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冰雪之約同築冬奧夢想?作者:王曉秋決賽最後一跳是唯一一次1620上雪,在此之前,谷愛淩隻在腦内想過,氣墊上練過兩次18歲的冬奧會金牌獲得者,這個女孩在2022年的冬天,和腳下的雪闆一起,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熱愛與堅持,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共赴冰雪之約同築冬奧夢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作者:王曉秋
決賽最後一跳是唯一一次1620上雪,在此之前,谷愛淩隻在腦内想過,氣墊上練過兩次。18歲的冬奧會金牌獲得者,這個女孩在2022年的冬天,和腳下的雪闆一起,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熱愛與堅持。
谷愛淩用她非同一般的十八歲證明了年輕人就是要敢于打破自己的界限,去享受過程,不斷挑戰自身的極限。“我能拿到金牌是因為我對這個運動有熱愛,不是因為苦練狂砸。”賽場上,從賽道疾馳而下的時候,風吹起她金色圖案的戰衣,谷愛淩拿到了自己的最好成績。谷愛淩奪冠,但也表現出她不把比賽作為惟一目的,不把赢作為評判自己人生唯一标準。就像谷愛淩所說,“無論有沒有成功我都赢了,因為我讓世界看到了我的精神。”她所做的一切隻為了立足每一個當下,然後超越自己。人們開始看到,年輕一代正在用屬于自己的方式書寫勇敢無畏人生。
和千千萬萬同齡人一樣,賽場下,她既有擁有屬于這個年紀的活潑可愛,又有一顆可以面對高壓的強心髒。熱愛和夢想,本就是互相成就的。新一代的青年對未來、夢想、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把目标與成績當做必須要完成的“作業”,而是在完成夢想的過程中收獲人生真正的價值。
谷愛淩在競技場上展現的青年之美,代表着年輕人希望的火種。對于谷愛淩來說,她不僅是獲得了奧運金牌,創造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曆史,也讓人們更加了解自由滑雪這項運動,了解奧林匹克精神的内核不止在于對人的體能、技巧的挑戰,也在于對個人價值的重視、對個人獨立性的捍衛。如今的時代,年輕人開始在世界舞台上留下屬于他們的印記,他們的精神和力量會永久地留在大衆的記憶中。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在北京冬奧會上,我國代表團運動員平均年齡25.2歲,其中1/4是00後。除了高超的技巧之外,人們更被這些年輕運動員享受奧運的狀态所吸引,體育精神在他們身上更加生動,也更加具有生命力。剛剛奪得單闆滑雪大跳台冠軍、中國最年輕的冬奧金牌獲得者蘇翊鳴為了站在2022年冬奧會的領獎台上的夢想而努力,對18歲的暢想是“站在領獎台上獲得第一名,然後在領獎台上讓國歌奏起,去為國家争光。”山東“小兒子”李文龍、展現真性情的榮格、帶傷出戰的楊碩瑞等等,人們在這群年輕人身上看到了向上的勇氣和熊熊燃燒的熱情,看到了永不言棄的精神也看到了敢于失敗的勇氣,人們開始接受不同于以往的運動員形象,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專注并堅持,在生活中也依然自信并充滿熱情”。
青年一代正以自己的方式發揮着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公衆被運動員身上的積極所感染,也因為看到他們為心中熱愛而拼盡全力而感動。冬奧會的觀賞性,正因為觀看比賽時獲得了身體美感和競技精神的雙重滿足。青春的熱情盡情綻放在冰天雪地之中,帶給人們冰與火的感受。競技比賽的終點不是人生的終點,帶着熱愛與堅持終能抵達勝利的彼岸。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目前,谷愛淩在北京冬奧會成功摘得2金1銀,結束了本屆北京冬奧會的全部比賽項目,也創造了真正的冰雪曆史。相信之後也會有無數個如谷愛淩一般意氣風發的青年運動員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下,不斷帶給人們驚喜與感動,向大衆展示真正屬于年輕人的力量。這正是體育競技的初心,不滅的火種與生生不息的希望。青年人的熱愛與堅持正在逐漸掀起波浪,中國青年奮鬥正當時。(王曉秋)
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