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學曆史時,我們一開始都是這樣背曆史朝代的: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可是最近很火的曆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裡居然同時出現了西周君、東周君、周天子這三位人物,讓人有些摸不到頭腦。
根據現有考古證據,當時還真的存在這種奇怪的設定。
我們平時說的西周和東周,其實都是武王伐纣之後那個周,隻是因為中間發生了變故,即“烽火戲諸侯”後“平王東遷”,把周的首都從鎬京(宗周)遷都至雒邑(成周,後來的洛陽)。雒邑,是由王城和成周兩座城構成的一個建築群,王城在澶水西岸,成周在澶水東岸。
從地理位置上看,鎬京在西邊,雒邑在東邊,因此就把周的這兩段時間分為了西周和東周,而東周,又可以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曆史時期。換句話說,我們平時所說的西周和東周,都是時間段的概念,西周指的是周朝的上半場,東周指的是周朝的下半場。
然而曆史的複雜性就在于,西周和東周既可以是時間段的概念,也可以是政權的概念。
周顯王二年(公元前367年),周天子的轄區(王畿)發生了一場分裂,産生了西周和東周兩個諸侯國,在史料裡,也叫西周和東周。這就讓我們這些後來人很容易混淆。
所謂王畿,其實就是周天子的自留地。自周開始實行“天下”體系開始至秦始皇統一天下這段時間,才是我們一般意義上說的“封建制”,後來的時代,用“皇權政治”可能會更貼切一點。
武王伐纣之後,周天子就開始大肆分封,把除王畿之外的領地全都分封出去了,就是後來經常聽到的那些諸侯國,比如齊、晉、秦、魯、宋等等。周天子自己留下來的土地就叫做王畿,那些諸侯國就叫做畿外諸侯,前期的周天子雖然可以興師問罪,甚至處死諸侯,但是仍得在原諸侯的近親裡指定繼承人,而不能把諸侯國收回來或者撤銷。是的,雖然他貴為天子。這個時期,其實就和中世紀的歐洲封建制差不多。那句名言“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在此時的周天下也适用。
在王畿内,周天子自己是有一套管理班子的,那會兒又沒有工資這個說法,這些為周天子服務的打工人也要養活自己和家人不是?而“發工資”的方式就是封一塊地給你,上面産生的收益就權當做為周天子服務的工資了。因此,在王畿之内的那些打工人,就叫做畿内諸侯。平時上班的時候就為周天子服務,下班了就可以去自己的封地作威作福,享受勞動人民帶來的勞動成果。
《大秦賦》裡的西周君和東周君,就是這類畿内諸侯。不過,它們的誕生順序是,先有的西周國,後來西周國又分裂出了東周國。
事情是這樣滴:
周定王駕崩時,他有四個兒子,先是老大繼位,然後老二殺掉老大,篡了位,然後老三殺掉老二,篡了位,老三大概擔心老四照方抓藥,就把老四分封到河南,接續周公(周公吐哺那個周公)的官職。而當時的河南,就是一開始的王城,周天子就自己住在成周。從此,周朝又出現了一個西周國政權。
時間到了西周周威公,周顯王時期,西周威公過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又開始争家産,大兒子公子朝名正言順的繼承了西周國,但是小兒子公子根不服氣,在韓國的幫助下,在緊鄰成周的一個叫鞏的地方劃了塊地,自立門戶,也叫周。為了區分,大家就叫它東周。從此以後,周天子住在成周,同時還有兩個親戚打工人,一個住在西邊王城的西周君,一個住在東邊鞏的東周君。
這樣就理順了,《大秦賦》裡那三個老頭,西周君、周赧王、東周君,周赧王是當時的周天子,西周君和東周君都是他的畿内諸侯,兩個為他服務的打工仔。
直到大秦的鐵蹄一個一個的把它們滅了,實現了周成王當年預測的“蔔世三十,蔔年七百”自證預言,周朝自此正式滅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