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雞骨草是一種雜草,一般直接鏟除或用農藥殺滅。有些人會把它叫做黃頭草或者豬腰草。然而在中醫眼中,雞骨草是一味良好的藥材,能起到活血化瘀、清熱利濕效果,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如毒蛇咬傷、跌打腫痛以及風濕骨痛,同時也用于治療痔瘡、感冒和肝炎以及胃痛等。雞骨草湯受到衆多廣東居民喜愛,用其來降肝護肝。
雞骨草主要出現于我國兩廣地區,最開始是民間草藥,後來逐漸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肝炎。
它味甘,性涼,能歸肝經和胃經。其藥用全草和根,不僅僅清熱解毒和疏肝止痛,而且也能達到利濕退黃效果,用于治療多種疾病。
雞骨草的功效十分強大在中醫看來,雞骨草并不是一般的雜草,它的效用有很多,除了擁有一般草藥的清熱解毒效用,還有其他效用,是其他中草藥無法代替的。
1、清熱解毒
雞骨草歸肝經,肝經循行于乳房區域,大部分乳房疼痛跟肝經息息相關。雞骨草能起到清熱解毒效果,緩解乳癰疼痛。把新鮮的雞骨草洗幹淨,搗爛之後敷在乳房處就行。
2、利濕退黃
雞骨草甘涼,能起到清熱利濕和退黃效果,緩解肝膽濕熱所導緻的黃疸。除了單獨用雞骨草外,也可以跟地耳草和茵陳相配伍,能提高退黃效果。
3、疏肝止痛
肝胃不和可影響脾胃,易導緻肚子脹痛和不适。雞骨草能起到疏調肝氣和止痛效果,緩解肝氣不舒所導緻的肋脅疼痛,或是減輕肝郁脾胃所造成的胃脘部疼痛。
服用雞骨草要注意什麼?是藥三分毒,中草藥也一樣,正确服用可以養生治病,但是服用不當不僅起不了藥效,也會損害身體健康,引發各種疾病。
1、拒絕吸煙喝酒
用雞骨草期間拒絕吸煙喝酒,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降低藥效,損害身體健康。
2、體質虛寒者少用
雞骨草性涼,體質虛寒者、免疫力較差的人群拒絕用雞骨草,不然會加重體質虛弱和寒氣。
3、摘掉豆莢
雞骨草豆莢中含有毒素,服用後易造成頭痛頭暈、嘔吐和惡心,嚴重時會導緻抽搐,因此應把雞骨草的豆莢全部去掉。
雞骨草一般用于煲湯多,所以家醫君推薦這幾種湯譜給大家。
1、雞骨草赤小豆湯
把适量的瘦豬肉清洗後切成塊,赤小豆提前浸泡60分鐘,然後一起跟半枝蓮、雞骨草和生姜共同放入鍋中熬煮。此湯能起到清熱祛濕和利膽退黃效果,特别适合肝膽濕熱瘀結者,其主要症狀是皮膚和眼白部位發黃、咽喉幹燥和口苦、小便短赤和胸部脹滿、舌苔黃膩等。
2、雞骨草老雞湯
把老母雞和豬大排洗幹淨且切成塊,然後跟雞骨草、杏仁和姜片一起放在鍋中熬煮,最後加入調料即可。此湯能預防病毒性感冒和黃疸,緩解排便不暢、乳房脹痛以及腹脹等。
3、雞骨草紅棗湯
紅棗和雞骨草全部洗幹淨放在鍋中煎煮,堅持喝1~3個月左右,能起到清熱利濕和退黃功效,特别适合乙肝濕熱較重者。
4、雞骨草黑魚湯
把黑魚和雞骨草共同放在鍋中熬煮,每天喝1~2次,能起到補脾益胃和消腫功效,幫助滋補和調養機體。
雖然雞骨草湯能養肝護肝,能輔助治療肝炎,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體質虛寒者、脾胃虛弱者應少用雞骨草,以免使得身體更加虛寒。另外,僅依靠雞骨草湯治療肝炎遠遠不夠,還需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做好生活幹預。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