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财務思維深度解析

财務思維深度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7 12:30:49

導語:财務是什麼或财務的本質是什麼,是一個非常宏大而悠久的哲學命題,至今仍沒有一緻的共識或定論。我國一直習慣将财務與會計放在一起并稱,如企業及一般組織内部都設有“财會科(處或部)”,讓很多人誤認為财務與會計是一回事。本文的核心觀點是:财務是一種通識思維,會計是一種專門職業,财務與會計是兩回事;财務的本質是收益與風險的二元均衡,會計的本質是真實性或真實性基礎上的準确性。

财務思維深度解析(财務本質是什麼)1

01會計與财務本質的主流觀點

一、會計的本質

這是一個一直處于争論與研讨中的學術話題,并因此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不同觀點與流派。檢索百度有關财務與會計本質的觀點綜述,中外會計界大緻有五種學術門派:

1. 會計本質上是一個以提供财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以為管理提供咨詢服務。這是美國會計界的主流觀點,我國的餘緒纓、葛家澍兩位知名教授是這一門派的代表人物。他們強調會計的反映職能,忽略會計的控制職能。

2. 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其本身具有管理職能,不僅僅是管理的工具,會計包括财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我國著名會計學家楊紀琬、閻達五教授是該門派的代表人物。

3. 管理工具論,認為會計是管理經濟活動的一種工具。

4. 會計藝術論,認為會計是一種記錄、分類和總結企業交易并報告解釋的藝術。

5. 會計受托責任論,認為會計本質上是認定和解除受托責任的一種控制系統,會計目标就是真實、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反映受托方的經營情況,認為可靠性比相關性更重要。

綜上所述,目前學術界會計本質主流觀點是“會計信息系統論”與“會計管理活動論”。簡而言之,會計本質要麼是信息、要麼是管理,似乎套在其他職能部門身上也是适用的,總感覺不能給人一種拍腿叫絕的過瘾感。我認為上述觀點側重從會計職能角度而非企業或組織整體視角而言的,其實會計的本質就是真實性,或者真實性基礎上的準确性,感覺專家們的觀點有些過于複雜了。

二、财務的本質

1. 貨币關系論,認為“企業财務就是物質生産領域裡利用價值形式來反映原材料采購、産品銷售,計算生産耗費、成本、價格和盈利,進行社會産品和企業收入分配所形成的分配關系(黃菊波教授觀點)”。

2. 資金運動論,認為企業财務的本質是企業在生産過程中的價值運動和其所表示的經濟關系。企業等本單位的資金運動稱為财務活動,資金運動所體現的經濟關系稱為财務關系。

3. 價值分配論,認為企業财務活動圍繞着籌資、投資及收益分配三個基本方面,企業财務的本質就是财務主體對企業資金的分配,這種分配不僅是對生産成果的分配,還包括對生産要素的分配。财務實質上是一個分配問題,它反映的是建立在價值分配活動及其相應管理活動基礎上的人們之間責權利關系。

4. 所有者财務論,認為财務是以所有者為主體,對所有者投入的資本金和收益進行監督和調控,以實現本金最大增值為目标的一種分配活動。

5. 财權流論,認為财權是“财力”以及與之相伴随的“權力”之結合,有了獨立财權的企業才能成為财務主體,才能有自己的财務目标,才能獨立地處理企業與外部的财務關系,并獨立地行使企業的财務職能。

上述觀點主要圍繞着“資金、分配及關系”來闡述,都限定在企業财務範圍内來論證的。他們從不同角度對财務本質的部分特征做了分析說明,各有其道理,但總感覺上述定義都沒講到根上,需要有更好的論證與闡述。

三、财務與會計不是一回事

基于下表所述的巨大差别,财務與會計确實是兩項不同的經營管理活動:财務側重價值的創造與分配,會計側重價值的計量與報告。如果把企業運營比作一場足球比賽,業務部門是前鋒與中鋒,财務部門是後衛及守門員,會計部門則是場外的記分員與統計分析員。盡管它們均聚焦于的企業價值活動領域,但它們的目标定位、觀察視角、商業邏輯邏輯及評價标準等是完全不同的。基于篇幅所限,本文重點闡述财務本質。

财務思維深度解析(财務本質是什麼)2

02 财務的本質是什麼

一、生生不息的中國式宇宙觀

與西方上帝創世界創人的基督教文化不一樣,中國古代聖賢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陰陽一體”的生命宇宙觀:陰陽是世界的本原,是天地人等萬事萬物生成變化的根源;陰陽二氣相互輪轉、相輔相成、相殺相克,共同造就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宇宙世界。中國文化裡獨特的陰陽世界觀為我們提供了一把解開财務本質之謎的新鑰匙,讓我們可以跳出專業職能視野轉向企業整體視角來看财務,就像莊子站在天空俯視地球得出“萬物齊一、物我齊一”的新世界觀一樣,它有可能讓我們得到對财務本質的最深刻洞察,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對很多财務現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釋。

1. 包括天地人在内的萬事萬物是由陰陽兩個不同的力量融合而生成:陽者,健也,喻事物的發動;陰者,順也,喻事物的完成。一陰一陽謂之道,不存在陽好陰不好或陰好陽不好的說法。

2. 萬事萬物都處在陰陽兩股力量此消彼長、盛衰輪回的發展過程中,陰陽均衡循環往複(平衡是靜态的,均衡是動态的),由此形成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及人類生命的生老病死等周期循環過程。天地之大德謂生,一切皆陰陽、一切皆周期。

3. 陰陽雙方不是絕對分開的,而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由于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成就了今天人們生活其中的生生不息之宇宙世界。

二、财務之道

(一)企業是一個陰陽合體的商業組織。一般而言,企業是一個配置并經營各類有形無形資源、追求财務回報的商業組織,它是構成當下商業世界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按照中國人的陰陽世界觀,企業就是一個陰陽合一的商業生态系統:陽者,即聚焦外部用戶或客戶服務的經營部門,包括産品線、銷售、研發、制造、供應鍊、品牌等部門;陰者,即專注服務用戶經營的财務、金融、品質、審計、HR、内控等管理部門。陰陽類部門是企業内部的兩股力量,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相輔相成,共同造就了企業的興衰發展變化(見附圖一):

财務思維深度解析(财務本質是什麼)3

1. 重新認定企業各部門的定位:傳統上,人們常将屬陽的部門定義為企業的利潤中心、收入中心,屬陰的部門定義為成本費用中心,同時感性地認為陽性部門貢獻遠遠大于屬陰性的部門。這種分類是盲目且不科學的,就比如男(陽)女(陰)結婚生小孩,誰敢說男人的貢獻一定大過女人呢?實際上,企業内部的前中後台部門都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隻是職責分工不同而已:陽性部門的主要創造價值方式是增加客戶價值提升産品毛利,陰性部門的主要價值創造方式是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系統成本。具體而言,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工作重點,當然會存在部門重要性的差異。其實企業緻勝靠的是整體或系統競争力優于對手,而不是某一些部門強于對手就能取勝的。總而言之,部門如果産品毛利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則公司經營部門是不合格的;如果企業整體成本費用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則公司管理部門是不及格的;如果企業資産收益率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則公司高管團隊是不及格的;如果企業淨資産收益率低于企業資本成本率,則包括企業董事會在内的董監高團隊是不合格的。

2. 企業外部用戶或客戶才是企業唯一的利潤中心,企業内部的各個部門在用戶眼中都是成本費用中心。企業之間的競争就是用戶綜合服務解決方案之争及企業内部系統競争力之争。誰家方案在用戶眼中的價值高成本低,用戶就把鈔票——經濟選票——投給誰。隻要用戶不認可産品與服務的價值,哪怕企業産品用了全世界最好的材料、最高端的技術、最好的品質,則産品價值等于0,當然企業所有的投入也就化為烏有。産品是用來成就并取悅用戶的,不是用來顯擺自己牛逼的。因此,用戶付出交換價值獲得效用有關的産品價值以及體驗有關的品牌價值,企業交付産品獲得覆蓋成本的交換價值及提升企業美譽度的社會價值,顯然客戶才是企業真正的利潤中心。

3. 财務首先是一個企業整體級的概念,它包括企業價值設計、創造、評價、保護及分配的全過程。企業三大财務指标---收入、利潤及淨現金流量---其實是企業最核心的經營指标,業務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财務負責人是第二負責人。因此,企業财務工作不等于企業财務部的工作,其實業務部門承擔的财務工作更多更重要,财務部的工作隻是企業财務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二)财務是什麼

實際生活中人們對财務的理解是多種多樣的,絕大部分是企業内部業務夥伴對财務行為或現象的看法。如果談到社會各行各業對财務的認識,結論會更加豐富多彩,我會另文闡述。本文前述的财務本質觀點比一般财務現象的分析要深刻的多,但仍然沒講到根上且不好解釋很多現象,也不該局限在企業财務領域。其實财務是遍及各行各業各人的,人人都可以是精打細算的财務專家。

1. 财務現象有哪些?

人們對财務現象的認識有點像盲人摸象,就個别具體而言是對的,就整體而言則非常片面,是一種既對也不對的狀況。

(1)财務是錢。财務部門是企業裡唯一管錢玩錢的部門,部門權力大,财務人員性格冷酷很嚴肅。這種觀點最為人們所接受,影響面最廣。

(2)财務是賬。财務人員幾乎天天與憑證、發票、單據等打交道,他們最重要的産出是明細賬、分類賬及總賬等。無賬無财務,當然言之有理。

(3)财務是報表。三大報表是财務部門的最終産品,業務夥伴印象中的财務人員天天忙的是報表,的确是一群名符其實的“表哥表妹”。

(4)财務是數字。财務部門的産品名義上是報表,實際上是各種各樣的數據,包括絕對數及相對數。有的企業沒有會計部,而是設立财務信息中心,這樣理解财務當然有道理。

(5)财務=财富 業務,業務=經營 投資 融資。财務就是通過經營企業三類業務---産品經營、資本運營與融資管理---去獲取财富(财務回報)的經營管理活動,這是我自己以前在企業負責财務工作時總結出來的一個觀點,感覺也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2. 财務的本質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事物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并通過個性表現出來。财務的普遍性就是财務之道或财務的本質,财務的特殊性就是與财務之術有關的财務現象。顯然,财務之道存在于财務之術中,并通過具體的财務實務表現出來。

(1)财務是一門如何創造價值的學問,它的本質是收益與風險的二元均衡。基于生生不息的陰陽世界觀,财務其實就是業務的貨币表達,業務與财務就如硬币的一體兩面,它們是企業内部陰陽兩股力量的對立與統一:一股力量是陽,專注服務于外部用戶(客戶),目标是創造收益;另一股力量是陰,專注于提升組織運營及資源使用效率,目标是企業整體成本最優化及風險最小化(風險即成本)。企業的業務與财務共同構成外部用戶或客戶的産品服務方案,幾乎同步參與了産品服務方案的預研、論證、立項、開發、量産、上市及退市的全過程。特别是産品成本、定價、商務條款設計、風險補償、支付方式、稅務安排、售後服務承諾等天然是産品或服務方案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項目或業務中的财務代表實際上起到了财務内容類産品經理的作用。因此,财務本質就是收益最大化與風險成本最小化的和諧統一,直接體現為合理收益與合理風險的最佳組合,這種恰到好處的内部均衡就是“和而不同的中庸”之最高境界。美國GE前董事長韋爾奇曾說過“商業的本質是團隊及赢”,同理可以定義:财務的本質是資源及賺。總結一句話,業務本質是赢,财務本質是賺。

(2)收益有财務與非财務、宏觀與微觀、短期與長期之分,并不專指貨币性收益。如品牌力提升、競争優勢擴大、組織能力成長、價值觀傳播等非财務收益在短時期可能沒有貨币型财務收益,但它一定會轉化成企業未來的财務收益。

(3)财務本質上是一種思維,萬事萬物的背後都涉及到收益與風險的估算與權衡,盈虧或得失的綜合預測結果往往是最重要的決策依據。因此,在資源稀缺的任何社會裡,财務思維就不是企業及其财務人員的獨占品,是所有人都必須具備的一種通識思維與底層邏輯認知,完全适用于商業組織與非商業組織。

(4)财務有經營與管理之分,每家企業有三支财務團隊。财務首先是一項企業整體性的資源經營與管理活動,它覆蓋了企業價值定義、價值規劃、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保護及價值分配的全過程。财務經營側重價值定義、價值規劃、價值創造等與收益直接相關,包括戰略财務與業務财務團隊;财務管理側重價值評價、價值保護與價值分配,直接與風險成本效率相關,包括專業财務團隊。

(5)财務部門是企業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政府市場、數據市場等四個市場的前台主角,是當然的企業利潤中心;同時财務部門也是企業産品市場、服務市場、文化市場等三個市場的中後台支持者,大體上可定義為成本費用中心。顯然,傳統上把财務部門隻定義為企業後台及成本費用中心的落後觀念該畫句号了。掌控核心資源的财務部門必須是企業價值創造者,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

03 基于财務本質的決策管理模型

一般而言,企業最重要的決策是戰略決策,決策成本是企業最大的成本,決策失敗是企業最大的失敗。通俗來講,企業戰略就是要明确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是要找到魚多的池塘去釣魚,就是要找到最可能成功的業務方向及路徑。戰略是這樣,其實其他商業及非商業所有決策也如此。企業要實現赢和賺的終極目标,一定離不開基于财務本質的決策管理模型(見附圖二)

财務思維深度解析(财務本質是什麼)4

1. 企業戰略決策就是收益與風險組合的擇優選擇,它是财務本質及商業邏輯的具體展開及落地。

一般企業有四個收益風險組合:高收益低風險,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及低收益高風險。顯然,組合是閉着眼睛也可以幹的,但有很多人紮堆盯着,大概率輪不到自己;組合是睜着眼睛也不能幹的,費力不讨好的事當然幹不得;最艱難的選擇是,它取決于當時的市場環境、企業自身條件及成功概率的預判。不管市場未來情況如何複雜,該模型會給出具體量化的決策依據。

2. 企業戰略及商業模式的驗證必須符合以下财務邏輯(業務合法合規是前提):

(1)項目或業務淨利潤 ≧ 0(收益>風險或收益能覆蓋風險)。

(2)項目或業務的淨現金流 ≧ 0(現金性收益流入>現金性成本流出)。

3. 好戰略必須是做強做大自己的強項(高收益 低風險),遠離那些前景不妙且沒有競争優勢的業務領域(低收益 高風險)。業務赢的方法就是:先做強後做大,先勝然後求戰者勝。财務赢的方法就是:先不輸(管好風險)後求勝(等待對手犯錯),先戰然後求勝者敗。

4. 财務是管理并支持未來決策的,全面經營預算則是将企業未來發展的不确定性變為确定性的橋梁與工具。當然,所有決策管理背後的邏輯仍然是基于未來戰略假設前提下的收益與風險預估與權衡,所有的業務經營計劃都必須在合理可行财務目标的牽引下去制定落實。

5. 有CFO參與的決策一般是理性決策,排斥CFO參與的決策一般是盲目決策。這是一條颠撲不破的真理,已為無數的商業實踐所驗證。企業裡老闆是重大決策的第一拍闆人,而CFO或财務負責人當然是幫助老闆做好關鍵決策的最佳參謀長。

綜上所述,财務既是專業的學科,也是通識的學問。财務不隻是屬于财務學科的,财務思維---收益與風險的二元均衡---是适合于各行各業的一種通識思維。大到國家大政方針、行業政策、企業戰略的決策,小到個人如何說好一句話、如何選擇人生伴侶與職業方向等,無一不涉及到決策背後收益與風險的謀劃與估算,它有助于我們知其然并知其背後的所以然。因此,财商和智商情商一樣,它是每個人每家企業不可或缺的綜合素質之一,更是終生不可分離的三大成功法寶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