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特别喜歡粲然著的《騎鲸之旅》這套書。第一次讀是在懷孕時,透過書中的文字,看見了繪本與親子共讀的美,帶着對好書的向往直接把自己兩個月的失業金用來買了很多繪本。在與我家的“小鲸魚”共遊了近3年之後,深深體會到親子共讀的妙不可言,于是再次閱讀此書并通過朗讀的形式錄成專輯,希望把這本影響我頗深的書介紹給更多的朋友。
我認同粲然在書中提及的觀點,“親子共讀其意義不在于讀書的多少,而在于讓孩子愛上閱讀行為,讓他們感覺到這個過程中的愛與被愛,讓真與美降臨在他們心田,讓幻想王國在他們靈魂裡紮根。”……
回想我的親子共讀曆程,因為直接借鑒了粲然的很多經驗,一路走來都是很順暢的。我第一次親子共讀大概是在典寶2個月大的時候(其實這本書從孕7個月開始,每天都會讀)。我躺在他身邊,舉着《好餓的小蛇》,認真地讀着。典典奶奶見了滿懷不屑地說“這麼點兒,他能聽懂什麼?”“他能聽懂,他知道媽媽在身邊,他能感受語言的節奏,他知道我在陪着他”。說完這句話,我依然認真地讀着“扭來扭去,去散步……”。典寶4個月大時,有一天見我吃小西紅柿,我故意誇張地張開嘴,并念叨“啊嗚!咕嘟,真好吃!”,典寶咯咯咯地笑了好一陣子。典寶5個半月時,可以從頭到尾把《好餓的小蛇》聽完,他不是因為還不能自如地翻身離開而被迫在床上聽我們讀繪本,他很享受我們為他讀書的時光,他很認真地聆聽每一頁,并且随着“啊嗚,咕嘟”這樣熟悉的語氣詞來回蹬着腿。在他的成長相冊裡,有一張姥爺為他讀書的照片,是我最喜歡的,爺孫倆專注在同一本書上,神一樣同步地高擡起自己的腿,那份惬意與濃濃的愛照亮了整個午後。
典寶6個月大時,邂逅了一套很好的異形洞洞書“好奇小手翻不停”系列,這是我在當當網的尾品彙中淘得的一件性價比極高的書。這套書顔色淡雅,畫面柔美,卡通形象暖萌。每本書一個主題,每個主題的洞洞形狀都不一樣。書中每頁一個場景,透過每一次的翻動,或在空間延展,或是進行方位的變換。有豐富的拟聲詞和詩一樣優美的語言。在拿到此書大概半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典寶的摯愛。那套書最大的用途除了朗讀之外,還是玩兒“peek a boo”這個遊戲的絕好道具,我經常會在典寶翻洞時伸出手讓他抓或把臉靠近書頁,沖他眨眼睛……那套書于我還有一個啟發就是發現了“心喜閱”這樣一個低幼書籍品牌,典寶1歲前讀的書中有很多是這個品牌(比如小雞球球系列)。
時光倏忽,轉眼典寶過了1.5歲,随着運動能力的增強,白天看書時明顯不如原來專注,典典姥姥每每看到這樣的情形,都會流露出很大的擔憂“我看現在也不看書啊,翻一頁就跑……”我欣然接受典寶的狀态,對于一個可以自己獨立站起并走路日益穩健的孩子,世界那麼大,當然需要更多的時間四下探索。在那個階段,我有意減少了文字多的書籍的閱讀,更多選擇了洞洞書,翻翻書,立體書這樣的載體,典寶多數時都對裡面的機關很感興趣,通過拉動,推轉,感受自己帶來的圖像變化。我覺得“玩”書,也是在閱讀。
近2歲時,典寶再次回歸到了能安靜地倚在懷裡聽書的狀态,此間我開始嘗試引入文字量大,但是情節有趣的繪本(如甘伯伯系列,《鴨子騎車記》)。起初,由于新故事很長,典寶根本不買賬,盡管我在讀書前一定會找到一個合适的契機作好鋪墊,不過小家夥還是不太喜歡,于是我就任他四處跑,到處翻,自己快快地把書讀完(此招取自《騎鲸之旅》,對典寶有效),然後把書插在書架裡,典寶不提,我也不再提。奇迹通常都會在半個多月後的某一天突然閃現,典寶抽出某一本曾經拒絕的書,遞給我。如果此時,他能把書聽完,基本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每天都要講很多遍,大概一周後,他會跟随着你講他感興趣的那幾頁。在這一時期,我們共讀鼠小弟系列,典寶隻聽其中的一本。27個月時,再講鼠小弟,典寶每次都要搬來一摞,自己說道“講好多好多”,講的順序也要由他決定。
陰晴雨雪,鬥轉星移,在4米長的書牆中總能找到映射我們心情的書。随着閱讀的書越來越多,現在這個3歲的小人兒可以像“田鼠阿福”一樣說出“天上那朵雲像黑洞洞的眼睛”這樣如詩般的句子;也會學着母雞羅絲高傲地散步抑或用心地演繹《親愛的小魚》中那隻暖萌的大貓,将“我”放回大海……
我不是什麼讀書達人,也不是親子共讀的先驅,作為一個普通的媽媽,在此分享自己親子共讀的經曆,因為一路走來,真的很美。
雖然這段經曆并不具備指導性,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很想和大家分享在親子共讀過程中的我的感悟:
1.書,未必每一本都要讀完,熏染本身就是一種氛圍。此觀點真的是我的個人之見,我覺得提供足夠的選擇才能有的放矢。這就回答了很多人的提問,“買那麼多書,看的完嗎?”對于童書,典寶現在不看的,可能有待時間,可能興趣使然。對于有教育情懷的典媽而言,典寶不看的書,我可以了解,如果某一位家長未來和我交流起這件事,我覺得自己讀過總比看書評更有真實的感受。書多,就可以做聯結和跳躍,可以映着天氣或心情就在當下與恰當的那本書發生心靈的共鳴。
2.量入為出。從孕期買繪本開始,三年來囤積不少。雖然敗書是一種喜悅,可終究得顧及自己的荷包。好書那麼多,哪本都割舍不下(選擇困難症),怎麼辦?典媽發現現在有好多的平裝繪本,價格3-5元,内容也堪稱經典,買買買,這不也是持家之道嗎?如果你不曾買過這樣的書,太好了,以後也不要買;如果你已經買了,自然懂得我的意思。你能接受《我爸爸》是個紅臉的醉漢嗎(印刷偏色)?你能接受大衛.香濃熱烈流淌的畫風變成一潭死水嗎?為了省錢,買翻印的平裝繪本是典媽幹過的最不靠譜的事兒。随着閱讀的深入,我漸漸理解,親子共讀不是隻說一個故事,也是在感受藝術的張力,感知你的價值觀。對于這批占滿整格書架的盜版書,給我的教訓就是,甯可少買幾本書,也要保證品質。又想多多看好書又省錢的方法有沒有呢?目前來看,就是利用好身邊的圖書館或是選擇一家好的繪本館。
3.降低你的期望,享受過程。“讀書可以促進識字嗎?”“讀書可以讓孩子學會早說話嗎?”“讀書可以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嗎?”用粲然的話說,“親子閱讀,請先放棄你的道德感”。我為典寶讀書,最先想到的是“陪伴”,不是故事,所以我告訴奶奶兩個月的孩子聽的懂。我為典寶讀書,希望打開的是他的視角。姥姥讀《月亮的味道》,末了,加了一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分享”。為此,我特意和她強調不要這樣讀書,她不服氣地與我争論“讀書就是為了懂道理”,“不,讀書,是為了經驗一種過程,體會那種美,是為了有不同的視角,從小老鼠的角度,它勇敢去想,從動物們的角度,他們齊心幫忙,從月亮的角度,它過于相信自己的經驗,從孩子的視角,繪者筆下的月亮像是米餅……”,我們憑什麼代替孩子思考和感受,把我們認同的價值觀直接灌輸給孩子呢?我不主張在閱讀中做過多認知性地提問和價值觀的直接灌輸,孩子在大量的閱讀中,會有自己的體驗,随着時間的沉澱會凝成自己的思想。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沒有打擾的時間,專注地把他喜歡的書一遍一遍地讀給孩子聽。至于因為《好神奇的小石頭》,典寶15個月能分辨顔色,包括間色;經由顧斯嘉的旅行繪本,典寶24個月用變換粗細的聲音模仿小鹦鹉和大象與我對話“我非常願意”;經由全景繪本《坐電車出發》,一爬上滑梯,典寶就高喊“高高大山”,這些都不是我讀繪本的初衷,但就在某一天,這些意外的驚喜跳躍在你的眼前,讓你感歎孩子的成長和那些美好的依偎在一起的共讀時間。
我願在這場“騎鲸之旅”中,繼續前行,暢遊在幻想王國中,照見彼此的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