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3:35:46

謝廣坤和蘇大強同時掉水裡,你救誰?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1

微博一輪投票,謝廣坤力壓蘇大強高票獲救。輸給《鄉村愛情》裡的頭号反派,蘇大強也不冤。

有網友評論,“即使是謝廣坤,女兒出事了,他也會關心的”。可蘇大強怎麼做的?

女兒蘇明玉被兒子蘇明成毆打進醫院,蘇大強在衆人勸說下才勉強去醫院看了一眼女兒,可這一看望既不是為了蘇明成能早日被釋放,也不是為了給蘇明玉送父愛,噓寒問暖之下藏着自己的小算盤——逃避責任,圖個清靜。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2

蘇大強精明算計卻懦弱無為,會挑撥家庭關系更擅長置身事外,有人說他是現實寫照,也有人說他是集人性缺點于一身的戲劇構想。

颠覆往常父愛如山的慈父形象,倪大紅這一次飾演的蘇大強則是一個自私、懦弱、虛榮,喜歡逃避又坑子女的父親。因為一反常态的熒屏表現,在劇中總是要死要活的蘇大強頻頻“出圈”。

縱觀近年來的國産家庭倫理劇,父親這一角色往往是缺失的,從某種程度來說,他們遠不如蘇大強有存在感。甚至有的時候,他們幾乎“消失”了。

從第一部家庭倫理劇《渴望》播出至今,電視劇裡“父親”的地位發生了嬗變,分量也不是傳統家庭觀念中的“一家之主”,他們或沉默寡言,或幹脆不見蹤影。

在前幾年大熱的家庭倫理劇《媳婦的美好時代》裡,幾位父親都被不同程度地模糊處理了。男主角餘味的繼父楊樹沒出現幾次就因病離世了,而親生父親餘洪水被安排了一種遊離在家庭事務外的藝術家氣質。于是,家庭成為一群女人的主戰場。在處理家庭矛盾時,父親退避三舍,更遑論他們在親子關系中的表現。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3

與之類似的劇集如《雙面膠》《我的兒子是奇葩》《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在講述家庭故事時,話語權都牢牢掌握在母親手裡,父親形象雖有呈現,但他們遊離在外,隻是作為一種家庭元素用來補全叙事邏輯,顯得軟弱無力。

《雙面膠》裡就是典型的母親主導的家庭關系,男主角李亞平媽媽從東北農村來到上海,對上海兒媳胡麗娟多有不滿,一度認為“家裡所有的錢,都是我兒子掙的錢”。

在她對兒媳頤指氣使的時候,她的丈夫、李亞平的父親也沒閑着,妻子指哪兒,他打哪兒。一面指責兒媳不生孩子太自私,一面護着蠻不講理的妻子。可即便有如此多的發揮空間,他還是無法像蘇大強一樣“出圈”,因為他的權力是依附妻子而存在的,他本人被塑造成了妻子的影子。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4

在以婆媳關系為故事核心的劇裡,父親直接缺位,而在以親子關系為核心的劇中,父親的份額也沒有達到與母親同等的占比,他們成為了有性格的“綠葉”,用來烘托母性角色的強勢與獨立,要麼擅長打擦邊球、和稀泥,要麼會“唱白臉”,充當家庭調和劑。

《虎媽貓爸》剛開始就有一段展現沖突的戲:畢勝男把女兒茜茜關在廁所裡,訓練她獨自刷牙的能力,可茜茜不願意,一個勁兒哭。羅素聽到女兒的哭聲想進去幫她刷牙,被畢勝男攔下,“這麼大的人了還不會自己刷牙,傳出去都讓人笑話,你還真好意思幫,沒原則的人”。

這隻是整部劇中非常小的一個矛盾,但羅素“貓爸”的形象卻“從一而終”。

他不滿妻子對女兒過于嚴苛,每次想阻止都不成功,最後隻得幫着女兒一起撒謊欺騙自己的妻子。而在遇到女兒上學的大問題時,他因為能力不足又隻能用“和稀泥”的方式敷衍過去。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5

《虎媽貓爸》整體以“虎媽”畢勝男的思維邏輯為中心,羅素在家庭關系處理、孩子教育上沒有發揮什麼關鍵作用,将主導權讓給了妻子。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看家庭倫理劇時,比起母親留下的印象,父親的模樣更讓人難以記住。一方面,觀劇結構的性别差異(女性為主)使得市場追捧女性視角,導緻電視劇裡“父親”的形象被削弱,他們一步步走向普通角色,并且核心權力被嫁接給了“母親”。

另一方面,現實中的“缺位”對創作也産生了一定的引導作用,在将家庭故事戲劇化處理時,現實生活裡的父親形象總會無形進入創作,默認了真正意義上的父權,因而在戲劇裡自然放棄對這一無法掌控的角色的挑戰。

盡管父性形象不同程度地被模糊了,熒屏上還是出現過生龍活虎的父親角色。

早期的家庭情景喜劇就塑造過多個形象飽滿的父親角色。像《我愛我家》裡的傅明、賈志國賈志新兄弟,《家有兒女》裡的夏東海,他們在“家”的故事裡沒有邊緣化,也沒有符号化,而是在大量生活細節、情景對話的堆砌中成為了有血有肉的“爸爸”。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6

《我愛我家》裡的“老父親”傅明被笑稱為“住家主席”,因為不甘過平凡的退休生活,老想弄出點動靜,全家大事小事都會摻和。有意思的是,這部劇沒有為傅明安排一個“老伴兒”,而是讓大兒媳和平充當劇中的“老母親”。

在這部劇裡,和平和二兒子賈志新最愛抖包袱,倆人時不時就會和傅明拌個嘴,傅明明面上端着“老幹部”做派,實際上還是處于與其他角色相差無幾的地位。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7

嫌棄賈志新的樣子和蘇大強也挺像,“你仗着沒有正式工作,長期不往家裡交錢,白吃白喝,這不行嘛”。可嫌棄是真的,愛也是真的,在《滅鼠記》裡,他還說,“這要是志新在家就好了……唉,真是家貧思孝子,國亂想忠臣呐”。

《我愛我家》其實也是一地雞毛,争祖産、合資創業、拆遷分房……雞毛蒜皮的矛盾、大是大非的沖突這家人都遇到了,而關于夫妻情感、親家關系、理想的積極思考也不少。在這部劇裡,“父親”已經走進了故事的中心,女性角色與男性角色勢均力敵地周旋于家長裡短,創造出的談資和笑料足夠觀衆回味許久。

不同于情景劇,《金婚》《父母愛情》這類以夫妻情感為故事主線的劇集展現父性形象又是另一種方式。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8

《金婚》中的佟志和《父母愛情》中的江德福是截然不同的父性形象。佟志是心中有話卻不輕易說出口的人,他與妻子文麗吵了一輩子,不僅親身為孩子們示範了缺乏安全感的婚姻是怎樣的,也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了幾個孩子的性格發展。直到後來他意識到自己的精神世界與文麗有了裂痕,一次精神出軌打碎了這個家庭最後的和平。

比起《金婚》,《父母愛情》中的江德福與安傑的故事有更多浪漫色彩。江德福是海軍軍官,為了娶資本家大小姐安傑,犧牲了本該順利的仕途晉升,安傑呢?原本期待文藝唯美的愛情,過上一起看外國電影、喝咖啡的小資生活,結果嫁給了“大老粗”。

和佟志的克制不同,江德福是外放的“大男人”形象,不論是對待安傑,還是教育子女,他表面上總是一副粗犷、強勢的樣子,但其實處處都尊重安傑和孩子的意願。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9

兩部劇氣質不同,但展現父性形象的方式相同:借助婚姻關系裡雙方的話語權,潤物無聲地在家庭故事中融入父母關系對孩子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父親既不依附于母親,也不淩駕于母親之上。

縱觀這些家庭倫理劇可以發現,大多數劇集将核心權力置換給了母親,面對涉及原則的家庭大事,父親往往也無過多的話語權。這種權力置換并不意味着真正父權的消退,更主要的原因是戲劇邏輯發生了變化。

但無論如何變化,我們依然希望看到父性形象以真實、合理的方式出現在熒屏上。

-END-

作者丨大馬士革野菜

編輯丨餘璧

都挺好蘇大強為什麼不跟女兒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前)10

認 真 觀 影

嚴 肅 侃 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