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古代社會重要的力畜,也常常被用來作為祭祀祖先或神靈的貢品。牛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具有勤勞、堅毅等品格。牛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裡,成為文學、繪畫、建築、雕塑、音樂等領域重要意象之一。
圍繞“牛”這個字,延伸出了很多漢字,我們簡單讨論一下。
牛 甲骨文
牛:象形,突出牛的頭部,突出牛角,古代的一種力畜,六畜之一。
角 甲骨文
角:象形,像牛或其他大型動物頭上彎曲、尖硬、帶紋路的自衛器官,古人将其用作量器和樂器。
特 篆文
特:牛 寺(祭祀祝禱的場所),表示祭祀用的牛犢。“尤”是抓持過多食物;“奇”是中原人罕見的騎馬代步;“特”是祭祀時犧牲專用的小公牛;“異”是不正常的嬰兒。公牛為“牡”;母牛為“牝”;專門用于祭祀犧牲的小公牛為“特”。
牢 甲骨文
牢:會意,像牛被關在圍欄裡,表示圈養牛羊牲畜的圍欄。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隻有羊、豕,沒有牛。太牢有牛,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犧(犧)篆文
犧(犧):牛 羲(殺羊奏樂祭祀),祭典現場宰殺的牛羊等牲口。《簡化字方案》把“羲”簡化為“西”。牲的意思是用于祭祀的鮮活全牛全羊等動物。
半 金文
半:八(分的本字) 牛,将殺好的牛分解成兩部分。
判 金文
判:“半”是“判”的本字,半 刀,表示分解,解牛。
物 金文
物:牛 勿(刎的本字),表示用刀殺牛。殺牛為“物”,解牛為“半”。
觸(觸) 篆文
觸(觸):角 蜀(瞪大眼看),發怒的牛用角相互頂撞。《簡化字方案》把“蜀”簡化為“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