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講“英雄”,水浒講“好漢”。
大家都知道《水浒傳》裡有許多好漢,先是單個單個的好漢陸續登場,最後規模化的彙總了108條好漢,聚哮山林,打家劫舍。
那麼,“好漢”這兩個字,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
從字面上來看,漢,是漢子、男子、男人的意思,好漢就是好男子、好男人的意思。按字典上的解釋,指勇敢、堅強、有膽識、有作為的男子。
人們在習慣上往往喜歡把“好漢”這個詞與“英雄”相提并論。其實不然,“好漢”與“英雄”之間的距離,實在是相差的太遠!
在《水浒傳》裡,“好漢”——其實是一個貶義詞。
讀者先不要驚訝。因為水浒傳的作者在第二十八回,為“好漢” 這個詞下有明确的定義。
當時,武松和張青兩個人邊喝酒邊聊天,都說些什麼呢?說的是江湖上好漢的所作所為。“兩個又說些江湖上好漢的勾當”。究竟是什麼呢?
書上原文:“兩個又說些江湖上好漢的勾當,卻是殺人放火的事。”
現在,我們就不難明白了,在《水浒傳》裡,好漢這個詞,并不是我們大家憑感覺理解的那個含糊形象,而是有特殊專指的:敢殺人放火的人,才配稱得上“好漢”, 好漢的勾當,就是殺人放火的事。
武松遇到的這個張青,就是一條好漢。我們可以看一下這條“好漢”的來曆:
張青曾經和魯智深一樣,在某座寺院裡種菜園子。不同的是,他比魯智深更沒人性,隻為争些小事,就把寺裡的和尚們全部都殺光了,又放把火,把寺院燒做白地。後來就跑到十字坡當了強盜。
一天,有個老頭兒挑着擔子經過時,張青見他老,就沖上去搶,卻被那老頭一匾擔打翻。原來那老頭做了一輩子的強盜,比他厲害。那老頭兒見張青是塊當強盜的料,就把他帶回去,又教了他許多本事,又把女兒孫二娘嫁給了他。
這張青和孫二娘便在此開店賣酒為生。過往客商,用蒙汗藥麻翻了,将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賣,如此度日。“小人因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人都叫小人做菜園子張青。”
張青的武藝肯定不如武松、魯智深,張青也沒做過什麼行俠仗義鋤暴安良的事,張青的日常生活與目标,非常簡單,就是藥死那些過路的普通客商,割他們的肉賣錢。
有些朋友在讀水浒時,往往會困惑:為什麼有的人武藝不高也是好漢?為什麼有的人無惡不做也是好漢?就因為你用的标準不同。
所以這好漢,與是否武藝高強、是否品性高尚、是否為民鋤害、是否見義勇為等等,關系都不大。而認定“好漢”最重要的标準就是:敢不敢殺人,是否殺過人。
敢殺人的,就是好漢。沒殺過人的,就不是好漢。就是這個标準。
按這個标準,我們還可以看後來108好漢中排第一名的宋江。
宋江是排第一的好漢,但是他在剛開始出場的時候,作者用了很長一段話來介紹他,什麼孝義黑三郎、山東呼保義、豪傑宋公明,等等,溢美之詞都用完了,就是不稱他為“好漢”。
為什麼?因為他還沒殺過人,所以就夠不上“好漢”的級别。
而殺了閻婆惜,哪怕殺的個娘們,也是殺了人的,這才能叫好漢。所以從這之後,“江湖上久聞他是個及時雨宋公明……是個天下聞名的好漢。”
我們再看武松,一出場就打死老虎,夠厲害吧!這“打虎事件”至少可以證明武藝絕倫、為民除害兩點。按一般人的理解,絕對是條好漢了。
但是,那些獵戶們并不稱呼武松為好漢。而是“壯士高姓大名?”稱呼打虎的武松為“壯士”。
大家坐一起喝酒的時候,衆獵戶把盞說道:“今日幸得壯士來到,除了這個大害。”對武松的稱呼依然是“壯士”。
知縣來賞錢的時候問他:“你那打虎的壯士….”還是稱呼他壯士。
所以,這打虎的武松,是個壯士,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漢。
一直到後來武松殺了西門慶、潘金蓮,在殺了人以後,才真正成為江湖上的一條好漢。
在水浒傳裡,凡是被稱為好漢的,就絕非善類。而凡是直接當面稱呼對方為“好漢”的語句,則多是“好漢息怒”、“好漢饒命”、“好漢饒我”、“好漢放我去吧”之類。這不是尊稱,而是一種畏稱。乃是一種恐懼心理所緻,畢竟,好漢的獸性十足,是會随時取人性命的。
“好漢”這個詞,在《水浒傳》裡是一個貶義詞。作者在内心深處對這些好漢是鄙夷的,所以,作者巧思妙想,精準的為他們設計了一個新的計量單位:“條”。
“條”這個字,是計量動物的,就像江湖裡的魚一樣。不說他們是一名好漢、一位好漢,一個好漢,而是“一條好漢”。隻有好漢才用“條”這個字。相信各位沒聽說過有什麼“一條英雄”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