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内心才會迎來真正的平靜

内心才會迎來真正的平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7 22:34:08

内心才會迎來真正的平靜(是生命最大的阻礙)1

向内覺察

回歸本源

内心才會迎來真正的平靜(是生命最大的阻礙)2

《道德經》中講:“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意思是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

在現代躁動的環境下,外面越是躁動,我們越應該靜養精神,心就越是要平靜下來。

心靜了,阻礙就小了。

所有的不安

都源自于心靜不下來

内心才會迎來真正的平靜(是生命最大的阻礙)3

《大學》裡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意思是,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全,思慮周全才能夠有所收獲。

靜,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态度,是動的主宰。

每一次行動之前,都應該經曆靜的沉澱,這樣才不會偏航。

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的,“靜”和“動”就是這樣的關系。

事物的圓缺與陰陽也是這樣一體兩面的關系。

想要讓自己的人生平靜祥和,我們就需要将“動”與“靜”看作一個整體。

沒有絕對的動,也沒有絕對的靜,靜是蓄力,動是薄發;靜是充電,動是用電。

一個人,要想在動中更加穩定,就需要體驗更深的靜。

越是深入的甯靜體驗,就會為下一次行動蓄積更大的力量。

所以,《道德經》說,靜是動的主宰。

我們常說“靜能生慧”,靜就是産生智慧的土壤,有了土壤,才能生百慧。

要想破除生命的阻礙,第一步就是要靜下來。

以靜制動,是最上乘的方法。

心安靜了

周圍的一切都是倒影

内心才會迎來真正的平靜(是生命最大的阻礙)4

《昭德新編》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一個人如果内心不安靜,就很難看到事物的本質。

比如說:

我們看到一個孩子推倒了另一個孩子。

如果不問緣由就批評這個孩子,是不正确的。

我們看到的往往未必是最後的真相,也許他出手推之前經曆了很長時間的被欺淩。

如果我們先觀察,看一看被推到的孩子會如何反應,用不了幾分鐘,我們就看清了矛盾的根源。

上來就批評的做法,就像我們在混亂中看問題一樣,看不到本質。

靜靜地觀察一會,就像我們沉澱下來自己的心,本質會自然而然呈現。

一個内心不平靜的人,是很難真正深度思考問題的。

隻有内心安靜的人,才會有空間去思考問題的本質。

就像波動的湖面,映射的倒影,也是模糊的、不完整的。

但是平靜的湖面上,能映射出事物的完整全貌。

給自己心靈一些喘息的空間,讓心靈安靜下來。

心靜了,外界的噪聲也就安靜了。

先靜後動,不是退縮,而是從事物的繁雜中跳脫出來,讓自己的目光可以看得更加全面。

看得全面,才會有正确的選擇。

從安靜中

打開生命的限制

内心才會迎來真正的平靜(是生命最大的阻礙)5

一個人,如果能夠從紛擾的事物中解脫出來,将自己的焦點從外境拉回來。

專注于自身,覺察于自身,就會發現自己身上的諸多限制。

在安靜之中觀自心,就是一種蟄伏,一次沉澱。

人在靜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就不會妄動,會在自身的提升上下功夫。

靜,能帶給我們以退為進的智慧。

現代人,能夠蟄伏下來的人少之又少,受世俗觀念的影響。

每個人都想把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現出來,越是混亂時,越去展示,以遮擋自己的不足。

實際上,這不但不能帶給我幫助,反而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困境。

這對于很多人而言,就是一種限制。

在外境中僞裝自己,都是因為放不下外界的評判,放不下,就容易受到外界幹擾。

本質上,這就是心不夠安靜,不夠安定。

人,如果學會了安靜下來,就學會了守靜。

守靜,是為了更好地動,不到動時,安住靜中。

耐得住靜,受得住寂寞,是一種超然的能力。

盡管外面的世界紛紛擾擾,熱鬧非凡,但我們的心,是安定的。

外境越喧鬧,内心越安靜。

隻要我們的内心不躁動,一切喧鬧都不能幹擾我們的心。

内在的躁動是生命最大的阻礙,隻有我們的心安靜了,一切才會安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