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是這樣的。
戀愛關系中,有個所有人默認的潛在規定,那就是女生需要的“陪伴”更多。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出自兩個方面。
第一,從生理層面來說,女生的确需要更多安全感。
第二,但更多來說,“陪伴”的概念,多半是男生賦予的。
第一層面,生理特性決定女生需要更多陪伴。
1、女性合成血清素的速率更低
血清素是體内産生的一種神經傳遞物質,會影響人的胃口、食欲、睡眠和情緒。
尤其是對情緒的影響尤為顯著,在許多抑郁症研究中,較低的血清素水平也是一大元兇。
男女吵完架,男生能轉頭就睡,仿佛啥都沒發生,女生卻越想越氣,一夜難眠。
有研究表明,女性合成血清素的速度,平均比男性低52%,血清素合成得慢,遇事注定很難想開。
當自我開導無效,就需要旁人的引導。所以女生更容易被負面情緒困擾,情緒無法真正自我消化,總是更多需要發洩和排解,哪怕說出來解決不了問題,但也會好很多。
2、女生分泌的催産素更多,更容易産生情感依賴
催産素,可以呼喚起兩人對彼此的親密感,使人産生安定、依賴的情緒體驗。
談戀愛過程中,兩個人相互愛慕,卿卿我我,親吻擁抱等行為,都會促進兩個人的催産素分泌,而女生分泌催産素的水平更高。
在催産素的作用下,女生很容易從對方身上感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對感情的需求和對方的陪伴也會更高。
3、女生的情緒敏感度更高,對情緒因素比較關注
BBC的一部紀錄片《男女差異》中談到:一般來說,女生對情緒因素尤為關注,因為女性的情緒感知能力更強,也會比男生具備更高同情心。
也正是因為如此,女生更容易被同樣有着感情能力的“人類”所吸引注意力,而男生則更容易在“物品”身上找到興趣。
換在一段關系中,女生就更懂得察言觀色,更善于研究兩人的感情狀态,自然也更容易敏感、生疑,然後産生情緒波動。
4、女生普遍自信心不足,需要從他人身上獲取情緒價值和價值認同。
如果你産于觀察,應該能發覺一個現象:女生群體的自我認知,普遍低于男性群體的自我認知。
比起生理層面,這受社會背景因素的影響更大。
因為女生所受到的要求和期待更多,對性别的禁锢、對年齡和外貌的定義也更多,而這種潛移默化的束縛,從女孩一出生就開始了。
許多女生自認為灑脫,自認為清醒,但難免或多或少還是會被社會大環境所牽絆,所擔憂,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加苛刻,這是一種從舊社會發展過來的求生欲——當某種現象成為心照不宣的規則,人就會本能執行。
所以,女生在戀愛關系中,普遍很難掌握主動權,甚至有些女生會被激發某些負面屬性,比如缺乏安全感、過度偏執焦慮等。
這就導緻,她們更加需要伴侶的鼓勵和認同,需要從伴侶身上獲取大量的情緒價值,以此來填補自己的缺失。
說了這麼多,幾乎把女生更需要陪伴的客觀原因羅列了個遍——但除卻這些原因外,很多時候,女生是被冤枉的。
重點來了:
“女生更需要陪伴”這一定義,很多時候并不來自女生本身,而來自男生出自個人角度,冠以女生的抱怨。
在很多情況下,在女生看來是情侶間自然而然的事,但在男生看來,就是單方面的“陪伴”。
比如旅行,那不叫“一起出去玩”,那叫“陪你出去玩”。
比如看電影,那不叫“一起看電影”,那叫“陪你看電影”。
就連産生矛盾,許多男生都很難承認,是客觀問題導緻不快,堅定認為是女生一人無理取鬧、沒事找事、故意作妖,然後再扣上一個“陪你吵架”的帽子。
這就導緻一個局面:有許多需要兩個人互相遷就、共同努力、有商有量的行為,在男生眼中,統一被歸類為“陪伴”。
這背後的原因複雜,主要還是涉及到兩性差異和社會背景兩個方面。
總地來說,男生普遍對感情需求度低于女生。
一方面是因為男生情緒感受力低,能在感情中獲取的情緒價值低,所以男生對“陪伴”的内驅力也低。
另一方面,是因為男生群體,本身就不被允許“要求陪伴”。
這是社會一路演變而來的公衆期待。他們更容易扮演那個“被需要、被依賴”的角色,久而久之,男生群體的潛意識中就會形成一個本能,那就是:自我、獨立、疏離,才足夠安全。
我是深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 · 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已婚已育,願意分享我的态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