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問題的困擾下,我們無法正常地做回自我,導緻自我意識的缺失,同樣的我們也無法正常地表達自我。心境障礙可以看作不斷排斥自我改造自我失敗的産物,譬如在抑郁狀态下,我們認為自己的問題就是咎由自取的,由此而不斷的厭棄自我。在社交恐懼症狀态下,我們認為表達自我是不正常的表現,所以我們一直在壓制自我,而在強迫症狀态下的時候,為了保證自我處在安全的狀态,我們就會不斷的去改造自我。
當我們無法做回自我,我們就缺乏了主觀能動性的精神力量來與這個世界發生互動,所以我們總是羨慕别人跟遠方,仿佛天底下隻有自己在受苦。當我們無法表達自我,我們内在的不被滿足感,形成的吞噬我們内在心靈的黑洞,當我們不斷改造自我,我們就把真實的自我流放進了潛意識的荒漠。所以我們才會積郁成疾,與當下的現實世界的互動中産生障礙。
但是想要做回自我表達自我,首先必須要認識自我接納自我。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是通過頭腦去認識自我的。但思維帶有很大的欺騙性,我們在頭腦裡不斷通過自己的情緒思維欲望跟思維結合塑造一個個小我。真實的自我往往伴随痛苦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為了避免痛苦來襲,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避當下的真實自我,在頭腦的夢境當中逐漸迷失了自我。
我們之所以被思維所愚弄,因為在這之前你一直不斷地壓制自己逃避自己改造自己,所以我們一直試圖讓自己變得堅強起來,堅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逃避壓制并改造自我。你要勇于暴露傷口,這樣你就會發現頭腦思維的虛無,邏輯鍊條的荒誕,當你開始看到它的虛無荒誕你就不會認同它了!換句話說,勇敢地面對你的痛苦的時候,自我意識就會回歸,此刻你就認出了真正的自己,你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認同感。
要知道我們無法從心身愉悅當中看到真實的自我,反而是在生活中給了我們挫折跟波動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從擾動的心境當中看到那個真實的自我,從每一件生活當中的小事當中,看到我們心理應對的模式是什麼,這裡恰好隐藏了我們需要療愈的傷口,所以我們不需要通過取悅頭腦來獲得短暫的愉悅感。
這樣當你開始慢慢地覺知這個傷口在什麼地方的時候,你才能放下對頭腦的依賴,不再向外去追尋那個自認為完美的自我,你就開始做回了最真實的自我,停止了對自我的厭棄,就學會了接納最真實的自我,而真實恰恰就是通向自我療愈的通行證,當你做回自己,你就會發現,你并沒有丢失那些自我療愈能力,那是生而為人最本能的東西。
當真實自我開始回歸,你的内在就會開始變得豐盛起來,你内心就會開始變得流動,那麼這個流動它就是表達自我的方式,在這個過程當中頭腦依舊會蠢蠢欲動,你要有意識地善護心念,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一個一無是處的自己,尊重一個一事無成的自己,尊重一個百無一用的自己,自重是人格得以成熟的必經之路。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們認為:心理失調的原因就是在于自我的概念與真實體驗之間出現了不協調,隻有當我們更加傾向專注于自己的感知,而不是别人評價影響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找回迷失的自我。隻有尊重自我,找回自我,才能夠表達自我,否則表達自我也無從談起,當自我意識回歸你就有了表達的主體。
所謂表達自我并不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言之無物,實際上當你開始做回了最真實的自我,那麼你内在因為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撐,哪怕一個眼神你都能夠讓真實自我得以表達,佛陀拈花一笑是最好的表達,純粹的表達隻是分享内在的豐盛,而不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不是表達自己的依賴,來獲得頭腦那些自以為是的安全感,不是表達自己的控制,來滿足自己那荒謬絕倫的匮乏感,一切都發乎于自然,你與别人之間的界限,因此而變得明朗起來。
表達自我不需要以結果為導向。對于自己喜歡的人或者喜歡的事情表達心動,這并沒有什麼。但是因為我們的需求沒有得到對方滿足,我的表達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而導緻求不得苦。因為求不得而最糟糕的是跟思維結合形成内在的匮乏感,不斷的自我譴責,自我批評,認為自己這做的不對,那也做的不對,所以表達的過程比起表達的結果更重要。
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情感互動,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成長,别人隻是照見自我的一面鏡子,如果你帶有目的跟他人交往,你就交出了自我,你就失去了療愈的能力。适合别人的東西未必适合你,你需要找到獨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否則東施效颦之餘還把自己給弄丢了,所以要讓自我意識回歸,所以成長就是不斷弄丢自我,又重新找回自我的過程。
當生活中的不順心的事情,開始觸發你頭腦不安全思維的時候,頭腦思維又試圖将你拉入夢境的時候,要用你的感覺取代你的思維,你就告訴自己:我是不完美的,但并不意味着我的人生就完蛋了,也并不是說我就是不完美的,是要被壓制,是要被改造,是要被厭棄的……當你帶有意識地這樣去做的時候,你就開始脫離頭腦小我的控制,像旁觀者一樣去審視自己,你就會發現頭腦的思維就會不攻自破了。這就是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覺知能力,那麼我們該如何通過覺知回歸自我意識,參詳以下專欄,一經訂閱永久學習:
我們每個人都是要成長的,你如果還是用之前的方法來應對當下的生活,你就無法成長了,成長也就是很這個世界找到最佳相處方式的過程,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的過程,比如說我是一個學生,我能夠在這次考試當中取得好的成績,我能夠跟同學相處良好,那這個時候我已經實現自我了,但是慢慢地從學校出來以後要面對社會,面對職場,要面臨一條新的成長之路,所以成長跟療愈是一輩子的事情!
在成長中療愈,在療愈中成長。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要掌握認識自我,做回自我,表達自我的能力。當你開始這樣做的時候,你就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賦予了意義,你就知道是誰在主宰自己的命運,潛意識層面的真實就會逐一地向你浮現出來,你也就能夠找到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最佳方式,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使命,踏上與衆不同的人生道路,面對生活的八面來風,我依舊可以馭舟而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