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沒有能力來履行債務會怎麼樣

沒有能力來履行債務會怎麼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9:24

胡某向銀行借錢後,逾期不還,約定由其他公司償還後,時隔12年後,卻發現自己仍處于“失信”狀态,要求銀行删除不良征信信息卻遭拒,這是怎麼回事呢?

案情簡介

2006年8月,胡某與某銀行、仕某簽訂《個人擔保借款合同》一份,約定胡某向銀行借款5萬元,仕某為借款的擔保人。合同到期後,胡某、仕某未歸還上述借款。銀行于2009年9月起訴至法院要求胡某、仕某立即歸還貸款本金及利息。

訴訟中,銀行申請追加某公司為被告,并同意将該筆貸款直接納入某公司名下,某公司亦确認該筆貸款由其實際使用,同意償還借款本息,各方據此達成調解協議,約定案涉貸款本息由某公司償還。

沒有能力來履行債務會怎麼樣(債務處理完12年了)1

2021年1月,胡某查詢其個人信用報告時發現案涉5萬元貸款仍記載為逾期狀态,遂要求某銀行删除其不良征信信息,但遭銀行拒絕,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銀行立即向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報送删除胡某不良信息的申請,并賠償胡某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

法院判決

法院經審理認為,胡某已經于2009年通過法院調解與某銀行處理完案涉債務,胡某不再負擔相關貸款本息的清償責任。某銀行未按規定及時向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報送删除相關不良信息,導緻直至2021年相關貸款仍在胡某的征信記錄中顯示為逾期狀态,顯然會對胡某的信用評價産生不當影響,侵犯了胡某的名譽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一審法院判決,某銀行于判決生效後十日内向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報送删除胡某案涉不良信息的申請,并賠償胡某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

某銀行不服,提起上訴。南京中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個人征信是否準确記錄将對個人名譽及未來的經濟活動産生影響。銀行作為向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提供個人信用信息的主體,其應當及時、準确、完整地提供涉及個人信用的相關信息。

沒有能力來履行債務會怎麼樣(債務處理完12年了)2

《民法典》明确了“信用”屬于民事主體名譽的組成部分,強化了對民事主體名譽權的保護。客戶的征信信息會影響社會對個人信用的評價,銀行應按照相關規定妥善處理客戶的征信信息。

《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了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删除。法院通過對金融機構處理消費者個人征信信息的不規範行為予以否定性評價,判令金融機構停止侵權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依法維護了消費者的人格權益。

01

法條鍊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條: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複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适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诽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一款: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