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先龍眼後荔枝

先龍眼後荔枝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5 15:03:52

龍眼屬于夏季水果,一般每年7—8月成熟上市,在我國多産于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地,是一種非常适合長夏補益心脾的應季佳果。

龍眼别名及功效的典籍記載

《神農本草經》稱為益智、《吳普本草》稱為龍目、《開寶本草》稱為亞荔枝,《南方草木狀》稱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淚、川彈子。《本草綱目》中說:龍眼、龍目、象形也。《吳普本草》謂之龍目,又曰比目。龍眼甘味歸脾,能益人智,故名益智,非今之益智子也,荔枝才過,龍眼即熟,故南人目為荔枝奴,又名木彈。曬幹寄遠,北人以為佳果,目為亞荔枝。

先龍眼後荔枝(荔枝才過龍眼又熟)1

《神農本草經》記載:“龍眼味甘,性平,主治:五髒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本草綱目》謂其“開胃益脾,補虛長智。”

李時珍說: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蓋荔枝性熱,而龍眼性和平也。嚴用和《濟生方》治思慮勞傷心脾有歸脾湯,取甘味歸脾、能益人智之義。

華南四大珍果之一

龍眼是中國南部盛産的水果,多産于兩廣地區,成熟季節大多為7-8月份,再加上其可口的味道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故與荔枝、香蕉、菠蘿被統稱為華南四大珍果。新鮮的龍眼有補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可改善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産後身體虛弱等症。

先龍眼後荔枝(荔枝才過龍眼又熟)2

龍眼雖然也能溫補,但溫熱之性比荔枝弱,故适宜人群更廣泛,是不可多得的果中補品,且老少鹹宜,男性食之可補陽,女性食之補氣血,小孩食之可益智,老人食之延年益壽,更可在長夏補益心脾,故長夏養生不妨一家老小偶爾适量吃點龍眼。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龍眼肉有明顯的抗衰老、抗癌的作用,并提出龍眼可作為一種抗衰老食品。

一顆龍眼三味藥

除了味美,龍眼的藥用價值也很高,自古就被視為珍貴的補品,民間自古便有“南方龍眼北方參”的說法,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一顆小小的龍眼卻包含了三味中藥材-龍眼肉、龍眼殼、龍眼核。

龍眼肉(桂圓肉)

先龍眼後荔枝(荔枝才過龍眼又熟)3

新鮮龍眼幹燥去殼、核後曬至幹爽不黏便是常用的一味補益中藥材,即桂圓肉,廣東人愛稱之為龍眼幹,曬幹後的龍眼肉比新鮮果肉的補益力度更強,桂圓性溫、味甘,入脾、心、肝三經,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作用,古書稱久服輕身不老,強健體魄,延年益壽,被推舉為治療心脾兩虛證的要藥。桂圓補益而不滋膩,且甘甜溫補,适合作為久服的補品,還可日常當零食嚼食或煲湯。

■ 補益心脾

桂圓肉善補心脾,可用于治療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如考試、加班等)引起的食少體倦、失眠健忘、驚悸怔忡,以及脾氣虛弱、統攝無權的便血、婦人崩漏等症。桂圓肉與蓮子搭配補益心脾效果更佳,很适合作為長夏健脾養心的養生湯料。

■ 安神定智

脾為後天之本,桂圓肉可補後天之源而益氣養血,故可用于治療氣血不足導緻的疲倦乏力、頭暈目眩、少氣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黃、或年老體弱、久病體虛等。女性産後多氣血兩虧,日常可以偶爾用桂圓肉、生姜和大棗搭配作為湯料煲湯或煎水代茶飲,補氣養血功效佳,還能起到預防産後抑郁的功效。

龍眼殼

先龍眼後荔枝(荔枝才過龍眼又熟)4

龍眼殼為新鮮龍眼果剝取果皮曬幹入中藥用。龍眼殼性溫,味甘,歸肺經,具有祛風散邪、斂瘡生肌的功效。

■祛風散邪

《本草再新》記載龍眼殼:“治心虛頭暈,散邪祛風,聰耳明目。”龍眼殼可煎湯内服可用來調理風邪引起的頭暈和荨麻疹、預防老年性聽力下降等。

■斂瘡生肌

龍眼殼用于斂瘡生肌主要是煅燒研末外用,适用于燙傷、癰疽久潰不斂。《行箧檢秘》記載用龍眼殼治湯泡傷:“圓眼殼煅存性為末,桐油調塗患處,即止痛,愈後又無瘢痕。”《泉州本草》記載龍眼殼治癰疽久不愈合:“龍眼殼燒灰研細,調茶濁敷。”

龍眼核

先龍眼後荔枝(荔枝才過龍眼又熟)5

龍眼加工或鮮食時,跟龍眼殼一樣,龍眼核大多也被丢棄,其實龍眼核也是一味可以入藥的中藥材。

龍眼核性平,味苦澀,歸肝、脾、膀胱經,具有行氣散結、止血、止痛、止瀉、燥濕等多種功效,可用于疝氣、瘰疬、創傷出血、痛症、洩瀉、腋臭、疥癬、濕瘡等多種病症。

龍眼殼用于内科病症多煎湯或研末内服,用于皮膚體表病症多可煅存性研末調敷或幹撒外用。龍眼核尤善于治療疝氣偏墜、小腸氣痛,是《内經類編試效方》偏墜散的主藥之一:荔枝核(炒)、龍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為細末,空心服一錢,用升麻一錢,水酒熏,送下。

龍眼核還能治胡臭,用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食療方推薦

長夏心脾兩安湯

材料:龍眼肉(幹)20克,新鮮蓮子30克,豬脊骨500克,生姜3片。(2人份)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幹淨後一同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後關中小火煲1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益心脾,安神益智。

适合人群:心脾兩虛者,常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食少腹脹、疲倦乏力、或見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白、脈細弱等症。

龍眼肉味甘性平,歸心、脾經,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新鮮蓮子性平偏涼,味甘、澀,歸脾、腎、心經,具有補脾止瀉,清養心神的作用。二者搭配一同煲湯,适合心脾兩虛人群食用,也适合一般人群長夏養生食用。

桂圓紅棗枸杞茶

先龍眼後荔枝(荔枝才過龍眼又熟)6

材料:桂圓肉5克,紅棗2顆,枸杞5克。

制法:紅棗去核,與桂圓肉、枸杞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沖泡10分鐘,放溫飲用。

功效:補血明目,養顔護膚。适合血虛面黃、頭暈眼花、經後體虛者。

桂圓當歸飲

材料:桂圓肉10克,當歸15克,雞蛋1個。

制法:雞蛋煮熟後去殼備用,将桂圓肉、當歸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燒開,改文火煮15分鐘,放入雞蛋再煮10分鐘即可。

功效:養血補虛,調經止痛。适合血虛不足、月經量少、痛經的女性。

白果桂圓炒蝦仁

材料:蝦仁300克,桂圓肉20克,白果15粒,蛋清、料酒、鹽、澱粉、香蔥、姜末、雞精各适量。

制法:蝦去頭、尾、殼,挑去蝦線,即蝦仁,加入料酒、蛋清、鹽、澱粉抓勻上漿備用;白果去殼,水焯後去衣備用。油下鍋燒熱,放蔥姜末炒香,下蝦仁、白果、桂圓炒熟,加适量雞精調味即可盛盤。

功效:補益虛損,補腎納氣。适合體虛、尿頻、夜尿多、氣喘等腎虛不足之人食用。

桂圓山藥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克,桂圓肉20克,幹山藥50克,生姜3片,紅棗3顆。

制法:上述材料洗淨,排骨剁小塊水焯撈起,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大火煲開後改小火,再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補血安神。适合脾胃虛弱,血虛頭暈,睡眠欠佳之人食用。

食用禁忌

1、龍眼性偏溫,過多食用容易導緻上火等症狀,因此陰虛火旺的人群不适合過多食用。一般每天食用鮮龍眼五顆以内為宜。

2、龍眼肉雖然有補益的作用,但食用太多容易助濕,所以痰濕質、濕熱人群亦應少食。■

【來源:本文内容綜合自黃穗平說脾胃、健康佛山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