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陰濕區羊肚菌日光溫室種植技術要點
1 藥用成分
羊肚菌世界四大野生名菌之一,價格昂貴,幹貨2 000元/kg。羊肚菌稀少,且生長在高海拔的原始森林中,對環境條件要求苛刻。據相關權威機構測定,其營養豐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鉀、磷、鋅、鐵、鈉、鈣、鎂、鐵、鋅和銅的含量遠超香菇、平菇[1],且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23種)和礦物質,每100 g羊肚菌約含粗蛋白質30 g、粗脂肪5 g[2]。
2 功效
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肚菌性平、味甘寒、無毒,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等功效。現代醫學證明,羊肚菌具有多種功能,尤其在提高人體免疫力、恢複體質、治療慢性疾病等方面有特殊功效。因此,現代人們将其當作滋補佳品和饋贈禮品,傳其為包治百病的“神藥”。
3 生物學環境
3.1 溫度、濕度
羊肚菌耐低溫、喜高濕,極端溫度低于-100 ℃還能存活,溫度高于30 ℃停止生長,高于35 ℃時菌絲體死亡,菌絲體最适的生長環境溫度為22 ℃左右,子實體的發生生長要有一定的溫差變化,一般在10 ℃左右,空氣濕度70%~80%,土壤墒情達到黑墒指标,土壤有機質10以上(羊肚菌屬于土壤腐生菌),羊肚菌絲體适合在改良馬丁培養基上培養。因菌絲體的生長期較長,一般需150 d左右,故甘南州日光溫室羊肚菌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栽培,來年4—5月采收[吉山花瑤]。
注:大棚産量和667 m2産量按60%有效利用面積計算。
7 采收加工儲存
7.1 采收
羊肚菌子實體出菇後,顔色由黑色變成淺灰色至深褐色,菌帽表面蜂窩狀深褐色充分延展。達到5~7 cm時即可采收,按照質量、規格分等級進行銷售或置于陰涼通風處儲藏。
7.2 加工
采收後也可及時晾曬或烘幹,切勿潮濕、擠壓,保持菌形飽滿,置于通風陰涼處儲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