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已經16歲的銘瑄 正式邁入内存領域
銘瑄作為DIY玩家熟知的一家國内硬件廠商,從2002就開始為廣大玩家提供顯卡産品,從那年算起,銘瑄走到今年已經進入第16個年頭。
銘瑄在這16年裡取得了許多優秀成績,推出産品1年後的2003年就擠入國内顯卡市場前5,在2007年更進一步進入主闆市場,1年後出貨量就突破了25萬塊。
在闆卡市場站穩後銘瑄并沒有停止腳步,在2015年進入了固态硬盤市場,今年又正式發布了自家的第一款内存條——銘瑄終結者。
熟悉銘瑄的讀者應該知道,終結者是銘瑄顯卡的高端性能系列,把這個高端系列的名稱用在自家第一款内存條上,也凸顯了銘瑄對于這款内存産品的寄托。
所以銘瑄第一款内存産品就是一款馬甲條。
具體到産品上,盡管銘瑄終結者是一款馬甲條,但是定位在入門級,價格同樣在入門級(近期浮動在600元左右),不過是騾子是馬還要拉出來遛遛,終結者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二、外觀:身披黑色馬甲 銘瑄這用料設計我服了
銘瑄終結者分為4GB/8GB/16GB三種規格,筆者手中的是銘瑄終結者8GB DDR 4内存,頻率為2400MHz。
↑↑↑銘瑄終結者内存的包裝,黑綠色也同樣是内存條的主色調
↑↑↑銘瑄貼心地用黑色海綿包住内存條,柔軟的内飾保證了内存在運輸途中的安全性
↑↑↑終結者本體!一體黑色看起來霸氣十足,條身正面有一個銘瑄Logo與DDR4圖标。
相比普通内存經常采用的長方形造型,銘瑄終結者則使用了一種不規則的五邊形造型,獨樹一幟讓銘瑄終結者在一堆内存中非常出挑。
另外這種傾斜的線條也帶來了不錯的速度感,條身中間三道白色棱角與黑色條身的對比也更強調了這一點。
不過這個造型并不隻是為了耍酷,這種斜體凸槽風道設計,可以結合重負載的散熱技術,有效提高散熱效能,降低内存條的工作溫度。
↑↑↑内存條背面貼有一張産品信息标簽,造型與正面基本一緻
↑↑↑正面細節,銘瑄毫不吝啬地采用了8層PCB
銘瑄終結者的馬甲采用了智能手機上普遍使用的金屬磨砂材質,光滑的磨砂效果帶來了非常不錯的觸感,金屬的冷峻又進一步提升了内存的質感。
而銘瑄的Logo則采用了金屬條紋設計,輕輕翻轉内存條,高光的條紋Logo會讓反光順着條紋散射出去,與Logo四周低調的亞光金屬相得益彰。
航空級鋁合金馬甲不僅帶來的極佳的觀感,也讓内存條更加堅固耐壓,金屬出色的導熱性能也能讓熱量盡快散發出去。
↑↑↑銘瑄内存的馬甲采用了鑲嵌的固定方法,即便沒有螺絲也非常牢靠
↑↑↑從這個角度可以依稀看到馬甲中正反兩面的導熱膠墊與原廠顆粒
↑↑↑白色條紋裝飾與DDR 4圖标
↑↑↑銘瑄采用了化學沉金6μ金手指工藝,耐插拔,抗信号幹擾優于電鍍
考慮到銘瑄終結者内存入門級馬甲條的産品定位,無論從設計還是用料做工上,都值得大大的點一個贊,不僅毫無廉價感,甚至對比一些中端馬甲條也不落下風。
三、測試平台與測試軟件:8核心Ryzen 1800X GTX 1080Ti
1、測試平台
為了充分發揮銘瑄終結者内存的實力,避免硬件配置存在瓶頸,這裡采用了AMD旗艦8核心處理器Ryzen 1800X,顯卡則是NVDIA公版的GTX 1080Ti,具體配置如下:
這裡筆者在BIOS中調整時序為官方推薦的14-14-14-34。
2、測試軟件
本次測試選用了3款測試軟件,分别是AIDA 64、SiSoftware Sandra與MemTest 64,這三款軟件在DIY界有口皆碑,這裡筆者就不再贅述,不熟悉的讀者可以參考以下簡介:
四、測試成績:單條讀寫超18000MB/s 超頻有潛力
1、單條成績
首先我們來看銘瑄終結者單條8GB的表現。
↑↑↑AIDA 64成績,讀寫都超過了18000MB/s,非常不錯的成績,延遲91.7ns
↑↑↑SiSoftware Sandra成績為13GB/s
2、雙條成績
接下來是銘瑄終結者雙條16GB的表現。
↑↑↑AIDA 64成績,讀寫都超過了35000MB/s,延遲為93.7ns
↑↑↑SiSoftware Sandra成績都超過了27GB/s
3、單雙條成績對比
↑↑↑在标準頻率下的單雙條AIDA 64成績對比
↑↑↑在标準頻率下的單雙條SiSoftware Sandra成績對比
可以看到銘瑄終結者在雙條16GB的情況下成績普遍是單條8GB的一倍左右,發揮出了全部實力,而在SiSoftware Sandra測試中,雙條16GB的表現甚至超過了1倍。
4、探究超頻潛力
另外我們進行了小幅超頻來測試它的超頻潛力,這裡我們使用BIOS從标準的2400MHz調整至2666MHz。
↑↑↑2600MHz的AIDA 64成績
可以看到在超頻至2666MHz後,銘瑄終結者的内存讀取速度提升幅度不大隻有0.1%,但是内存寫入卻提升了8%,内存複制上提升最高達到了16%!
為了進一步探究銘瑄終結者的超頻潛力,這裡從2666MHz超頻到3000MHz!為了保證超頻穩定性,筆者換用了一套英特爾i7-8700K的平台。
↑↑↑i7-8700k測試平台參數
↑↑↑AIDA64測試成績
可以看到在超到3000MHz後,銘瑄終結者性能整整提升了一個級别,讀寫超過了40000MB/s,性能最高提升了19%!延遲大幅下降79%!
可以看到銘瑄終結者确實有一定超頻潛力,不過最終的超頻成績還是要和用戶的硬件配置挂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超頻具有一定風險,所以筆者強烈不建議普通用戶超頻使用,默認頻率日常使用已經完全足夠。
5、穩定性測試
為了考驗銘瑄終結者内存的穩定可靠性,筆者這裡使用MemTest 64軟件,滿内存跑測試2個小時。
↑↑↑測試結果
結果在長達2個小時的穩定性測試結束後,銘瑄終結者沒有出現1個錯誤,表現相當可靠。
五、對比測試:力壓駭客神條 入門馬甲條的性價比終結者
為了充分測試這款入門馬甲條的性能究竟能飙到什麼程度,這裡筆者拿了一款某東上非常受歡迎的中端馬甲條——金士頓駭客神條來一起對比。
筆者手中這款駭客神條為Fury系列,單條8GB,DDR 4内存,2400MHz。
↑↑↑駭客神條AIDA 64成績
↑↑↑駭客神條與銘瑄終結者的AIDA 64成績對比
可以看到銘瑄終結者除了在内存讀取上稍低一些之外,在内存寫入超過了駭客神條7%!而在内存複制上超過了6%!
↑↑↑内存延遲對比
而在内存延遲上,銘瑄終結者的延遲更低,以3ns領先。
在四項測試中,銘瑄終結者以3項優勢力壓駭客神條,入門馬甲條定位的銘瑄終結者用近一半的價格(600元左右),得到了超過中端馬甲條駭客神條(超過800元)的強力表現,堪稱入門馬甲條性價比終結者。
六、總結:普條終結者 性價比超高的入門馬甲條
今年許多DIY玩家都會有一種感受,那就是買不起内存了。
以往幾年内存價格宛如白菜,經常還會出現低于百元的情況,偶爾電商促銷主闆還會免費搭配内存條,但是這些情況在今年不存在了。
↑↑↑當年被當做贈品的内存條,圖片來自網絡
從去年開始波及智能手機的原材料漲價潮終于在今年推動了内存條的價格來到了一個新時代,一款普通8GB的内存可能都要近千元,這已經超過了一款低端顯卡/處理器的價格!
如果更高端的16GB/32GB内存條,買4根可能都相當于以往組裝一台高端台式機的價格,高昂的價格讓許多本來想組裝或升級電腦的用戶望而生畏,用戶苦于沒有價格更低廉的内存購買。
而銘瑄終結者來了。
馬甲條的身闆,超過中端馬甲條駭客神條的跑分,但是價格直逼普條(600元左右),性價比毋庸置疑。
這對于要求不高的入門級用戶,或者苦于内存條價格虛高的用戶而言無疑是一個福音,想必憑借出色的性價比與性能,銘瑄終結者将會成為一個馬甲條入門新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