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與演變
“雞”字初文見于商代甲骨文,有兩個字源。一為象形字,像一隻公雞的形狀,高冠長喙長尾,像雄雞報曉,引吭高歌的樣子;一為形聲字,形旁鳥像禽鳥形,表示雞的本義與禽鳥有關。聲旁為爪(手形)、絲、大組合成的奚,本義是奴隸,在字中表音。
金文字形延續甲骨文,一種是象形字,刻畫的是雞的形象,雞的頭、冠、眼、喙、身、翅、尾、腿、爪一應俱全,特别是長喙高冠;一種是形聲字,即由“奚 隹”組成的“雞”字。
小篆字形規整,筆畫圓轉,字形取縱式。有“雞”和“鷄”兩種寫法:
隸書筆畫線條變得平直,多是“雞”這種字形。
楷書字形更加規整,成方塊字,也有“雞”和“鷄”兩種寫法,簡化後均寫作“雞”。
二、含義
雞本義指一種家禽,是雉科原雞屬動物,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品種很多,大小形色都不相同。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能報曉,雌性能生蛋。引申為十二生肖之一,與十二地支的酉相配;還可用于地名、人名等。
《說文解字》:“雞,知時獸也。從隹,奚聲。籀文從鳥。”
雞古稱重明鳥,乃“知時畜也”。在古人眼中,雞既是人類最早馴化、最廣泛食用的動物之一,也是能夠辟邪納吉的祥瑞之物,是“玉衡星散”的産物,是天界降臨的瑞禽。古人認為,雞兼備“文、武、勇、仁、信”五德,是為“德禽”。
雞的形象頻繁見諸各時期、各形制的文物遺存之中,同時也是表現得十生動鮮活的重要題材。在裴李崗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有雞的遺骸。說明家雞在黃河流域馴化的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這是目前國内外已知最早的記錄(裴李崗遺址年代為公元前5935±480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