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臭豆腐火了:
某品牌臭豆腐配料裡有屎
(經證實該圖片是假的)
▼
什麼?臭豆腐裡竟然加了屎?
在還沒有确定真假的時候,大家因為恐慌、有趣等種種原因,将這張照片在各大平台上傳播……
6月21日下午,湖南臨湘市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局上發布情況調查說明稱,經查,“味知爽”牌臭豆腐為發酵型豆制品,其配料有:黃豆、飲用水、食用植物油、食用鹽、白砂糖、辣椒粉、大蒜、香辛料、食品添加劑。産品包裝袋标注内容沒有網傳“屎”的配料成分。并呼籲廣大群衆不傳謠、不信謠、不造謠。
雖然已經證實“臭豆腐事件”是假的
但人們的疑惑并沒有解決……
真的有"糞水"臭豆腐嗎?
從技術層面講,沒有。
“臭豆腐幹”是把豆腐泡在“臭鹵水”中發酵而成,不同的生産者制作臭鹵水的方式也不一樣:
有的用稻草以及肉類露天放置幾個月,任其腐敗、發酵,獲得含有各種微生物的發酵液;
有的不用肉,而用刺桐葉、野苋菜、竹筍、菜心、冬瓜、姜、花椒等植物進行發酵,這也需要八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發酵,才能獲得合格的臭鹵水。
從技術角度說,單獨用糞水或者化學藥品都無法做出“聞起臭,吃起香”的臭豆腐來。
臭豆腐,為什麼那麼臭?
在臭豆腐的發酵過程中,臭鹵水中複雜的微生物群,會将豆腐的一部分蛋白質分解,生成氨以及含硫化合物等物質,它們是“聞着臭”的主要來源。
除此以外,發酵過程中還有大量其他種類的醚類、醇類、酯類等揮發性分子生成,這就構成了臭豆腐各具特色的氣味。
這些微生物發酵産生的,聞起來臭臭的物質,和排洩物裡的臭味物質,是同一類。這也使得臭豆腐經常和“大便”聯系在一起……
臭豆腐為什麼吃起來香?
在産生臭味的同時,微生物産生的蛋白酶也會把蛋白質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這些發酵後的産物則具有濃烈的香味。
最典型的就是谷氨酸——遊離的谷氨酸鹽是味精和雞精的有效成分,各種發酵的豆制品有着濃郁的鮮味,奧秘也就在于此。
經過烹饪,尤其是油炸和燒烤,一方面,那些“臭味分子”充分揮發,臭味也就不濃了;另一方面,谷氨酸等氨基酸的鮮味被突出,加上氨基酸在高溫下發生“美拉德反應”,還會進一步生成各種香味分子,于是就“吃起來香”了。
臭豆腐好吃
但也有一些事情要注意……
“臭鹵水”的确有安全隐患
臭鹵水雖然不是糞水做的,但由于加工方式限制,它确實有一些隐患。
傳統制作臭鹵水的方式,無法控制其中的微生物種類。固然可以得到發酵所需的“友好微生物”,但也無法排除對健康有害的緻病微生物。
再加上許多小作坊的衛生狀況确實無法保證,相比之下,現代化的生産可以對臭鹵水進行一定程度的品質監控,比如監測緻病細菌數量等。這樣生産出來的臭豆腐,安全性就要高得多了。
臭豆腐可以吃嗎?
作為一種發酵豆制品,規範生産的臭豆腐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而且相比于豆腐,臭豆腐經過發酵,會産生一些維生素,比如素食者很容易缺乏的維生素 B12,營養價值甚至還有所增加。
對喜歡吃臭豆腐的食客來說,購買來源明确、在政府監管之下的大企業産品,它們的安全衛生性無疑會比來源不明的路邊小攤要可靠得多。
來源丨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