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黑話科普?文/都大偉繼張一鳴在字節跳動九周年的演講中批判了互聯網大廠黑話的濫用後,《人物》雜志以一篇《互聯網大廠的黑話困局》進行了跟進澎湃新聞随即将互聯網黑話評價為“一種無意義的内卷遊戲”一時間,這個話題成為衆多媒體争相關注的靶子,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互聯網黑話科普?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都大偉
繼張一鳴在字節跳動九周年的演講中批判了互聯網大廠黑話的濫用後,《人物》雜志以一篇《互聯網大廠的黑話困局》進行了跟進。澎湃新聞随即将互聯網黑話評價為“一種無意義的内卷遊戲”。一時間,這個話題成為衆多媒體争相關注的靶子。
所謂的互聯網大廠黑話,其實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通用黑話,在幾乎每個互聯網大廠都可以使用,比如“鍊路”“賦能”“底層邏輯”;另一種是特定黑話,專屬于某一個大廠,比如騰訊公司的“瑞雪”——其實就是“正直”的意思,如果有騰訊員工在食堂打飯插隊或在班車上占了孕婦專座,其同事就會對他說“你太不瑞雪了”(意為你不正直,不遵守公德)。
被媒體們诟病的,多數還是通用黑話。那麼,這種飽受诟病的通用黑話,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從特殊黑話的起源推斷出通用黑話。互聯網公司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往往會考慮進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這在其他行業其實是不多見的,其中原因在于,互聯網行業可能是資産最“輕”的行業——不需要什麼廠房設備,不需要追加太多的邊際成本,憑借鍵盤與算法就可以産生邊際收益。因此,互聯網公司對知識型勞動力的重視程度,也基本上遠高于其他行業——畢竟,寫代碼的是人。在付出足夠高的薪酬之後,如何避免寶貴的人力資本流失?答案是用特定文化來凝聚。被特定文化深度影響的人,大概不會輕易離開;而特定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特定語言。語言,是文化的小棉襖。
随着這種特定語言越來越多,大廠的企業文化部門就會自覺地将其整理為一份“内部黑話”。善于模仿的互聯網大廠有樣學樣,争相建立起自己的黑話體系後,互聯網圈子就會把衆多公司黑話體系中的共同點摘出來,從而演變為互聯網人都在使用的通用黑話。因此,互聯網大廠黑話,其實就是起源于特定的互聯網大廠企業文化。大廠的規模越大,大廠的企業文化對外輻射力就越強,大廠的黑話影響力就會越高。把特定的大廠換成整個互聯網行業,也是同樣的道理——正因為今天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成為“商業圖騰”式的朝陽行業,互聯網大廠黑話才會如此出圈,得到社會公共空間的關注。
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論證這一觀點——所謂黑話,并非互聯網行業獨有。每個行業幾乎都有自己的黑話。比如在房地産行業,把做樣闆間說成是“體驗式營銷”,把房價貴說成是“墅級臻品”,把一個樓盤有兩個開發商說成是“雙品牌實力運作”。除了職場的細分領域有黑話,生活中的細分領域也有黑話。在四川成都,甚至有所謂的茶館黑話,譬如“吃講茶”——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産生沖突後去茶館調解;再比如“翁子匠”——其實就是茶館的夥夫。其實要從地域的角度來講,方言不也是一種黑話嗎?但其他行業、生活領域、特定地域的黑話,至少在今天,都沒有得到如互聯網大廠黑話這般的高度關注。原因不在黑話本身,而是由行業及行業内文化的影響力所緻。
總而言之,互聯網大廠黑話,表面看是一套特定的語言體系,方便互聯網人交流;實質上是一種特定的企業文化和思維方式。互聯網大廠黑話,這個現象的重點不在“黑話”,而在“互聯網大廠”,及其内生的企業文化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