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漁夫·趣說方言○
(說“苕”之一)
一、苕,湖北方言代表性詞彙
生苕甜,
熟苕粉,
夾生苕,
冇得整!
這是個湖北地區廣為流傳的順口溜。
苕,湖北方言讀苕sháo,同音字勺、韶。《現代漢語詞典》裡,也收有這個方言讀音,釋義為甘薯,也叫紅苕。
生苕吃起來脆甜,熟苕吃起來粉糯,但半生不熟夾生熟,難吃。湖北“夾生苕,冇得整”順口溜,表面是說紅薯,實際是說人,譏諷某人是個“半吊子”“夾生貨”。冇得整:沒得整。
苕,是個湖北話裡很常用的詞彙(單音節詞),既作為名詞指紅薯,又作為形容詞指人蠢笨,相當于北方方言的“傻”。
苕,可以說是湖北方言最有代表性的詞彙。
湖北周邊省份,也有“苕”方言,但這很可能是受湖北的影響。清朝時,湖廣填四川,湖北人口大量移民四川、重慶及陝南,也把“苕”方言擴散到這些地區。
二、《本草綱目》裡說江閩人有呼薯為“韶”
湖北為何稱紅薯為“苕”?這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有線索。
《本草綱目》在介紹“薯蓣”時,有這樣一段話:
頌曰︰江、閩人單呼為(音若殊及韶),亦曰山。
這段話的意思,江西、福建一帶,薯蓣單呼為薯shǔ,音若“殊shū”或“韶sháo”。元明時期,“江”是江西的簡稱。
簡言之,在明代,江西、福建有地方把薯蓣稱為“韶”。
讀殊也好,讀韶也好,這實質上是方言對“薯”讀音的音變。
同字不同音,是方言正常現象。比方,整,湖北讀“梗”,鞋,湖北讀“孩”,郝,湖北讀“何”。
粳米的“粳”字,北方讀“精”,而南方有多種讀音。有讀“梗”的,有讀“耕”的,有讀“更”(四聲)的,還有讀“剛”“甘”的。
薯shǔ,南方方言讀為韶sháo,十分正常。
明代,江西填湖廣,江閩交界的吉安、贛州有大量人口移民到湖北,他們把這個“薯字韶發音”帶到湖北合情合理。
要指出的是,《本草綱目》寫作出版時,中國還沒有“紅薯”。《本草綱目》裡的甘薯,不是紅薯,而是本土物種“甜薯”。甜薯塊根有毛,與紅薯大不一樣。《本草綱目》裡的“薯蓣”,是本土物種山藥的學名,也是山藥最早的名稱。
紅薯也稱番薯、甘薯、地瓜,原産美洲,是明末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商人陳振龍冒着生命危險從從菲律賓引種回來的。紅薯在福建率先種植,後逐漸傳到全國。紅薯很可能是從福建傳到江西,再從江西傳到湖北。
古代社會沒有大衆資訊,靠人與人之間交流傳播,一個物品名稱,就靠最早引進的那個人說了算,導緻一個物品在全國有好多名稱。如馬鈴薯,又叫土豆、山藥蛋、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荷蘭薯、番仔薯等等。老武漢還稱馬鈴薯為洋苕。
三、改韶為苕更切義
湖北的文獻資料,最早出現“韶方言”,是清光緒六年(1880年)所著的《鄂垣竹枝詞》,中有文字注雲:“俗呼山薯為韶,人之蠢笨者即稱為韶家夥。” 鄂垣,舊指湖北省城武昌。山薯,一般指山藥,這裡指紅薯。
另一個文獻,是清宣統元年(1909年)《歡迎鐵路代表紀事竹枝詞》,中有注雲:“俗語謂大冤桶為大苕貨。”冤桶,即冤大頭,上當、做傻事之意。
《歡迎鐵路代表紀事竹枝詞》為在鄂為官的宦應清所寫。
宦應清借用了“苕”字來表述。
韶是個書面用字,形容詞,含義為“美好”,不宜用來表義紅薯這種草本植物。借用草字頭的“苕”表音表義更為合理。所以,這個方言表字,棄“韶”用“苕”,被大家接受,沿用下來,并進入《現代漢語詞典》。
有專家指出,紅薯有個别稱“山藥shān yao”,“苕sháo”是山藥的合音。
山藥合音說難以令人信服。一是紅薯稱山藥,隻是河北等少數地區的方言;二是,藥字在湖北話中讀“喲yo二聲”,并不讀“yao”;三是,藥即使讀“yao”,山藥也難以連讀出“苕sháo”音。
四、苕是個古老的漢字
在字典裡,苕注音為tiáo(條、迢)。但古代,苕也可讀“韶sháo”。東晉徐邈曾注明,苕讀作“時饒切”,即sháo音。
苕tiáo,是個古老漢字。《說文解字》:從艸,召聲。“召”意為“先導”。“艹”與“召”,本義指新春最先萌芽冒頭的草木。古書上特指淩霄花。
《詩經》裡有兩首詩用到這個苕tiáo字,其《小雅·苕之華》,是哀饑民之不幸而作,反映了周代殘酷的社會現實。
召,作姓時,讀shào(哨)。召shào,也是周朝國名,在今陝西鳳翔一帶。
另外,與召組成的字,有不少讀shao音。
所以,苕,方言讀音sháo,也有依據。
湖北方言,稱紫雲英為草子,但四川一些地方,稱為苕子。紫雲英嫩尖可食用,四川稱苕菜。紫雲英,又名翹搖,是種綠肥。
至于湖北話為何人傻稱為苕,湖廣漁夫下文再細說。
(本文配圖來自網絡)
點關注,看湖廣漁夫趣說雜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