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打嗝嗳氣怎麼回事?打嗝嗳氣是人體常見的現象,許多人可能都有過這種體驗那麼打嗝和嗳氣有什麼區别,為什麼會出現打嗝和嗳氣,經常打嗝和嗳氣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呢?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老打嗝嗳氣怎麼回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打嗝嗳氣是人體常見的現象,許多人可能都有過這種體驗。那麼打嗝和嗳氣有什麼區别,為什麼會出現打嗝和嗳氣,經常打嗝和嗳氣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呢?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先看看打嗝和嗳氣有什麼不同
在日常的生活中,許多人可能會把打嗝和嗳氣混為一談,認為兩者是一回事,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現象。首先兩者産生的原因不同。打嗝是由于膈肌痙攣引起肺部氣體從口腔排出造成的現象,而嗳氣則是因為胃内的氣體反流到食管以及口腔所以出現的現象,也就是說打嗝的氣體是從肺内發出的,嗳氣的氣體是從胃内發出的。其次兩者的症狀有所不同。打嗝是連續不斷地發出聲響,而且是不能夠自己控制的一種反應,發出的聲調會比較短,也比較高,而嗳氣發出的聲音比較弱、持續時間比較長。
二、為什麼會打嗝
其實打嗝的醫學名詞叫呃逆,大家知道在我們的胸腔和腹腔之間,有一個像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稱為膈肌,将胸腔和腹腔分隔開。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膈肌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也有神經分布和血液供應。當膈神經局部受到刺激時,信息會傳導給大腦,大腦就會發出指令,使膈肌出現痙攣性收縮而産生呃逆。呃逆又分為自限性呃逆和持續性呃逆兩種。
1、自限性呃逆:主要見于健康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常發生于進食過快、過飽,或食物過冷、過熱、過度辛辣,喝酒或大量喝含碳酸的飲料均可引起呃逆。氣溫急劇變化,胃腸道内窺鏡檢查,情感因素如恐懼、大笑、過度興奮也可觸發。
2、持續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續或反複發作達一周以上,病人多有器質性疾病的基礎,自行緩解者少見。可見于顱内疾病如腦炎、腦膜炎、腦腫瘤、腦損傷、腦血管病變等。也可見于胸肺部病變如肺炎、肺癌、胸膜病變等,膈肌病變如膈疝、膈胸膜炎等,腹部病變如膈下膿腫、肝髒腫大、膽囊炎、胃腫瘤、胰腺炎、胰腺癌等。
三、為什麼會嗳氣
嗳氣俗稱“打飽嗝”,通常是一種無意識的動作,如果餐後出現幾次嗳氣屬于正常現象。但嗳氣也是胃腸道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當嗳氣頻繁發作令人煩惱時就屬于病理現象,稱為嗳氣症。根據功能性胃腸病的羅馬III标準,把嗳氣症分為吞氣症和非特異性過度嗳氣兩種。
1、吞氣症又稱神經性嗳氣或嗳氣綜合征:正常情況下,人的胃可容納一定量的氣體,稱為“胃氣泡”,主要來源于各種食物中含有的小量氣體和在正常吞咽時咽下的空氣,健康人每咽下10ml液體會同時吞入8-32ml的氣體。吞氣症是指在進食或飲水時過度吞咽空氣,患者由于不自覺地反複吞入大量空氣導緻反複發作的連續性嗳氣,嗳氣不止,緻使不自覺地吞入大量空氣而使症狀更為明顯,此症也有癔病的色彩,多在有旁人在場時發作。
診斷吞氣症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①每周至少發生數次反複嗳氣;②可以客觀地觀察或檢測到吞咽空氣。診斷前症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标準。
2、非特異性過度嗳氣:非特異性過度嗳氣是指反複出現令人不适的嗳氣,但無過度吞氣導緻嗳氣的證據,與吞氣症不同,此症的氣體也來源于胃内,可能與一過性下食管括約肌松弛有關,也可能與精神心理波動,胃腸道疾病比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有關。
診斷非特異性過度嗳氣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①每周至少發生數次反複嗳氣;②沒有過度吞咽空氣的證據。診斷前症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标準。
四、經常打嗝嗳氣是病嗎
一般來說,偶發的、短暫的打嗝或者嗳氣都屬于正常的生理反應。
但如果是持續性或者是頑固性的打嗝,往往是器質性疾病的信号,需要應進一步檢查來明确診斷,常見的原因包括顱内疾病、膈肌病變、肺部疾病、腹部疾病,也可見于中毒性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
嗳氣是消化道疾病常見的一個症狀,可見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道腫瘤等器質性疾病,這些疾病嗳氣的同時還會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口臭、腹部脹痛等不适感。所以,如果經常嗳氣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做胃腸鏡等檢查排除消化道器質性疾病。
經常嗳氣最常見的疾病是功能性胃腸病,包括吞氣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等,這些疾病的特點是病程都比較長,一般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發病多與平時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有關,治療主要是生活飲食的調理。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