的老人

但沒有一個人找理由下“火線”

每個人都像螺絲釘一樣堅守崗位

保證了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運轉

從沒有什麼歲月靜好

隻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他們是疫情中最惹眼的一股“暖色”

溫暖着這座城市的冬天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麗霞、蓮钰蓉

來源: 大觀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