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創的公衆号不到7%,你真有眼光”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這短短的10個字涵蓋了人生的兩大主題:職業和婚姻,也涵蓋了一個基本道理:匹配和錯配。
匹配就幸福,錯配則難受,不論男女。
對于選擇範圍比較廣的現代人來說,其在工作幾年後再選擇行業和公司的時候,不僅是在選擇一個簡單的工作,而是在選擇價值觀和自己匹配的公司和部門。
如果公司的價值觀是講究工作和生活的動态平衡,兩者沒有明顯的界限,那麼這對于一個講究朝九晚五、工作生活一定要泾渭分明的人并不合适。
但是如果一個部門或者部門領導的風氣并不以工作為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力則很大,其所帶領的團隊也極難有戰鬥力,在其團隊裡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也會有一定難度。人可以一定時間内超脫環境,但是一直超脫環境則并不現實,因為超脫環境對其會耗費更多的心力。
所以,公司在轉型時,人力資源先要推動公司文化轉型,在培養學習氛圍的時候,要打造的是學習型組織,而不是學習型個人,因為深谙組織理論的HR知道,隻是樹立1-2個典型并不能解決大的問題。
(歡迎關注同名公衆号遇見麗歌,幹貨滿滿無雞湯,做你成長和育兒的同行教練)
人性應該是惡的,過度的關注人性化,其帶來的并不是大家的齊心協力,而是帶來了不少揩組織油的人。這些人并不在意公司這艘大船的軌道和前行方向,自己先占了便宜再說。
為啥互聯網公司不喜歡小白兔的員工,不是不喜歡其個體,而是害怕其帶來的破壞性影響力,擔心公司會少了戰鬥力。
世間的事真的沒有完美,有的隻是匹配不匹配。如果個人是追求成長和成就的風格,或許找一個匹配其風格的組織更為合适。
認清自己的需求和組織的形态特點很重要,調适自己的風格也非常重要。
最終人和人,人和組織體在一起講究的是匹配和雙方的融合度,兩者不是一起變得更好,就是一起變得更糟,或者一個人先下車。
如果剛工作的時候一個人還不理解工作和生活之于一個人的含義,那麼工作幾年後還不理解這個含義,就是一種遺憾了。
你和你的工作和婚姻是匹配還是錯配那?
------
小發現:
小孩2歲後可能就開始不純真了。
2歲的二寶剛過完生日,之前做錯事情,被大人問,會主動承認是自己做的。但是今天問她,她卻說是爸爸,是姐姐,而不是自己,但是明顯是她把我鍵盤弄髒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