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模棱兩可
【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
【解釋】模棱:含糊,不明确;兩可: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沒有明确的主張。
【出處】《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贻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釋義:處理事情,不要決斷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這樣處理錯了,必會遭到追究和指責.隻要模棱兩可,哪邊都抓不着(小辮子)就行了。
【近義詞】不陰不陽 模棱兩端 含糊其詞 閃爍其詞 優柔寡斷 含含糊糊 不置可否 不可置否 無可不可 拖泥帶水 似是而非
【反義詞】大是大非 不可名狀 彰明較著 旗幟鮮明 不言而喻 提綱挈領 顯而易見 千真萬确 奉行不悖 一望而知 斬釘截鐵
【造句】在原則問題上絕對不能模棱兩可,隻有明确了态度之後,處理問題起來才不會偏,解決才會徹底。
02
—
成語故事
在唐朝時期,有一個叫蘇味道的人,他是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栾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栾城區蘇家莊(在今大裴村、小裴村一帶))人,他九歲的時候就會寫文章,他與他的同鄉李峤都以才學出名,當時的人們稱他們為“蘇李”。
蘇味道在二十歲的時候,考取了進士,轉任鹹陽尉。史部侍郎裴行儉愛其才華,恰逢征讨突厥,被引薦為管記,行書令及表啟之事。孝敬皇帝妃之父裴居道重任左金吾衛将軍時,訪才子作謝表,托于蘇味道。蘇揮筆而成,辭理精密,一時盛傳于世。
後來武則天當了皇帝,在宰相狄仁傑垂垂老矣之際,武則天向他詢問誰能接班,狄仁傑答道:“文學蘊藉,則蘇味道、李峤固其宜矣。”蘇味道能夠獲得一代名相狄仁傑的賞識,自可說明他必非平庸之輩。在狄仁傑的推薦下,蘇味道做了宰相。
根據“唐書”的記載,蘇味道做了宰相以後,隻求保持個人的地位和安全,處理事情總是這樣辦也行,那樣辦也可以,卻從不表示明确的态度和意見,更談不上什麼創建和改革了。
有一次,一個人向蘇味道請教當官的訣竅,他得意地說:“要想當好官,必須記住一點:處理任何事情,都不要決斷得清楚明白。否則一有錯誤,就必定受罰。應該像用手摸棱角那樣,這一面可以,那一面也過得去,就不會出事了。”這番話傳揚開來以後,大家私底下都稱他為“蘇模棱”或者是“模棱手”。“模棱”是指方向可左可右的意思。
因此,後人在遇到有人說話或處理事情不作明确的決斷,也不表示顯明的态度,可以或不可以都行,這就叫做“模棱兩可”。這故事隻是用來說明成語的出處,可千萬别學這種人的處事态度,而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