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甘肅70歲以上補貼多少

甘肅70歲以上補貼多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8:32:33

甘肅簡牍裡的養老制度

甘肅70歲以上補貼多少(甘肅簡牍裡的養老制度)1

《王杖诏書令冊》(武威市博物館藏)

【編者按】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陽數之“極”,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月、日均屬最大陽數,所以叫“重陽”或“重九”;又因“九”“久”諧音,古人認為這一天“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自古以來,九月初九就被賦予了“長壽”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敬老節”。為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康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重陽節為我國“老年節”。

本期遴選出甘肅的兩件館藏珍貴文物,為大家講述我國古代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肖從禮

文物簡介

1990年出土于敦煌懸泉置遺址,木質簡一枚(簡号I90DXT0111②:20),長22.8cm,寬1cm,紅柳材質。該簡記載分類統計高齡老人享受的待遇,是西漢後期養老制度的反映。

漢代是我國孝文化以及養老制度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後世以儒法并治國家的開端。簡文中提到的“受米”“複子孫”“受杖”等措施是漢代尊老制度的具體表現。“孝文化”在我國曆史上源遠流長,因此,研究漢代的孝文化及養老制度,對于研究我國儒法治國以及孝文化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百家争鳴時期,“孝”的意識已經被各家推崇。從治國的角度看,儒家孔孟皆有言論,孔子曰:“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孔子認為聖明的君主以孝道治國,才能天下和平。

《孟子·梁惠王上》有言:“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認真地辦好學校,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教導老百姓,那麼須發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背負或頂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衣服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着、凍不着,這樣還不能實行王道,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

《墨子·兼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臣與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混亂。至漢代,漢朝統治者吸取秦亡于暴政的教訓,在以法治國的基礎上,增加了對人民的孝道教育。将孝道落實到國内的各個階層,從皇家到官員,乃至平民階層的“小家”,都滲透着對“孝”的重視,從而構建和諧的家庭。而衆多的家庭構成國家,以此來加強對整個國家的統治。

漢代對孝文化的推崇,從皇帝至官員,從官員到民衆,都深受其影響。古今聞名的《二十四孝》中,漢文帝親嘗湯藥的故事,以及流傳至今的“缇萦救父”故事,都發生在漢代,可見漢代統治者對“孝道”的推崇。《漢書·文帝本紀》有言:“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三老,衆民之師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表達了對“孝悌”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三老”政策,《漢書·百官·公卿表》載:“大率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啬夫、遊徼。三老掌教化……”。“三老”是漢朝地方基層的管理人員,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诏:“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衆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複勿徭戍。以十月賜酒肉。”(《漢書·高帝本紀》)由此可見,三老不僅僅是漢代年長的長者,更是負責鄉村教化的指引者,漢代以孝治天下,于是出現了“三老”制度,以滿足廣孝道、興教化的需要。

對于官員而言,漢朝選官的途徑主要有兩種,“察舉”與“征辟”,“孝廉”是察舉制的主要科目之一,漢武帝時下诏“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此外,漢武帝下诏“令兩千石舉孝廉”,可見“孝”在官員任命中的重要性。直至晉代仍沿用這種選官制度,如李密《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對于民衆而言,朝廷的福利制度更是能帶來許多切實的好處。根據甘肅簡牍博物館所藏的這枚養老簡,可以了解到,漢代的民衆養老制度主要内容首先為王杖制度,即賜王杖,是從政治、法律與社會地位方面給予優待;其次為高年複除,八十複算,可以幫子孫免除算賦;最後為受鬻法,即在仲秋八月發放粥米。簡文中所提到的這227名老人,分别享受以上各項優待。

在簡文中出現了“卌六人受米”,那麼何為“受米”?《二年律令·傅律》:“大夫以上(年)九十,不更九十一,簪袅九十二,上造九十三,公士九十四,公卒、士五(伍)九十五以上者,稟鬻米月一石。”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夏四月己巳,诏曰:“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顔師古注曰:“給米粟以為糜鬻。”從漢武帝诏書可知,西漢時期官府定期向90歲以上老人提供粟米以熬粥養生,這項福利制度被稱為“受鬻法”,此簡簡文也恰好印證了這一制度的執行力度。但若完全按照西漢早期诏令行事,簡文中有46人受米,應皆在90歲以上。袁延勝先生認為,若此46人年齡皆高于90歲,就與後面 “十四人複子孫”的簡文相矛盾,從常理上說,80歲以上老人應該多于90歲以上老人,如此則80歲以上46人,90歲以上14人較為符合高齡人口分布規律。其次,簡文中的“複子孫”,應是90歲以上老人才有的權益,《漢書·賈山傳》記載,賈山在漢文帝時期曾言:“陛下即位,親自勉以厚天下,……禮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顔師古注曰:“一子不事,蠲其賦役。二算不事,免二口之算賦也。”意思是說,90歲以上老人可以免除一個兒子的賦役(應該是徭役),80歲以上老人可以免除家庭中兩個人的算賦。最後,簡文中的“百六十七人受杖”,指漢代的“王杖”制度,武威磨嘴子漢墓《王杖诏書令冊》也有七十受王杖的條文:“制诏禦史: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趨,吏民有敢毆辱者,逆不道,棄市。”受王杖制度更多是一種尊老敬老,昭示高齡老人社會地位的象征。

另外,據袁延勝先生研究,根據懸泉置出土的此枚養老簡可以推測出所屬年代與縣域,從其所出土的T0111探方來看,第2層中的17枚紀年簡主要分布在漢元帝(3枚)、漢成帝(12枚)、漢哀帝(2枚)三朝,因此這枚養老簡的年代很可能是漢元帝至漢哀帝時期。而從第2層17枚紀年簡中漢成帝時期占比來看,這枚養老簡的年代是漢成帝時期的可能性最大。在T0111探方各簡中出現的地名主要有效谷、觻得、淮陽等,效谷出現次數最多,為三次,且懸泉置屬效谷所轄,養老簡中的人口數最有可能是敦煌效谷縣的老人人數,且此簡探方第2層有一枚效谷縣74歲老人的戶籍簡,可與此簡相互印證。

漢代養老尊老的社會文化也有許多出土畫像磚加以印證,四川彭州、新都等地出土的“養老”畫像磚(四川省博物館藏),畫面中皆有持有鸠杖(即王杖)的老人。

綜上所述,我國在漢代基本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孝文化,漢代通過孝文化以及養老制度的構建,極大地鞏固了自身統治,儒孝文化以及其衍生的養老尊老制度,對我國幾千年來的思想、政治以及文化都産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作者單位:甘肅簡牍博物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