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顔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現在,一般認為,《匈奴歌》是漢代匈奴人創作的一首歌謠。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将兵出擊匈奴,奪取焉支山和祁連山。匈奴人悲傷作此歌。《匈奴歌》僅四句二十四個字,卻以哀婉的語調,表達了匈奴族人民對故土、對生活的眷戀和熱愛。但這裡可能有問題,即匈奴人沒有六畜,匈奴歌也不是匈奴人所作。
《現代漢語詞典》六畜指“豬、牛、羊、馬、雞、狗”,“六畜”在這中國可謂一個婦孺皆知的詞。《三字經》中說:“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但《三字經》的作者王應麟是南宋的南宋官員和學者,“六畜”這個詞不可能産生這麼晚的。《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六畜、五牲、三犧,以奉五味。”《周禮·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看來“六畜”在先秦時期就有了。
然而,豬、牛、羊、馬、雞、狗這六畜并不是人們都養的。《漢書·地理志》:“民有五畜,山多麋鹿”唐顔師古注:“五畜:牛、羊、豕、犬、雞。”看來,在馬比較金貴的時候也有“五畜”的說法。因為,如果有牛,馬對老百姓而言确實也沒有什麼用處。
《匈奴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婦無顔色。”這裡也有一個“六畜”。有人據此說,匈奴生活在草原上,牛馬羊狗是畜養很多的,雞和豬就沒有了,因為至今發現的匈奴墓葬和岩畫牛馬羊狗都有,卻未發現過雞和豬。言下之意除了匈奴人不養雞和豬,還在說《匈奴歌》并非出自匈奴人之手,極有可能是經過翻譯處理或者摸仿匈奴人口氣所寫的。
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無聊,但實際上很有意思。咱們先把《匈奴歌》的事情放一放,說說匈奴人的“六畜”。
《史記·匈奴列傳》:“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扆、驢、騾、駃騠、騊駼、驒騱。”意思是,匈奴人養得較多的牲畜是馬、牛、羊,養的比較奇特的牲畜是橐扆、驢、騾、駃騠、騊駼、騨騱。較多的即是常見的,在匈奴和漢地基本都能見到;“奇特”可能有兩層意思,即是漢地不常見,匈奴飼養;而匈奴人也養得相對“馬、牛、羊”的數量來說較少。匈奴人養的牲畜基本全在這裡了。
橐扆是駱駝,驢和騾對我今天的人來說都不陌生;駃騠是公馬與母驢所生的雜種力畜,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馬騾”;騊駼、騨騱都是良馬,《山海經》:“ 北海内有獸,狀如馬,名騊駼。”這兩種馬毛色都以青為主的野馬,中國古代的名馬。這樣一說,匈奴人的“六畜”應該是馬、牛、羊、驢、駝、狗。
這裡面的确是沒有雞的,但很顯然的是沒有雞不等于匈奴人不養“六畜”。“六畜”泛指家畜,雞屬于禽類。雖說,禽類是指鳥類;畜類指除鳥類之外的主要指哺乳類。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畜類意思是禽獸之類,在禽、畜之間,古人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區分。在這裡,“六”隻是一個概數。
前不久,我去内蒙古草原采訪,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現在蒙古族的“六畜”實際上隻有“五畜”:綿羊、山羊、馬、牛、駱駝。綿羊和山羊在他們看來是兩個“物種”,性格迥異。綿羊由盤羊馴化,山羊的祖先是野山羊。綿羊隻吃草尖,山羊可以吃掉草根。二者同時出現在草原,可以有相互配合的“協調發展”,也利于草原的生态。綿羊性慵軟弱,山羊敏感活躍。在一起混養,對草場生态恢複、防狼等都有很大的益處。至于雞為什麼不被列入“六畜”或“五畜”,蒙古族朋友告訴我,牛、馬、羊、駱駝等在随牧民遷移時,一起趕着就走了,但雞不一樣,有些“不聽話”,要趕着走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也便不養。
蒙古民族與曆史上的匈奴并非同一民族,但均為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遊牧者,在對待雞的問題上應該是一緻的——匈奴人可能不養雞,但并不等于他們沒見過雞。在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中曾經出土過中國最早的雞,距今已經有8000年,而匈奴人的牧區曾經一度到達今甯夏固原一帶。所以,雞的問題應該不是個問題。“六畜”在匈奴人那裡一定是存在的——隻是與漢族人的數量并不十分一緻,所指也有一定區别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