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盧梭教育思想特征

盧梭教育思想特征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5-03 01:30:32

家庭是生命和教育開始的地方,也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元,家庭教育對個人的成長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更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當代中小學生家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很多爸爸媽媽苦于沒有切實可行的對策。

盧梭教育思想特征(利用盧梭自然教育思想進行家庭教育)1

一、營造良好家庭環境,構建家庭教育多維目标

家庭教育本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現代社會分工導緻了人的片面發展。

首先,中小學生家庭教育忽視了良好家庭環境的構建。爸爸媽媽注重提高孩子物質生活環境,卻忽視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環境構建。積極家庭教育環境的構建對孩子個性化成長具有重要作用,但當前,家庭教育主要是為孩子未來的完滿生活做準備,即成了就業、升遷的手段,家庭教育培養目标逐漸趨同。

其次,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目标較為單一,過分注重孩子的成績,而孩子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質的培養、其興趣愛好和個性更是被逐漸磨滅。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借鑒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來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構建家庭教育的多維發展目标。

(一)運用“消極教育”思想,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旨在培養“自然人”,以順應孩子的天性以及内在自然的發展規律。盧梭“消極教育”思想不是刻意地引導孩子學習真理,而是主要防止他們被外部環境影響心靈沾染罪惡或産生不良思想,從而使孩子保持童真、回歸天性、自由發展。即“消極教育”并不是放棄對兒童的教育,而是要在兒童的自由發展中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的個性特點,成人不幹預、不灌輸、不壓制地讓兒童遵循自然發展。

盧梭教育思想特征(利用盧梭自然教育思想進行家庭教育)2

同時,結合自然後果法,讓兒童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後果并進行教育。中小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爸爸媽媽應該轉變片面重視智力教育的思想,運用“消極教育”來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盧梭還提倡孩子的教育要回到鄉村以幫助孩子發展内在自然,因為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讓人們很難做到遠離城市回歸鄉村去接受自然教育,但可以在家庭中為孩子營造自然的成長環境,不去過分幹預孩子自然本性的發展,盡量避免孩子過早接觸社會中負面因素的影響如注重成績、升學等功利化思想。

(二)借鑒盧梭教育原則,構建多維發展目标

家庭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原則、節制自由原則、平等原則、協調一緻原則,以及愛、尊重和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來保證培養“自然人”教育目的的實現。其中,自然原則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則,要尊重天性、回歸内在自然以及順應身心發展規律來促進孩子良好、健康發展;節制自由原則要求爸爸媽媽将孩子的欲望控制在其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同時不去束縛孩子的思想,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平等原則要求爸爸媽媽要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與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使其天性可以更好地發展;協調一緻原則認為,事物的教育、人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要協調一緻,以不可改變的自然教育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與人的教育向其趨近、靠攏,以實現培養“自然人”的教育目标。尊重、愛和嚴格要求相結合,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自然後果法讓孩子意識到不當行為的後果,并有所畏懼。盧梭的自然教育觀認為,自然規律支配一切,人的成長和發展也應尊重自然規律,符合“自然人”的培養目标。這裡的自然人是指不受傳統思想的束縛,遵循自然天性、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盧梭教育思想特征(利用盧梭自然教育思想進行家庭教育)3

二、确立孩子主體地位,豐富家庭教育内容

根據盧梭自然教育思想,家庭教育要尊重兒童,重視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進程,使成人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讓位于兒童的自主發展,使兒童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成人也不再主宰一切。同時,要減少功利化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再隻注重顯性的智力教育、孩子的分數成績以及身體健康等,還應該豐富家庭教育内容,關注具有持久影響的、具有内隐性的實踐創新能力、責任擔當素養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等。

(一)爸爸媽媽合理讓位,确立孩子主體地位

盧梭認為,“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做出或好或壞的評價,要真正了解兒童,以便因材施教”。教育的核心是歸于自然,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決定了教育必然是自由的。他反對傳統教育運用嚴酷的紀律和體罰來壓制人的天性,主張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給兒童充分的自由,讓其自然生長發展,讓兒童用自己的思想感受萬物。

盧梭教育思想特征(利用盧梭自然教育思想進行家庭教育)4

他主張,轉變傳統的以爸爸媽媽為中心的教育觀念,真正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而不是幫助孩子“規劃人生”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小紳士”。孩子的身心是不斷成長變化的,因此,爸爸媽媽要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和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讓孩子在自然、民主的環境下健康成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傾聽孩子最真實的想法,構建親密的朋友式關系;尊重孩子的選擇,不用“過來人”的經驗做規劃式指導。

(二)減少功利化思想,科學配置教育内容

将盧梭自然教育的法則應用到當代中小學生家庭教育中,需要依照孩子不同的個性特征科學配置教育内容。爸爸媽媽要用心地發現孩子特有的個性,并依此選擇适合的教育内容而不是為了成績去組織家庭教育的内容,這是家庭教育應有的價值取向。

一是突出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盧梭認為,“問題不在于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樣去發現真理”。中小學生家庭應将教育興趣與實踐相結合來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例如,建立家庭親子閱讀角,留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并探索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和孩子一起關注生活,通過“在做中學”提高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創新實踐。

二是重視孩子的道德教育。爸爸媽媽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潛移默化地傳遞正确的道德觀;爸爸媽媽和孩子要構建道德學習共同體,一起觀看和分析熱點新聞以及交流品評人物事迹,共同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在生活中積極實踐道德行為,幫助孩子将領會的道德觀通過實踐内化吸收。

盧梭教育思想特征(利用盧梭自然教育思想進行家庭教育)5

三是聚焦心理健康教育。在注重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爸爸媽媽也要關注其心理健康。一般來說,孩子在學校接受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限的,家庭教育應該做更為有益的補充。

因此,爸爸媽媽要學會放低自己的身段,與孩子平等地交流互動,建立親密的夥伴關系;定期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願意分享煩惱憂愁時認真傾聽,幫助孩子疏導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供其參考;爸爸媽媽在閑暇時間要多閱讀一些關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豐富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