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送之《戲台上“守舊”的真義和原理》錄自《立言畫刊》1940年第106期,作者楚子。“守舊”為傳統戲曲舞台上對門簾的一種稱呼,名稱來源一說是1908年上海的新舞台采用寫實布景後,戲曲改良把舊式的的門簾台帳稱為“守舊”;另一說是指門簾台帳都繡以“繡球”等圖案,“繡球”則指代門簾台帳,由于南方人“繡球”與“守舊”發音相似,于是俗稱“守舊”。
不可思者曰神,不可解者曰秘。凡事則神秘寓乎其中,其實清醒些,凡事又覺平凡矣。古人說:“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近情近理。你看它神秘,它就神秘;你看它平凡,它就平凡;極平凡的事,你認為神秘了,未免要神秘哩!正應“信者有,不信者無”的話兒。世界、社會、家庭、個人,整天在不安裡邊,不外這個緣故吧!談到文章,更神秘乎神秘,一個名詞要探本求源,會使你墜在五裡雲霧中。結果,也不知其所以然。往回下一想,唔!原來如此!所以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諸葛亮讀書隻曉大義。他二位老先生,良有以也,豈徒然哉。
戲曲舞台上的“守舊”
戲劇,是文學裡的東西,自然也神秘,不錯,更神秘,尤其神秘得過甚。“頭戴烏紗奉孝先,思想開闊萬民歡。家嚴有語呼兄弟,得配汪洋水底天。”這種意思,唯有歸到“不求甚解”“隻曉大義”。假若引經據典,考古證今,也不過莫明其妙呢!涉世一個“淡”字,總要趣味無窮地!折到戲劇,仍不外此。
正淨叫:“銅錘花面”,副淨叫“架子花面”。“架子”二字,顧名思義可以得到,“銅錘”就費點解。戲台大帳喚做“守舊”,沒有朱熹集注,恐怕不太懂!——令人演戲,前台後台大相徑庭,後台動作尚屬于己,前台動作已屬于戲。換言之,就是在後台有自由,在前台沒自由。後台候場,可以脫髯,可以卸甲,前台做戲,雖咳嗽之微也不能随便。戲台大帳是前後台的隔膜,伶人未上場,還是社會上人,既上場,乃舞台上人。
譚鑫培《空城計》,處處都是諸葛亮,一分也不是譚鑫培;老鄉親《四進士》,處處都是宋士傑,一點也不是老鄉親;醜在上場插科打诨,下場依然故我,你遇見蕭伯納——蕭長華,怎麼看也是個學究,絕不像笑破肚腸的小醜;旦在場上做女兒态,下場仍是須眉樣。逢場作戲,雖然不是古人,仿佛是古人,故黃潤甫有活曹操之稱。出将是走進過去時代,入相是回到現在時代,所以戲台大帳喚做:“守舊”。
舞台上的門簾台帳
“守舊”雲者,将今比古之謂也。伶人在前台喝水,叫“飲場”,明明是飲他(伶人),偏說飲場,因為做戲沒有自由,豈能飲呢?飲場不過是使嗓子滋潤滋潤,完全是為戲而飲,并不是為伶人解渴。這是不違戲劇的原則,也是戲劇通融。老伶工向無飲場例,如今一般名伶一場數飲,不知是代表“名”?或是喝清茶社?
從前王克琴以蓮名于時,有一次她演戲,台下人喊“好小腳”,她答道:“這年頭不是小腳時興嗎?”緻引起某顧客大飛其茶壺,因為當年守舊的緣故。如今不然了,前三年,聽麒麟童(周信芳)、王芸芳《臨江驿》,周信芳竟指點檢場人晾網,未免太不守舊了。現在社會與舞台沆瀣一氣,“守舊”空存其名而已。
(《立言畫刊》1940年第106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