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學好英語?我們腦補出理想的畫面可能是:有一個發音純正、知識淵博的頂級英語老師,用先進的教學理論親切認真地教學;而且這個老師隻為你一人服務,根據你的水平量身定制學習計劃,随時随地解決你英語學習上的問題……
不過,中國作為世界上最龐大的英語學習國家,在普通英語教學領域已是一師難求,1對1、随叫随到的頂級名師少之又少,而且費用也不菲。如何通過科技和産品解決英語學習“生産力”的問題,是英語流利說這家創業公司一直思考的事。
四年前,從矽谷回國的三個青年在杭州敲下了英語流利說的第一行代碼,據說當時的辦公室距阿裡巴巴的湖畔花園隻隔一條馬路。矽谷三人組的基因帶給這家創業公司矽谷一樣的科技公司氛圍。
四年後,英語流利說的用戶已經超過3600萬,還獲得了包括IDG、紀源資本等投資機構的青睐。英語流利說為研發投入了數千萬美元,希望給英語教育行業帶來改變和革新。起家于一個英語對話練習及實時語音評分的APP現在進軍人工智能、自适應領域了。
在流利說看來,人工智能之所以能成為一個頂級名師,需要的是先進的理論 先進的AI技術。
2014年底,流利說從美國請來全球知名語言學家Lance Knowles擔任顧問,産品依托先進的“RHR理論”,在教學上模拟人類學習英語的最短路徑來構建整個内容和課程體系,相當于武裝名師的知識和教學體系。同時結合流利說自主研發的自适應學習系統作為用戶學習向導,這等同于名師的教學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自适應AI不是使用知識圖譜,而是通過一個遞歸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模型,讓系統産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像是英語教學領域的“AlphaGo”。也就是說,用戶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他”也在學習,“他”可以根據用戶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數據去預測用戶将要做的題目以及可能會做的題目,從而達到越來越懂你,最終成為你“私人定制的名師”,并給出高效的學習路徑。
為什麼要花一年多研發“懂你英語”産品?新上線的“雅思流利說”怎麼做測評?互聯網行業的經驗如何融入教育公司……近日,在英語流利說上海的辦公室,鲸媒體專訪了英語流利說首席産品官翁翔堅。
翁翔堅是一個互聯網界經驗豐富的管理者,也是一個曾經的創業者。他曾參與創立并領導了被稱為“中國版skype”的UUCall公司,還曾入職騰訊,是手機QQ的一個核心産品負責人,也參與過阿裡汽車事業部初期創立并領導其産品團隊。加入流利說之前,他做的事和教育不相關,但他卻把阿裡、騰訊以及自己上一輪創業的經驗融入了流利說。目前他在英語流利說負責産品、運營、商業化相關的事務。
(英語流利說CPO 翁翔堅)
把騰訊、阿裡經驗帶入流利說,一年多研發收費産品“懂你英語”
鲸媒體:您好像是今年初加入英語流利說的,能介紹下您是如何把之前的經驗融入流利說的嗎?從純互聯網行業轉入教育,您覺得有什麼挑戰?
翁翔堅:我來英語流利說主要做了三件事情:第一,對流利說的産品做了一次比較大的叠代,在原來的工具基礎上加入了内容、社區化元素。第二,做了“懂你英語”的商業化,我來的時候不賺錢,現在賺錢,這個過程其實有很多事情要去準備,要考慮轉化、漏洞、用戶電商化的營銷方式,同時還不能破壞産品原來的氛圍,一定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把公司整個商業體系建立起來,從流量到轉化、到運營到銷售。第三,規劃了後面産品的方向和布局,比如内容化、4.0版本的輕奢教育,比如在AI和雅思方面等,這是我從外部帶來的思考和方式。
對我來講沒什麼太大的挑戰,做互聯網時間久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是,隻要能理解用戶和商業本質,就能夠較快切入行業,為用戶帶來價值。
比如阿裡和騰訊,比較像少林和武當,各有各的偏重,一個重産品,一個重用戶;一個重商業,一個重運營。而流利說,正好可以把兩個特質比較好地結合起來,前面玩流量的部分,要去思考用戶的原點、體驗,對産品的理解、痛點,然後不斷地加大用戶對産品的關聯度,這是騰訊的經驗帶來的。
但這還不夠,因為要做商業化、要做電商,要看轉化率、看商業成本的價值,要看布局、生态等等,這塊經驗就要看阿裡了,阿裡是平台模式,怎麼去支援、怎麼去引入合作夥伴、怎麼看轉化、打廣告、做促銷、跟商業結合等等。
鲸媒體:2015年一整年都在研發“懂你英語”這個産品?
翁翔堅:對,我們應該花了1年多在研發,以往英語都是走名師路線,做中間平台。教育和醫療是沒有被互聯網邊際化的兩個行業,随着用戶的增加,獲得的資源必須要增加,無論怎麼去優化中間的資源配置,都是在舊的賽道賽跑。今天“懂你英語”是開一條新賽道,花的精力和成本肯定是比較大的,因為我們走的并不是名師、老師這種生産關系重新匹配的老路,而是一條極緻的人工智能老師的新路,希望從根本上解決生産力緊張的問題。
鲸媒體:這一年多,流利說在哪些方面投入很大?
翁翔堅:其實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本來是不需要教研或者插畫團隊的,但Lance(上文提到的英語流利說首席教研顧問)的要求比較嚴格,所有的圖片都不能用照片,都要手繪。比如這是一棵樹,照片找的樹一般都有背景,也許樹上有一隻鳥,用戶的注意力第一眼看過去可能看的是鳥,本來不想看鳥的(但這樣就會分撒用戶的注意力)。而在RHR的理論體系中,英語學習必須是沉浸式的,所以我們不但招聘了全球最頂級的教研團隊,還建立了為教學内容服務的原畫、插畫團隊和動畫團隊,目前“懂你英語”内大概有超過6500張原創插畫,都是手繪的,這個成本也很高。
另一個是錄音成本,因為我們的目的是打造最頂級的人工智能老師,所以我們是按照業内的最高标準去做的,産品每一個詞的錄音都是在美國,請了最好的播音員來錄,這些都是按分鐘計費。成本投入很大,同時為了優化我們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我們還在矽谷建立了人工智能團隊,這些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
鲸媒體:這些研發人員都是全職嗎?
翁翔堅:都是全職,沒法兼職,兼職做的品質不太一樣。這個事情當時我們也猶豫了很久,當時動畫、插畫想外包,我們也外包過一段時間,發現時間、效率太低了,他們做的東西我們不滿意、又返工,後來雙方都不願意做了,我們就自己建立了所有的研發團隊。不誇張的說,懂你英語的研發成本花費了千萬元以上,還沒算上時間成本。對于創業公司而言,時間本來比黃金還貴。不過我認為,為了用戶有最極緻的學習體驗,為了能真正為中國教育資源分配做出一些努力,這些都是值得的。
鲸媒體:目前公司共有多少人?技術研發占多少?
翁翔堅:公司共有190人,都是全職,三分之一是技術研發,教研團隊、老師團隊、班主任團隊将近占一半,還有一些實習生。
鲸媒體:“懂你英語”收費的課程分标準版和白金版,核心是哪個?
翁翔堅:核心是标準版,這其實符合互聯網的方式,我希望用戶以最低的成本(99元/月)體驗到最頂級的品質。而白金版相當于增值服務,為一些有特别學習需求的用戶配備了一些體系化的線上人工教師,這是為了滿足差異化的用戶分層服務。
鲸媒體: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強調自适應,您覺得流利說和市場上其他的競争對手有何不同?
翁翔堅:産品形态跟我們一樣的公司,目前好像沒有。在語音識别、人工智能教育這個産品領域裡,我們應該算是最頂尖的。我們在發布會上有個對比圖,在實驗室環境下去對比中式英語語音識别準确率,在各個測試集下,(我們的技術)都遠高于科大訊飛和Nuance。
有些公司的自适應和我們的完全是兩回事,比如它們是用題庫來匹配的,我們其實是根據你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數據去預測你将要做題目以及可能會做的題目。我們沒有知識圖譜,因為數據量夠大,所以可以做到動态關聯和動态匹配。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用深度神經網絡代替了知識圖譜。
鲸媒體:公司招人時,會要求面試者使用“懂你”産品做定級測試嗎?
翁翔堅:都要的,一般Level 4以下是不收的(目前最高是Level 6 )。這個測試很方便,十幾分鐘就知道要不要錄取。外面有很多測評公司都很想接我們這個測評,他們也是英語類的APP。未來随着能力的開放和一些商業化的提升,我們有可能考慮和他們合作。我覺得我們今天肯定是想建一個小生态,各個環節要互幫互助。在這個行業,誰也不能靠一己之力去完成真正的創新和變革,我們隻是希望先跑出一條路來,然後邀請更多願意玩的人一起參與。
整個英語學習的生态涉及很多環節,現在主要是先練好内功,未來等我們産值大了,我們可能可以讓一些名師來我們這裡玩,會有一些更多維度的産業合作和内容合作。
新上線“雅思流利說”,自适應、AI如何切入雅思測評?
鲸媒體:目前英語流利說隻有1個APP?
翁翔堅:其實有兩個。另一個剛剛上線,叫雅思流利說(11月4日剛上線)。
它是專門針對雅思的測評,是我們人工智能技術的又一個新的突破,可以用機器模拟出一個考官,跟學生聊,聊完可以打分,同時還會給出一個詳細的報告。我們請來了雅思前考官與我們的産品一起為用戶的答題錄音打分,結果顯示,流利說算法與雅思前考官所打出分數的一緻性高于雅思官方公布的考官之間的一緻性(根據雅思官方公布,口語考試的皮爾森相關系數為0.85,而流利說算法打分與雅思前考官打出的分數之間的皮爾森相關系數高達0.91)。
可以說我們的算法打分比真實考官的打分還要準。這也是一個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核心産品,要知道,想找到雅思考官可比普通老師要難,費用也很高。
(雅思流利說Android截圖)
鲸媒體:雅思流利說這個産品收費嗎?
翁翔堅:收一點點費用。這是獨立的新産品,不在流利說的産品之内,不跟流利說共享用戶,目标群更細分一些。
流利說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偏成人、偏興趣的(産品),目标用戶以大學生、年輕白領為主,核心是解決他們在工作學習之餘有一個最高效的英語學習方式。而雅思考試的用戶群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産品是分開來做的。
鲸媒體:您之前說到“懂你英語”的自适應技術不是用知識圖譜,而是用深度神經網絡,這是不是針對應試類的考試比較好,所以才又做了雅思的産品?
翁翔堅:也不是,我們現在隻出測評,隻出模拟考試這個環節,我們現在沒有開始去切這個産業鍊。理論上來說,雅思流利說的出現對他們而言隻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補充,因為這會節約大量的師資成本。現在如果想要真的找到一個雅思考官給你打分,并且出報告,這不太現實,成本其實也挺高的。我們可能幾十塊錢就出了,因為我們依靠的是人工智能。
鲸媒體:以後還會研發托福流利說之類的産品嗎?
翁翔堅:一步一步來,目前我們剛完成雅思流利說這個産品,托福在技術上本質是一樣的,不過我們模拟的場景不一樣。機器需要學習,學會雅思、學會托福甚至學會高考、四六級,對機器來講隻是一個學習路徑,這個學習是需要準備的。雅思托福如果能做了,再往下切,四六級、高考就簡單了。無論是語音識别、語義,還是題型的難度,高考不可能難過雅思托福。
理論上,你能想象出來所有的英語測評類的考試,我們都能做,比如國内現在流行托業考試,我們也可以做,但是考的人比較少。雅思測評目前在冷啟動,如果它比較成功的話,我們完全可能開一個測評的線,完全獨立,兩個産品體系完全不一樣。
鲸媒體:目前英語流利說的流量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翁翔堅:我們的流量來源第一是應用市場,一般APP都是應用市場排第一。第二是口碑和關系鍊傳播。第三,可能是來自于一些線下活動、宣傳等。
(雅思流利說iOS截圖)
鲸媒體:您能介紹下線下的活動有哪些嗎?
翁翔堅:我們有一個粉絲節的活動,從流利說成立的第一年就一直都有,這是一種文化。分不同的城市進行,規模不是很大,一般是一兩百個人找一個城市站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互動配音。我們在APP上發出消息,就有人來參加,我們還蠻重視線下互動。現在大概兩三個月一次,一年有3-5次,不定期的,基本都是在一二線城市。
未來希望規模能大一些,也許還可以辦萬人級别的粉絲聚會。這就得看精力了,做活動還是蠻累的,自己投入的心血是不少的。
另外,我們還有校園活動,比如和社團一起舉辦配音比賽,因為我們的用戶群多數在學校。在學校做活動可以維系關系,也可以找到一些好的人。
鲸媒體:今年公司的重點是“懂你英語”和“雅思流利說”這兩個産品?
翁翔堅:重點還是“懂你英語”,雅思隻是一個新的業務線。從懂你英語上線以來,在業務決策和商業決策上,其實發生了很多事。坦白來說,過去我們是走了從0到1的過程,今天看到很多自然轉化其實背後都是做了很多的事情。未來“懂你”還有很多事要做:内容、運營、持續更新等。今年我們在做的事,是從1到100。
鲸媒體:目前流利說有融資計劃嗎?
翁翔堅:暫時還沒有融資。去年是B輪融資,現在我們有收入,對現金沒那麼着急,如果再去融資,可能是戰略級的、産品業務布局相關的。
鲸媒體:雖然很多工具之前都從互聯網切入,但是現在慢慢和傳統教育行業(教研、老師等)結合了,這是一個必然的結合嗎?
工具和行業結合、和互聯網結合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我認為互聯網從來不是傳統領域的轉型之道,互聯網隻在行業若幹個運營環節裡可以提高效率,該輕的地方是可以稍微輕一點,該重的地方是跑不掉的。不可能期望互聯網用五年的時間颠覆一個傳統行業幾十或上百年的東西。
互聯網其實沒有什麼魔力,隻是解決了一個問題:信息效率。互聯網隻是解決了點對點之間的傳遞速度,連接的通路變多了,讓每個通路更加順暢,用戶的表達界面更加舒服;但是擺在一個大的行業來看,是不能完全改變行業本質,我從來沒在外面提過颠覆二字,我是抱着敬畏之心看這個行業。我認為今天流利說做的隻有兩個事,第一個通過互聯網來解決學習效率的問題,另一個就是通過AI解決個性化高效教學的生産力問題。而這也是我認為的教育行業終局,我們會在這兩個點做出不斷的努力和嘗試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