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非洲山區種玉米

非洲山區種玉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2 08:14:42

夏季剛過,非洲坦桑尼亞中部,莫羅戈羅省佩雅佩雅村,52歲的法圖瑪·穆卡姆巴開始盤點今年的收成。

和往年不同,法圖瑪今年采用了中國農業大學李小雲團隊指導的玉米、大豆間作技術,在玉米地中套種了大豆。盡管今年經曆了罕見且漫長的幹旱,但她仍獲得了比往年更多的收入,平均每英畝180萬坦桑尼亞先令,合人民币5400多元,比沒有幹旱的去年,高出近1000元。而在另外一個幹旱稍輕的村莊,祖瑪一家人,每英畝的收入則超過了2萬元,比一年前高出4000多元。

從2011年開始,李小雲和他的團隊開始在坦桑尼亞進行中非農業合作,将中國旱作農業的技術和經驗,推廣到當地。十多年來,法圖瑪、祖瑪他們學習玉米高産技術、玉米大豆套種技術等,收入比原來增加了三到四倍。

非洲山區種玉米(從種玉米到磨豆漿)1

2015年7月,中國農業大學李小雲教授與坦桑尼亞村民進行交流。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中國專家走進異域村莊

佩雅佩雅村乃至周邊的非洲鄉村裡,村民們見過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援助團隊和專家。在法圖瑪的眼裡,那些專家離自己很遠,他們對一切都保持着好奇心,卻又從來不深入這裡的生活,浮光掠影一般地走過村落,留下一些村民們不了解的項目。

直到第一次見到中國專家,法圖瑪從沒想過,這些專家會在這裡停留10年,他們和村民們一起下地,手把手地教會村民們怎樣用最簡單的技術增收,還幫助村民們改造村莊,教他們蓋房子,教孩子們讀書……

對法圖瑪來說,中國專家是不一樣的。而對李小雲他們來說,這些東非的村莊,陌生中卻有些熟悉。

上世紀九十年代,李小雲在歐洲學習時,從歐洲到東非的坦桑尼亞進行了調研。李小雲覺得,非洲幹旱的天氣,和中國的大西北有點像。十多年後,2008年,李小雲再一次去坦桑,再一次深入調研,他發現,許多在中國特别普通的事情,在那裡卻很難實現。“比如玉米,在華北平原,畝産800斤、1000斤,甚至超過1000斤,都是很普遍的事情。農民在玉米中套種大豆等作物,也都司空見慣。但是在非洲,我們在不同的省調研發現,當地的玉米産量非常低,畝産隻有150斤左右,高一點兒的,也就200斤。”

非洲山區種玉米(從種玉米到磨豆漿)2

2018年10月,李小雲教授在坦桑尼亞實地調研。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佩雅佩雅村所在的莫羅戈羅省,土壤并不貧瘠,而且那裡氣候複雜,有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也有熱帶山地氣候。同時,還會受到東部海洋季風的影響,如果善于利用,或許可以獲得更好的收成。“我們發現,産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種植密度不夠,1畝地普遍隻種1000株左右,屬于典型的廣種薄收形态。在中國,密植的玉米,1畝地起碼要種4000株。這其實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在坦桑尼亞,沒有農民懂得。”

在非洲推廣中國農技

2011年,李小雲團隊在莫羅戈羅省佩雅佩雅村考察,并在村裡開啟了第一個農業合作項目。

李小雲團隊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武晉還記得當時的情景,“他們大多是家庭生産的模式,男人在地裡刨出一個小坑,女人跟在後面點種,一畝地也就種1000株左右,特别稀疏。”

怎樣幫助村民們增收?事實上,在過去的很多年裡,來自世界各地,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援助團隊,為當地提供了很多方案,但這些方案大多難以推廣。

“我們發現,此前的一些援助團隊,往往會提供一些超越非洲發展情況的方案,比如灌溉農業、機械化農場等。這些方案并非沒有道理,以坦桑尼亞為例,當地地廣人稀,從道理上來說,發展替代勞動模式,确實是一條技術路徑。問題在于,當地同樣嚴重缺乏資本,也就是說,極少有人買得起拖拉機。就算能買得起,也用不起,承擔不了高昂的能源、維護等成本,還有道路條件不足造成的損耗。”

在确定第一個項目之後,李小雲團隊提出了一個“平行經驗”的概念,也就是說,用适合當地發展水平的技術,去改變當地農業生産的狀态。

非洲山區種玉米(從種玉米到磨豆漿)3

2018年3月,李小雲教授與當地農業官員在在當地調研農戶情況。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事實上,這些技術中國并不缺乏,李小雲解釋,中國當前的農業現代化,已經非常接近發達國家。但在過去,卻長期處于和非洲國家類似的階段。尤其是在機械化普及之前,農業生産勞動密集的時代,中國人發明了合理密植、有機肥、間作、輪作等許多技術,實現了農作物産量的大幅度提升。

為此,團隊專家為當地農民設計了完整的技術方案,通過繩索厘定行距、株距等,農業專業畢業的農民維羅妮卡·盧加諾告訴記者,這些技術非常具體且完整,“首先,播種之前要深耕。其次,選擇更适應幹旱環境的品種,再次,播種時,每個孔播兩粒種子,孔之間的株距、行距也有非常具體的要求……”

在當地,從來沒有人想過,種地還可以有這麼精細的流程,“在過去,人們把種子随意地撒到地裡就不管了,非常稀疏,如果碰到幹旱,發芽率不高,長成的就更少了。”維羅妮卡·盧加諾說。

用事實讓當地人接受

這套和以往的種植經驗完全不同的技術,一開始并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新技術難以推廣的第一個原因,和當地的發展水平有關,位于東非的坦桑尼亞,并沒有進入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時代,尤其是農村,時間的流速是緩慢的,一個村民從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去,村裡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的改變,老一輩的生産和生活經驗,傳到下一代依舊在使用。

新技術難推廣的另一個原因,是不了解。

2011年,中國政府在佩雅佩雅的村莊建立了中坦農業減貧學習中心,李小雲團隊是當時的技術指導團隊,負責篩選适合當地農業生産的技術,并進行推廣。今年41歲的阿德裡安·巴爾塔薩·魯維耶馬穆就是第一批參與者,很快,他就被這些新技術打動。阿德裡安·巴爾塔薩·魯維耶馬穆的家,是一個4口之家,家裡有妻子和兩個孩子。農業是這個家庭最重要的生活來源,不僅為一家4口提供了食物,賣出去的糧食,也換來了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對我們來說,增産,就意味着家庭境況的改善。”

非洲山區種玉米(從種玉米到磨豆漿)4

2018年3月,當地農戶在項目地耕作。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農業技術推廣的第一年,整個佩雅佩雅村隻有一個技術員按照約定使用了新技術。這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從來沒見過那樣種玉米的,太複雜,也太辛苦了。”法圖瑪·穆卡姆巴說,“和以前的種植方式相比,新的方法,投入的勞動要多出很多,但收益如何尚未可知,這是很多人不願意接受的主要原因。”

不僅農民如此,當地農業官員也是如此,莫羅戈羅省經濟與生産處副常務秘書羅莎麗娅·韋格斯拉告訴記者,“最開始的時候,技術合作,隻在一兩個村推廣,我并不确定是否能真的有效,是不是真的能夠推廣開來。”

但很快,事實就改變了人們的認識。這些來自中國的旱作農業技術,在同樣幹旱的非洲效果顯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獲得了從未有過的豐收。

李小雲團隊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徐秀麗告訴記者,在采用新技術之前,當地玉米産量在每英畝三百到五百公斤,畝産合五十到八十公斤。采用新技術後,畝産可以達到三到四倍。

被改變的農田和村莊

2018年,李小雲團隊的新技術方案,已經推廣到十個村子,成百上千用上新的種植方式,收獲更多的糧食。

在當地的農田裡,時常可以看到鮮明的對比,采用新技術的農田,玉米整齊而高大,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結着飽滿的穗子,而緊鄰的玉米地裡卻長滿野草,甚至遮住了稀稀拉拉的玉米。

在十個村莊中,改變的并不隻有農業,也包括村莊本身。在此之前,李小雲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從事了多年的扶貧工作,這些經驗也被推廣到非洲。

非洲山區種玉米(從種玉米到磨豆漿)5

2018年2月,當地村民在進行密植技術拉線精耕細作。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實驗,改變村莊的面貌,發展村莊的新業态,其中重要的經驗之一,就是通過政府帶動,讓村民主動參與其中,盡可能避免資本的進入。在非洲,我們也是這麼做的。”李小雲說。

除了開展适用農業技術的推廣,李小雲團隊的專家們,還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幫助各個村莊修整道路、重修房子、整理村莊。

在瓦辛巴村,75歲的奧馬裡,生活已經和以前完全不同。新的技術讓他的收入大幅度提升,他蓋了新的房子,裝了自來水,還建了羊圈,養羊的技術,也來自中國專家。

收入的提升,也讓這些非洲村莊裡的人們,有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法圖瑪·穆卡姆巴表示,在以前,一場疾病,或許就會讓一個家庭崩塌。“前幾年,我丈夫生了一場大病,住院很長時間。如果在以前,我們這個家庭幾乎不可能承擔這些費用,但現在,疾病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債務。”

增收之後更需改善營養

除了深翻、密植、使用農家肥等傳統的旱作技術之外,更多适應當地的技術、小型設備,在不斷的交流中進入當地。而中國專家們,也在不斷成熟和成長。

從2011年開始,每年夏季,李小雲團隊的專家們,都要去坦桑尼亞待一段時間,在村裡、田間現場指導。

新冠疫情發生後,去往非洲實地指導的行程暫停,但每隔一段時間,團隊專家們仍會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和當地農業官員、農民交流,了解村莊的變化,農業的發展情況。

2021年,李小雲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在當地示範玉米大豆套種技術。

中國技術幫助非洲村民增産,但增産的同時,地力的消耗也變得更快。怎樣才能恢複和維持地力?李小雲最先想到的是大豆,這種原産自中國的豆子,既有經濟價值,還有固氮、肥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營養豐富,能彌補當地人長期以玉米為主食導緻的營養缺失。

在李小雲看來,改善營養和改善收入幾乎同樣重要。在坦桑尼亞的大部分農村,當地人習慣種植一種白玉米,這也是他們的主食,但隻食用玉米,會缺乏一些人體所必須的營養元素,比如色氨酸和賴氨酸。

盡管村民們會賣出剩餘的糧食,或者打點兒零工,但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改善他們的生活,也很難通過更豐富的食物,獲得人體所必須的營養。大豆,或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契機。

中國的專家們想到,“大豆是優質的植物蛋白來源,就蛋白質含量而言,可以媲美牛奶。大豆還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中國人用大豆制作各種豆制品,在中國人心裡,許多豆制品是可以和肉類相比的。那是否可以在非洲推廣大豆,在保持地力、提升收入的同時,還能改善當地人的營養狀況呢?”坦桑尼亞氣候适宜,盡管處在熱帶,但全年平均氣溫隻有20℃,主要分為雨季和旱季,大部分地方都适合農業生産。團隊在初步的勘查之後發現,在整個莫羅戈羅省,大約有五個區域适合大豆種植,在這些區域中,他們選擇了四個村作為最初的試點。

被大豆改變的人們

确定試點後,李小雲團隊制定了一份玉米大豆套種的技術方案。實際上,團隊所推廣的人工套種技術在中國北方曾被廣泛使用。

玉米大豆套種的優勢,在于套種之後,每一行玉米幾乎都可以看作是邊行,可以享受更多的通風和光照,這也被稱為“邊行效應”。因此,套種之後,盡管玉米種植數量變少了,但實際上的産量并沒有降低。同時還增加了大豆的收益。而大豆,又具有改善地力的效果。

非洲山區種玉米(從種玉米到磨豆漿)6

2022年6月23日,佩雅佩雅村,村民們第一次收獲的大豆。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在坦桑尼亞,當地的農業技術人員們,将中國方案進行整理,細化為品種選擇、種植處理、播種期、種植方法、田間管理等一系列完整的耕種管收的技術,并教給了一百個農民家庭。

2022年2月,坦桑尼亞播種季,柯泰特村裡,61歲的農民亞當,在自己的一英畝玉米地裡套種了大豆。亞當是一個六口之家的主人,家裡還有他的妻子和四個孩子。這個非洲農家的主要收入,都來自12英畝、約合70多畝地裡的産出。他種植玉米,也種植芝麻、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玉米是這個家庭主要的食物,而經濟作物每年可以給他帶來大約900美元、約合6000元人民币的收入。

對亞當來說,種大豆是全新的種植體驗,吸引他的,是項目推廣者在村民大會上講述的前景,“他們介紹了大豆在營養健康和增收方面的好處,我覺得可以試一試。”

2022年4月前後,莫羅戈羅省經曆了一場漫長的幹旱,而且,恰好出現在大豆和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幹旱降低了農民對玉米和大豆的産量預期,但也讓他們有了新的發現,相比玉米,大豆的耐旱能力可能更強。到6月,亞當收獲了大約400斤大豆,他判斷,如果雨水充沛,産量可以達到1000斤。

把大豆變成中國豆漿

在李小雲團隊推廣大豆之前,莫羅戈羅省隻有極少部分人種植大豆,更多人不了解這種陌生的作物,也不了解它們該如何食用。

為此,在夏收之後,李小雲團隊還設計了一套新的技術指導方案,通過當地農業官員等技術人員,指導當地農民做豆漿等豆制品。

非洲山區種玉米(從種玉米到磨豆漿)7

2022年6月23日,佩雅佩雅村,等待豆漿做好的家庭主婦們。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2022年6月24日,當地技術團隊在亞當所在的柯泰特村,為第一次收獲大豆的人們,現場示範制作豆制品。

亞當的院子裡生起了柴火,架上大盆,将碾碎的大豆煮熟、過濾、再次煮沸,一鍋豆漿很快就煮好了。鍋裡騰起的熱氣和柴火的煙氣混在一起,鍋的周圍,則圍着許多村民,等待豆漿出鍋。

這些豆制品受到了村民的歡迎。亞當告訴記者,他和家人們都喜歡豆漿,也有村民覺得,豆漿的味道,有點兒像牛奶粉。而種植大豆的村民們,不僅可以改善家人的營養狀況,也有了提升收入的新途徑。

得到提升的不隻有非洲的農民,對李小雲和他的團隊來說,十年援非同樣收獲巨大。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我們幫助非洲是單向的,其實這些合作項目和活動,給我們也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學習機會。讓我們更好地從全球視角、非洲視角去重新看待自己。非洲人是我們全球化的老師,在相互交流中,我們會接受不同的意見反饋。”李小雲說,“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些收獲,恰恰是進入新世紀後,中國重新構建與世界的關系,重新構建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關系的一個縮影。我們不再是一個被動加入到地球村的成員,而是開始主動與世界融合,并在全球範圍内,分享我們的經驗,承擔自己的責任。”

相關鍊接——

他們說

慕康果:項目協調員、莫羅戈羅省前助理秘書長

種大豆項目可以繼續延長

我們這裡一直都有來自發達國家的援助專家和援助項目,作為本地的農業管理者,我也曾和許多援助專家接觸過,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學者,像中國學者這樣,頻繁進入普通的農家,進入一塊塊農田裡。來自中國的玉米種植技術,在坦桑尼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今年開始推廣的玉米大豆套種技術,可以為農民帶來更多的增收機遇。

大豆在全球範圍内需求量非常大,也是人類和動物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完全可以成為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在過去幾年,莫羅戈羅省各區域都有農民開始種大豆,但農民們遇到了很多挑戰,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市場。人們并不了解這種作物,也缺乏如何使用大豆的知識。

不過,我發現,當農民們學會制作豆制品之後,對大豆種植的反應變得更加積極。一方面,他們相信大豆可以改善健康狀态,對消除營養不良有積極效果。另一方面,他們也認為大豆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農民正在變得更加積極,我認為這個項目可以繼續延長,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參與的村莊和村民數量,在生産和加工方面提供便利支持,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對接市場。

達斯坦:莫羅戈羅省基洛薩縣農業官員

農民對種大豆反響很好

我全程參與了佩雅佩雅村和柯泰特村的所有項目,定期考察項目進展。在今年6月,還參加了柯泰特村的大豆加工産品培訓。

大豆作物是重要的營養和經濟作物,去除降水量因素,農民的收成确實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大豆加工産品的培訓後,農民知道了如何制作豆制品,并嘗到了豆漿的美味,我相信會有更多的農民使用這些産品。而且,農民對此的反響很好。從我個人角度,我會繼續支持農民生産和使用這些産品,我認為可以在整個基洛薩縣生産,以促進人們的健康,同時提高收入。

伊迪: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瓦辛巴村村民

今年推廣套種技術第一個報名

今年的旱季格外漫長,瓦辛巴村乃至周邊的村子,收成都很差。

但也有意外的驚喜,第一次種的大豆,收成比想象的要好一點兒。

過去十年中,我一直按照中國教授推廣的技術種玉米,讓我這個四口之家,真正得到了益處。所以,今年推廣玉米大豆套種技術的時候,我第一個報名參加了,因為我信任中國的教授團隊。

我在一英畝(約合6畝)玉米中套種的大豆,在7月份的時候,這一英畝收獲了大約400公斤玉米和120公斤大豆,盡管和預期的産量差得很遠,但在旱情下,這樣的收成已經超出預料了。

聽說在遙遠的中國,也有廣袤的旱地,在過去的時間裡,那裡的人們,積累了很多旱地農業的技術。在有些地方,僅靠下雨,一英畝就能收獲3000公斤以上的糧食。很難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場景,那是我57歲生涯中,從未有過的經驗。

但我想,那樣的場景,或許離我們并不遙遠,因為中國的旱地農業技術和經驗,在這裡已經推廣了十多年。我們學習中國種玉米、種蔬菜的方法,今天的我們,已經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更重要的是,那些中國的教授,仍在關注着我們這裡,他們改變了我們的農業,也改變了我們的村莊,幫我們修村莊、蓋房子,帶給我們新的作物,新的食品。我喜歡大豆,也喜歡豆漿,它看起來就像牛奶一樣,培訓的農技人員告訴我們,它還很有營養。

我想我會繼續種植大豆的,我很有信心。現在,我們縣裡、鄉鎮的農業官員,我們這裡的農業研究者,也和中國教授一樣,會經常到村裡看我們的生活,到地裡看莊稼的長勢,他們也會幫助我們。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王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